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子煤田测井曲线对比分析

时间:2022-09-29 01:55:24

山西长子煤田测井曲线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该勘探区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查明了该勘探区的地层界面、煤层层位及断层的变化规律,为储量计算及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标志层 断层 测井曲线

中图分类号:P63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76-01

山西长子煤田勘查区地处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以西20km,与长治县、长治市郊区搭界,总面积约为71km2。在同一勘探区,各钻孔的测井资料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同一时代,相似的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的煤层具有大致相同的物性特征;因而测井曲线的形态也相同或类似,包括曲线幅值、形态、组合特征和某些特殊标志层。本文通过对该区测井曲线的分析研究,对井田内的煤岩层进行综合曲线对比,划分煤层结构、煤层层位、找出断层,为地质提供可靠依据,对井田的储量计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勘探区对比成果

1.1 地质界线确定

该勘探区地层划分为第四系(Q)、二叠系(P)和石炭系(C),其中二叠系(P)分为上石河子组(P2s)及下石河子组(P1X);石炭系(C)分为太原组(C3t)及本溪组(C2b),采用测井曲线的形态很容易的划分出该勘探区的地层界线。例图1测井曲线划分地层界线。

1.2 煤层标志层

勘探区内含煤地层沉积稳定,岩性组合及地球物理特征规律明显,煤层、标志层自身特征显著,分布广泛,为煤层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本次主要采用标志层及层间距法,并辅以物性特征,结合岩性组合规律进行煤层对比。煤层的可靠标志层有三层:为3煤、14煤和15煤。

3煤标志层:位于二叠系山西组,煤层全区发育且比较稳定,纯煤平均厚度为4.70m。密度曲线、声波曲线、自然伽玛曲线形态均呈箱型,对比可靠。

14煤、15煤位于石炭系太原组,全区发育且比较稳定。14煤在测井曲线上呈筒式的单一峰,并且紧紧依附在K2灰岩底板上。15煤在测井曲线上呈撑型峰,是该区最底部的一层煤。例图2测井曲线对比研究煤、岩层变化规律。

1.3 确定断层

在钻孔中,正断层会使地层出现间距缩短或缺失,逆断层则会使地层出现间距明显增大或重复现象。这种间距的明显缩短或增大,地层缺失或重复的现象也会反映到侧击曲线上,根据曲线标志层间距的明显缩短或增大,标志层的缺失或重复,以及曲线形态的相似性都可以判断断层的大致位置及其性质。图在曲线上就可以看出,明显曲线形态非常类似。从而判断该孔有逆断层通过。例图3测井曲线对比确定逆断层。

2 结语

该勘探区通过测井资料的研究对比,获得了该区的地层界线,煤层赋存及断层存在规律,并且可在今后的钻井施工过程中,随时可以通过中途测井的资料与以往的煤田钻井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对比,可减少钻井取芯、地质录井和地质对比等大量工作,提高钻井效率,节约成本。

上一篇:确定新药最大耐受剂量中的贝叶斯方法及改进 下一篇:浅谈矿井应急供电设备选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