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活动型教学在职教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9 06:15:23

试析活动型教学在职教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职教学生学习动力相对不足,而且认知能力上也跟不上普高学生,加之职教学校的培养对象很快就要走向社会,这使得我们的职教数学课堂必须走出以应试和升学为中心的倾向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面向社会与个性成长的一面。由于职教学生多数好动爱玩,理论教育的过多灌输对他们来说兴趣不浓,这样,活动型课堂就应运而生了。

活动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教学目标,注重外显行为与思维内化的结合,重视认知与情意的提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由学生个体与群体活动相协调,对学生认识数学知知的发生与形成过程、提升认知能力、培养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学习内驱力十分有效,现简述其要点。

一、通过游戏型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君不见,数学课上,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却在下边玩手机,而对这种玩耍如果做单一的批判与禁止也是不人道的――玩是人类的本能,更是学生的最爱呀。以游戏型任务作为教学载体,能把学生初中时没有培养好的抽象的思维形式在比较形象易接受的任务背景下呈现,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提升智慧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规律性认识。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这一概念时,笔者把事先写好数字的纸条发给学生,然后出示任务,做错要打塑料棒两下,作为“惩罚”。任务一,拿到五的倍数的同学站成一列;任务二,拿到偶数的站成一列;任务三,说出最后边的那个人后边的数是谁?是怎么得出的?此时,学生兴致盎然,很多同学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回味着曾经拥有的数学学习的愉悦体验。

二、通过实验型活动,提高动手能力与思维水平

职校学生一般动脑能力弱而动手能力强,他们一般人生目标不甚明了,自信心更是不足,学习习惯也是比较差,如果机械讲解,有时课堂纪律就成问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因材施教,在数学学习中引入实验,是数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试想祖冲之发现圆周率,不正是通过无数次实验的结果吗?加强实验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练习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使抽象的概念、命题与推理为学生接受、理解与记忆,使学生提升动手能力与独创性思维水平。

在“椭圆”的定义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每三个为一组,准备两个图钉,一条细线和一张白纸,课堂上各每组三人按以下方法操作并记录:

1.取长度为2a的细线并在细线两端固定两个图钉,并确定两个图钉位置为F1与F2,满足|F1F2|<2a;

2.用一支铅笔绷紧细线并转动一周,画一个封闭的图形。

3.取|F1F2|=2a,重复类似上述操作,看图形画得出来否。

4.取|F1F2|=2a,类似操作还能进行吗?为什么?

由这一系列的操作,学生很快明白了能画出图形的条件是|F1F2|<2a,教师在此基础上很快就引入了椭圆的定义,这样的概念理解是有实践基础的,学生当然很容易接受。试想,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中,有些学生连圆的基本性质都一知半解,很多学生上课不睡觉才怪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进,笔者在教学中也试着引入了几何画板软件,这是一款强大的动态几何软件,所有的常量都可以设定,拖动要变化的元素,图形就出现了。上述椭圆的操作也可以借几何画板来完成,只要设定相关函数就行。但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但对计算机技术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是提高电脑操作与加深理解的一次机会,笔者就多次尝试在机房上数学课,学生把对电脑的热情融入到课堂中,兴致勃勃,效果也很好。

三、通过小组合作型活动,形成学习氛围与探究意识

有些老师认为,职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如果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很可能造成课堂的混乱;有些老师则认为互动是小学与初中的事,到了高中阶段,应该以独立学习为主了。其实,这些看法是有失偏颇的。正因为他们基础差,才要在合作中想互启发,产生智慧的碰撞;也正是因为他们要面向社会,更要在合作与人分享创造的成果,学会共赢。

除了平时课堂上的合作,笔者还将数学平时学习与小组考核相挂钩,其原理来自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备课组内考核,这种管理方式可能来自于企业管理,对于普通中小学可能并不适合,但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教学生,这种做法无疑是与备课组考核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比如试卷讲评这环节,笔者就有效地实施了组内考核:首先全班同学进行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组内成员成绩分成上中差三个档次,实行组长负责,全员参考的体制。试卷下发后,我给学生自主订正的时间,让他们给不太懂的题目做上记号,订正结束,每位同学都可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在组内交流与讨论,让同学帮助变成自我提升的机会,也把帮助同学作为巩固技能的机会。实在不懂的题目,再由教师作公开讲评,而这时的讲评,学生已经处于一种想知道而不得的冲动状态,他们把听懂并掌握知识和小组考核紧密相连,当然会听得特别细心,全然没了有些老师上试卷讲评课时的感受:教师讲得累死,学生听得乏味而困盹,整节课形同虚设而全没效果可言。最后,进行测试。试卷采用同质异形的试卷,除了形式有变化外,难度与数学思想方法保持不变。结束之后,把组内同学的成绩相加作为小组考核的分数。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性极高地参与其中,教学效果当然也非常理想,这使笔者又一次认识到学生为体才是教学的真谛。

总之,立足于“以生为本”的活动型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使课堂成为科学研究的实验室,而教师仅是科研活动的导师,而学生才是研究活动的主人。职教数学教学任重而道远,在此抛砖引玉,以期方家赐教。

上一篇: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有效体验学习 优化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