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时间:2022-09-29 06:51:09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在教育改革大潮不断展开的当代,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技术教学旨在使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得以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师生关系得以改善。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能促进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升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新的教育发展模式和课堂教育体系的建立发展。

教育技术的革命和电化教育的开发,使得现代教育媒体在教育教学更为广泛的范畴中发挥作用。大量的事实证明,电化教学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今时代技术高速发展,更高的技术成分已逐渐渗透教学媒体中,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改革随着技术的发展更深更广泛地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步入了发展的全新时期。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已成为一种趋势,教育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课堂教学凭先进的教育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创新能力得以增强,教学的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1.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多媒体教学作为教育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是一种直观与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一种形象而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模式的开展主要依托于教师。教师将零散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汇总,精心设计编排教学内容,依托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异于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营造的教学环境是和谐的。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灵活教学,同学们学习知识将更为容易。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传统的教学课堂时空界限。

传统的教学课堂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学习到的课本上的知识是人类认知发展的最终结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讲授式教学,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学,单纯地学习课本中有限的知识,师生之间的交互模式,主要表现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老师讲解。教学的交流被课堂所局限。这一问题,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而得到解决。交互模式有了新的发展,网络的介入使得教学的交流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利用多媒体,实现了相互协作,思维得到了解放,学习的能动性得到了调动,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方法得到了创新改进。

3.现代教学媒体促进了“教师讲堂”向“学生讲堂”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多媒体网络得以进步。教师凭借多媒体,对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开创多感官刺激的教学模式,以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其在更真实的情景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质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目标。以一个教学实例进行说明,生物课上,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农民建立温室种植蔬菜的科学依据。学生可分为两人一组,由老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合作,登录网站寻求有效信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起到的是指导作用,学生利用自己找到的有关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搜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得以提高,学习的热情也会不断上涨。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改革。教育方式会因为多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而得以突破创新。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教学方式的变化应运而生。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工具,随着信息技术带动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而得以更快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技术作为教师的重要教学工具,关乎教师教学水平,关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效率,更在深层次上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技术,能够创设形象而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高效学习,让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为实现教育上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5.现代教育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1需注意电教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电教手段有自己的独特功能,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实用性。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标准就是少但是要精。没有必要用电教手段解决每个问题。把握好电教的后端应用的最佳实际,把握好应用的分寸,让它能够恰到好处地帮助我们解决相关问题,胡乱使用电教手段,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适得其反。

5.2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

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媒体设备操作技能、媒体软件的编制技能和媒体组合教学的设计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育的改革是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整体改革将教育技术作为其关键因素。由此可知,广大教师掌握较强的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对推动教育改革尤为重要。因此,教职员工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意识和技能,并将教育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推动教育改革的车轮向前滚动。

5.3重视硬件、软件、潜件的关系。

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即硬件、软件、潜件的关系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三者的关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提高硬件的设备规模和档次上,相比之下,软件和潜件的建设就被忽视了。当今,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教育重视的两个方面,只重视教学的资源而忽视教师和学生,是不客观不全面的。人们给予重视度较多的硬件设备只是一个投入问题,相比更为复杂的提高软件水平和潜件水平,难度性是较低的。

我认为,一些常规的设备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经费的问题,我们对一些高科技的教学项目需要慎重。科学技术完美地应用于教育领域,需要实现教育装备的现代化,还需要协调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我们应该立足于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长远角度上,从实际出发,考虑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建设硬件工程,对潜件的建设和软件的建设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力争上游。

参考文献:

[1]孟庆军.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2]李凤兰.从知识经济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谈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1999,(1).

[3]罗荣幸.在电化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1999,(5).

上一篇:插上“效率”的翅膀, 放飞“课堂”的梦想 下一篇:表扬与批评在小学生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