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0后”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9 05:49:13

关于“90后”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具有的特点,思考适合他们的入学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入学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指导新生顺利度过大学初期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扬帆起航”的重要作用。如何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尤其是适应“9O后”学生的新特点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

一、分析“90后”学生的新特点

(一)积极性高,抗挫力差

“90后”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积极性高,竞争意识强,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抗挫折能力差,一旦在竞争中失利,就会一蹶不振,甚至会直接影响其日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二)个性鲜明,协作力差

“90后”学生追求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因此个性鲜明。但是棱角分明的“90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较差。

(三)自信心强,自理力差

“90后”学生成长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中,从小就听惯了称赞和夸奖,加之教师的鼓励式教育,使他们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但事实上,许多学生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进入大学,开始集体生活,独立生活能力备受考验。

(四)被动灌输,自学力差

大学的学习方法和高中大相径庭,很多学生仍旧以高中的学习方法应对大学的课程,一时之间很难适应,不能及时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成绩不理想,也有同学因此丧失信心,恶性循环,直至荒废学业。

二、应对“90后”学生新特点,创新入学教育方式

(一)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

个性鲜明是“90后”大学生的普遍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要因人而异,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细节处着手,加强自身学习和研究,挖掘在学生思想引导、生活指导、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就业择业等方面有新意、有特色的指导,想办法使我们各个工作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1]。

(二)集合各方力量,发挥多重作用

首先,动员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与家长的沟通机会很有限,因此,要注重通过手机、信件、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建立平台,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获取反馈信息,以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共同努力。

其次,注重发挥优秀学生的引导作用。我院创新推行“导生”模式,即选拔思想觉悟高、成绩优秀、有责任心、组织沟通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新生。一来,这些导生都是学长学姐,让新生感觉更亲切,也没有面对老师时的压迫感;再者,我们是按专业安排导生,导生能切身为新生提供很多好的建议,也能解答新生很多的疑问,让新生在刚入大学的迷茫期找到了一位优秀的领路人。

此外,辅导员老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小觑。辅导员老师直接管理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必须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及时积极地引导学生。

最后,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并适应自我管理。如果能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甚至就业都是有莫大帮助的。

(三)创新教育形式,完善教育内容

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对“90后”新生入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要确保新生入学教育不会流于形式,让新生在入学教育中找准自己的目标和现实位置,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新生入学教育的本质[2]。我院根据“90后”新生特点,特制定了新生入学教育计划:

1.爱校教育。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校训,以学校的历史、优秀校友的事迹等内容激发起新生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

2.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其重点包括:向新生介绍学校周边环境,讲解交通、消防、治安等安全常识,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加强防盗、防骗、防火教育,督促学生保护好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举办安全急救知识讲座,介绍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各项急救措施。

3.纪律教育。组织新生学习《大学学生管理手册》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校风校纪的建设,让同学们入学之初就养成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

4.适应教育。介绍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合理支配时间,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指导;组织学生干部向新生介绍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相关情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5.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在进入大学后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存在着一些心理冲突和不适,因此要经常与学生交流,使他们尽快把心态调整好。

6.文明教育。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不仅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反映了高校的整体精神面貌[3]。在新生中广泛宣传开展课堂文明、考场文明、宿舍文明和网络文明等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个人素养。

7.专业思想教育。向新生介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状况、就业前景等等,促进新生对专业的了解;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激发新生的学习动力,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入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大学时期努力的总方向,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勤于思考,不断创新。希望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能够帮助新生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激励新生拼搏进取,成功且无悔地度过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娟,李宝平.“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析[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27):10,12.

[2]李绪文.90后新生入学教育的反思与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171.

[3]刘萍,钟小要,范鹏飞.高校新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J].管理观察,2015(02):133-135.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主动脉弓溃疡斑与脑梗死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