“麦克风时代”的“麦克风”

时间:2022-09-29 07:10:43

“麦克风时代”的“麦克风”

向总理说大实话的山区农妇

时间已过去7年,“熊德明”这个名字还是会不时地被提及。2003年10月24日,割完猪草回来的重庆山区农妇熊德明在自己家门口,见到了来到三峡库区视察的国务院总理。

总理询问了她和其他村民很多民生问题。当总理问到村子里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有没有欠钱的事时,天性耿直的熊德明在其他人都沉默的情况下鼓起勇气说出了一句话:丈夫在外面打工时有2000多元的工钱被拖欠了一年,影响了娃儿们交学费……

总理在听了熊德明的实话后,立即指出:“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总理这句话,掀起全国追薪潮。

“当时一直是话到嘴边,想着家里缺钱,打工又拿不到钱,所以说了。”熊德明说,在温总理离开后,她有点担心。丈夫也埋怨她不该说实话,因为村干部之前提醒过他们不要“乱说话”。熊德明没想到,被拖欠的工资当晚就送到了她的手上。她更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句实话,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场“讨薪风暴”展开了。

熊德明的直言令不少人感动,她还获得了当年“中国年度经济人物”的社会公益奖。

初中文化的熊德明或许不知道表达权为何物,但毫无疑问,她在7年前引发一场“风暴”的表白,是在行使表达权这一公民基本权利。

李捷是资深媒体人,在一份知名的都市报任评论版编辑。从事媒体工作十多年,李捷见证了时事评论的诞生和兴起。2001年以前,时事评论还是新闻媒体中的稀有物种,而现在,时事评论板块已经遍地开花,全国至少有100多家报纸开辟了时评栏目,网上的各种论坛和自由评论更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新闻时事评论正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悄然登上社会的舞台且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报刊把时评当成他们的重点项目之一,开始了一个中原逐鹿的“时事评论时代”。在李捷看来,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急剧转型期人们某种程度上的焦虑,和对于体制和观念变革、对于社会进步的热切期待和积极主动参与。

短短几年,时事评论遍地开花,作者群也不断地发展壮大。李捷的邮箱几乎日日爆满,全部都是作者投来的时评稿件。时评的触角,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至国家的大政方针,下至百姓的柴米油盐。评论栏目空前的多,评论的话题空前的多,参与评论的社会成员空前的多,几乎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评论已不再是新闻职业人士的一种特殊技能,而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社会生活的手段。

李捷很欣慰,因为时事评论的兴盛,宣告着一个公民时代的到来,宣告着“精英话语”一统天下时代的式微和“百姓话语”时代的到来,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也清楚今天的时事评论往往还是戴着镣铐的舞蹈,但是他很乐观地认为,时事评论一纸风行,正是一个公民时代的先声,一个公民“自由表达”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

一个人大代表的“我反对”

姚立法,湖北潜江市中学的教师,中国第一个成功当选的人大代表独立候选人,第一个自发向选民述职的人大代表,第一个申请做专职代表的人大代表,唯一一个反对人大主任“退休”的议案提出者,他无数次地开口说出了“我反对”。

潜江市拖欠教师工资一个亿,他反对;教师工资被学校自动扣除上缴“救灾款”,并在追查中发现一半捐款截流在校领导私人账户上、整个市教委只有七分之一捐款流向灾区,他反对;市建道路一年一换铺路石,2900万元扩建一条才建几年的大道,三年投资五个亿打造“十大形象工程”,他反对;城管向无照经营者收取“占道费”、强行抢车折断摆摊老人的手指,他反对;潜江市人大会议选举办法擅自在国家规定外增加对人大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撤回提名或不接受提名”的规定,他反对;政府给人大代表的财政预算报告简略无法看明白,他反对;挂职锻炼的副市长不经过人大代表选举程序而“当选”,他反对;乡镇干部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撤换民选村官,他反对……

姚立法的每一声“我反对”,都是坚决的抵制,是一次对滥用公共权力的不服从;他的每一声“我反对”都是真实的表达,都是一次对公民权利的认真实践。

人人抢“麦”的“首届广东网民论坛”

2009年11月1日上午10点,上万名网友轻点鼠标,首届广东网民论坛在广东科学中心开坛。会场的座位构成了一个大大的“@”,来自全国的108名网友绕圈而坐,拍砖灌水,纵论金融危机下广东的“生存法则”。论坛源自网民,酝酿发起于民间,体现出网民“自治、自律、自组织”的精神。“废话一筐”、“肉唐僧”、“紫衣厨娘”……不设主席台的大圆桌协商,座位牌上也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网名。别具一格的会场布置,论坛的“草根性”和“多元化”一览无余。

“广深的高房价摧毁了老百姓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广东不能经济发展‘喜羊羊’,环境保护‘灰太狼’”、“民退国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国家的手里令人担忧”、“政府不缺智囊,缺的是监督”……

平日在网络上“拍砖灌水”的知名网友,第一次有组织地聚在一起发出自己的声音,“抢麦”激辩金融危机下的广东走向、珠三角一体化议题。

同时,首批15名“南方民间智库”成员获得了烫金的聘书,这意味着“南方民间智库”这一开放创新平等的平台正式搭建起来。

会场出现了不少厅级官员的身影,他们耐心倾听,与网友交流。“中国第一个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广东省工商局副局长彭海斌“现身说法”:“网络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听到未经过滤的民意。广东首现网络发言人是一个创举,宗旨是顺应民意、集中民智、服务民生,希望各位网友多拍砖。”

政协常委孟浩作为特约观察员参加了论坛。他表示,网民论坛是集聚民间智慧、促进网络问政的良好平台,面对网民在网络论坛发出的感性的声音,政府和官员应该不要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而是要真诚地去倾听、理解、消化和吸收,让“草根”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汇集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网民论坛变过去网络问政的无序为有序的、有组织形态,尽管“民间智库”成员的特点是草根性、多元化,但可贵的是公民有了这个参与社会治理的稳定渠道。

“因言获罪”的“王帅帖案”

2009年3月6日下午,正在上海某公司上班的青年王帅,被来自河南省灵宝市刑警大队和网警大队的民警铐回老家灵宝市,并以他在网上发了篇题为《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的帖子涉嫌诽谤罪而将他刑拘。

2008年下半年,王帅和父亲通电话时得知,家乡大王镇要用以租的形式征地五六百亩,而以租是国家不允许的。

随后,王帅就通过网络在线多次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举报,但一直没有结果。2009年2月12日,王帅以《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为题发帖,将被征土地上让羊吃麦苗等图片到网上,并说明“这个帖子至少价值3000万人民币,如果你们能顶10万贴,那么就有一群县级干部要下台……”

这个帖子一上网就红了,搜狐等网站都放在首页,也惊动了灵宝市当地相关部门,并要求公安机关查处。灵宝市公安局于3月6日在上海将王帅抓捕,涉嫌罪名是“诽谤”。3月13日,被关了8天的王帅取保候审。

此后,《中国青年报》报道王帅在网上发帖举报被关8天的事,引起广泛关注。

“王帅发帖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引起了河南省公安厅法制处的特别关注。4月16日晚,灵宝市委、市政府向人民网发了《关于对“王帅发帖事件”处理情况的答复》,承认了公安机关执法有过错,并对大王镇五帝工业聚集区相关征地的补偿每亩按2.89万元的新标准执行。

灵宝市派出了3人小组,由灵宝市政府办公室薛主任、灵宝市公安局局长宋中奎、灵宝市公安局法制室一名负责人赶赴上海,专门向王帅表示道歉,并按照国家赔偿规定给予783.93元赔偿。河南省副省长兼省公安厅长秦玉海向公众道歉,灵宝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被停职。

如此,这起“因言获罪”事件以灵宝市政府“比较得体”的做法落幕。

用理性捍卫家园的番禺市民

轰动全国的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终于在2009年底以“正式停建”告一段落。番禺市民以理性和有效的行动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成千上万名番禺市民参与了这场持续3个月之久的反垃圾焚烧运动――

他们建立“垃圾讨论关注”QQ群,在论坛开辟“垃圾焚烧专版”;

他们自发出资,制作了大量传单,在各小区人流密集处派发,向路人解释垃圾焚烧厂的危害;

他们发出《反对兴建垃圾焚烧处理厂倡议书》,收集市民签名;

他们将《反对兴建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意见书》和收集好的数千签名递交给政府官员;

他们自发搜集了国内所有垃圾焚烧的相关报道以及其他地区反建垃圾焚烧厂的案例,张贴于论坛上,作为学习材料;

他们联系主流媒体,通过CCTV及《人民日报》等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而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他们主动回避了“某些引诱我们说对政府不满的媒体。”“我们不是反政府,只是反对垃圾焚烧。”他们如是强调;

他们发表“邀请函”,公开邀请番禺区区委书记与区长与业主面对面交流。

他们总结出了成功之道――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告诉政府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真实民意的反映,才能最终获得胜利。

了不起的番禺市民!他们用温和、理性、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了一场深入人心的反垃圾焚烧运动,成功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网民“打虎”

2007年10月3日,陕西省镇坪县公布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引来诸多质疑,12月19日国家林业局责令陕西林业厅重新鉴定照片真伪。自陕西华南虎照片公布,引来公众质疑,打虎派与挺虎派激争,各大媒体评论及网议穷追猛打,不断推动事实真相的掘进,“华南虎”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经查实,周正龙拍摄“华南虎”照片系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周正龙被捕,此案涉及的13名人员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其中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朱巨龙被免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万云、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撤职。与此同时,一份“打虎英雄榜”也在坊间传开:

“打虎领袖”―― 傅德志。当周正龙信誓旦旦以脑袋担保照片是真的时,植物学家傅德志公开质疑,并针锋相对地说:“我以脑袋担保照片是假的!”

“急先锋”――第一印象。他首先从技术角度提出“假老虎”概念,发起网络质疑风暴。

“最无畏的官员”――李评。他是唯一公开表达质疑的当地官员,央视《社会记录》节目里,他直接批评当地某些官员“说话不负责任”,“照片是假的”。

“最佳参与者”――众网友。以惊人的毅力和信心,推动了华南虎事件的真相调查。

“虎照”透视了日渐成长的民意力量。在事件过程中,民意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核心的主导作用,民意不再是一种无形弥散的氛围和空气,而是一个能够对事件做出有力反应的有形存在。

厦门市民的一场胜利

2007年夏天,厦门上百万市民都在转发同一条短信,号召大家共同行动,抵制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PX化工项目。

事件的背景是,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南部化工区内的海沧PX项目,总投资108亿元人民币,建设项目包括年产80万吨PX项目的主厂区、热电站及配套码头。项目原已于2006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建成投产。但该项目可能对附近地区造成严重污染。在群情酝酿的关口,厦门市政府宣布缓建PX项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于2007年11月底完成“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并在为期10天的“公众参与”阶段广泛听取厦门各界的意见、建议。厦门社会公众对此反应热烈,纷纷通过专线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对环评报告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

厦门市政府于12月13日、14日召开厦门PX项目区域环评公众座谈会,邀请了超过200位的参会者,包括106名市民代表、近百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是厦门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且大张旗鼓的公众座谈会。

喷薄而出的民众意见,阻挡了一个庞大的化工项目。PX项目被迁建人口稀少的漳州市古雷半岛。在这场抵制PX项目的运动中,诞生了几位“民意领袖”:一系列批评文章的市民连岳,最早对PX项目提出质疑的厦门大学袁东星教授,告诉民众什么是PX工程的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赵玉芬等。

除了被称为具有公民精神的厦门市民,令人不能忘记的还有厦门市的政府官员。他们中大多数也是土生土长的厦门市民。他们从激烈的反弹走向妥协与谈判,和市民们共同成长。人们会记得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说过的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样的句子从一位政府领导者的口中说出,多少令人耳目一新。

上一篇:拆迁荒诞剧:拆迁队长成了“职业钉子户” 下一篇: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