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式教育 第12期

时间:2022-09-29 04:41:38

狼式教育 第12期

自称“狼爸”的香港商人萧百佑2011年11月14日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现在开讲》节目,讲述他“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教子心得。萧百佑的4个孩子中,已有3个被北京大学录取,第4个正整装待发。

在萧百佑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萧百佑认为自己打孩子有别于传统的体罚教育,打得很科学,很艺术。

“狼爸”还为自己的暴力教育方式创建了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理论体系。在一个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国度,出现萧百佑这种人物不稀奇,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这种明显有违现代文明理念的非人道的教育方式,居然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民意支持。

一、应试教育的悲哀。

我不敢说“狼爸”的教育方式祸害了他的4个子女,但我敢说,“狼爸”走红这一现象,绝对是中国教育的噩梦,是中国孩子的噩梦,这场噩梦若不早一天醒过来,孩子们未来的天空必将阴云密布。

少年博士“向钱看”

张炘炀9岁读高三,10岁高考,13岁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16岁,他被北航录取,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10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长大要成人》的专访中,张炘炀发出疑问:“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就他家的经济状况而言,这个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

多维解读

快速填鸭式的教育使张炘炀的生活脱离了符合他年龄的意识,过早地面对了复杂的社会,他不但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丧失了远大的理想。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逾越规律的揠苗助长,必然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适用话题:教育的悲哀 拔苗助长 被绑架的童年 还我自由 神童 健康成长

二、尊重人权,塑造完美人生。

古训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确,“狼爸”高高举起的藤鞭和鸡毛掸子底下,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温顺的“羊子”和“羊女”,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羊”,而是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公民。

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学家罗伯特·怀特在他的著作《精神变态者之神》中,对希特勒的性格形成进行了极为深入的分析。希特勒的父亲是个嗜酒如命而又性格暴躁的人,他常常在酗酒之后当着孩子的面痛打自己的妻子,希特勒也常常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童年的希特勒最主要的情感体验是焦虑、紧张与残暴。他似乎生活在永无尽头的噩梦恐惧之中,形成了既不信任,也不同情,直至仇视人类的个性。本来,他对父亲打母亲的行为非常痛恨,可是当他长到15岁时,竟然鬼使神差地对母亲使用暴力。再后来,希特勒便在世界范围内大打出手了,他这种不健全的人格使全世界付出了千百万条生命的代价。

多维解读

希特勒父亲暴躁的性格秉性不仅直接影响了希特勒内在的性格秉性,而且又导致了希特勒形成残暴的不健全的人格。

适用话题:人权 暴力 家教方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完美人格的塑造

上一篇:说明文写作对象之物品 下一篇:说明文写作之合理安排说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