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9-29 04:57:05

对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地下室出现渗水现象较严重,是工程质量投诉的焦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谈谈自己的看法,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施工;重要性;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w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And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recent years the basement appear ooze water phenomenon more serious, is the focus of the project quality complaints. Based on many years of practice experience, to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alk about their views, hope can have the effect of the author.

Key words: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Importanc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常说的地下室是指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相比,房间地平面较低的建筑,而建造在岩石和土层位置上的建筑,是以低于附近地面标高2m 以上的为地下室。据此可知地下室一般都是建造在海平面附近及以下,这个位置的防水施工常会出现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地下室是建筑最重要的部分,然而近几年来常常会收到地下室漏水这个关于工程质量的投诉。为了保证地下室防水性能的正常使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谈谈自己的看法,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地下室防水的重要性

地下室防水结构的施工受到其内部结构、环境以及需求等影响,因此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与困难性。而地下室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是极其重要的,因位处于最基层,其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地下室的施工质量好坏不仅与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使用效果直接挂钩,还与业主的利益相关。近几年因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屡屡出现问题,导致这类的经济纠纷时有出现。因此加强地下结构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2、形成裂缝的机理

宽度不低于0.05mm,会引起渗漏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裂缝。这种裂缝的形成是由于受到一定压制的混凝土,体积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裂痕。从另一方面来讲就是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不足以抵抗收缩体积产生的内部应力,这就是微观上观察到的现象。

从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混凝土中出现的微裂缝大致分布在骨料与水泥石交界处、水泥石裂缝及骨料裂缝这三个地方。其中发生在骨料与水泥石交界处、水泥石裂缝较多。而发生在骨料裂缝的条件必须是在高强混凝土破坏(C60以上)的场合。从宏观上看,裂缝产生的机理就是微裂缝在一定的条件下融会贯通,连接起来。

混凝土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水化反应的升温过程。混凝土开始硬化时,状态便进入塑性或半塑性,这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小,应力也随之变小;快结束时,温度逐渐下降,自由水开始蒸发,混凝土因水分缺失开始产生收缩,这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基本为零。混凝土的体积收缩若被地基或底板抵制就会产生一个收缩应力,若是混凝土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不能够抵制收缩应力,裂缝就会出现。裂缝若是在表面浅层的地方还比较好处理,贯通裂缝的危害是最大。

3、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一般来说,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主要有三种:外防外贴法、外防内贴法及离壁式衬砌防水。

(1)将卷材防水层铺垫在底板垫层上,然后直接用立面卷材(防水层)铺贴在已经完成施工的围护结构墙体的外墙面,最后采用一定的防护措施。这种施工方法就是外防外贴法。在建筑中,大多数用于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失水干燥,而这种方法对于防止室内潮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它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如果用大开挖及板桩支护的基坑,就会影响水平支撑部位,进而对防水层的施工产生很大的困扰。

(2)将永久性保护墙砌在底板垫层上,全部完成后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其上。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围护结构混凝土围建起来。这种施工方法就是外防内贴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后备,也就是说外防外贴法的施工若是受到一定环境条件的约束,不能使用才会选择这种方法,其使用性较低。

(3)最后一种方法就是离壁式衬砌防水。这种方案的具体做法就是不仅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墙体上采取防范措施,还应在其内表面也做好防水工作,最重要是增设一道离壁式内墙在主墙内侧,以便能够很好的实现使用功能。这种方案在排水方面很有优势,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说造价高、围护结构墙体混凝土不能够充分干燥、在接缝部位的水密性也不能得到保障等。

4、地下室具体防水施工技术

1、控制钢筋锈蚀

钢筋锈蚀现象主要是气蚀电离引起的。一般钢筋出厂时,其表面都会有一层氧化薄膜,这层薄膜对钢筋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氧化薄膜很容易被破坏,特别是在有水或潮湿的环境,就会由于酸性氧化而脱落。钢筋锈蚀后,其体积就会比原来的增大 2~ 4 倍,增大的部分就会产生很大的内压力,钢筋受到这个内压力的压制就会产生裂缝,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对钢筋进行防潮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工作。出厂后,可将钢筋架空放置同时用防水雨布盖住。这样可避免钢筋锈蚀。若是已经出现锈蚀,可用钢丝砂布在锈蚀的地方打磨,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同时还可阻止电离引起的锈蚀。

2、控制施工裂缝

裂缝的施工要求较高,必须根据之前的精心设计及施工组织来进行。在施工缝防渗的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止水带的设置。首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止水带的宽度和物理性能必须符合工程要求的设计,施工用的止水带不能有裂缝和气泡,在与其他部件接头时必须采用热接,接头工作要认真,确保平整、牢固,并不得出现裂口。止水带的位置确定后要固定,固定时不能出现松动,也不能在上面穿孔。位于底板后浇带3m范围内的砼垫层上,将4mm 厚钢板、SBS 柔性防水层各铺上一层。底板施工时,不能把该层防水划破。用镀锌的钢板网拦将后浇带立面成型,砼后浇带施工的砼防水在满足设计防水的同时,还应把强度及防水性能的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并把微膨胀剂加入。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时,务必将浇带内的垃圾、水泥薄膜还有软弱混凝上层等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使得接缝处的混凝土得到湿润,但砼表面的积水应及时除去。

3、控制防水卷材

根据要求,防水卷材的施工分两步,分界点就是800 mm。800 mm高保护墙以下的地方首先进行,采取的方案是外防内贴法;而800 mm以上的部分采取的是外防外贴法。在卷材搭接宽度时也有要求,其短边应等于或大于150 mm,长边则是不小于100 mm。两幅卷材之间的接缝距离要错开300 mm以上。搭接时,卷材外面露出来的部分要用喷枪烘烤,然后用专用抹子抹出平滑的45°斜角,也就是单独收边。

上一篇:矿山井下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的应用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