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莲花山狩猎场规划与旅游开发

时间:2022-09-29 01:47:15

陕西莲花山狩猎场规划与旅游开发

摘 要: 文中概述了陕西莲花山狩猎场在旅游开发的理念下,创新规划思路,开拓狩猎旅游项目,将狩猎场规划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狩猎旅游场所。该狩猎场的旅游开发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在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的前提下,此类狩猎场的规划应该得到提倡、鼓励和大力推进。

关键词: 狩猎场; 规划; 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015-02

1 狩猎场概况

1.1交通区位:陕西莲花山狩猎场位于陕西西部千阳县境内,总面积3500公顷。其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陲,宝鸡市北部,位于千阳县城北陕甘交界处的高崖林场,距宝鸡40公里,北靠甘肃省,东与本县高崖乡接壤。

1.2狩猎场开发现状:自然条件:狩猎场内地势西南高,丘陵连绵,沟壑纵横。其间森林植被茂密,生态景观丰富多彩,且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栖居种类多、数量大。区内野生动物有11目29科70多种。其内有金钱豹、金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毛头鹰、锦鸡、林麝等八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豹猫,此外,还有野猪、豹、环颈雉、石鸡等野生动物。

接待设施:目前整个狩猎场范围内有接待点三处,分别为林场场部、南沟以及上沟。共可接待游客50余人。接待设施简陋,不能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的高层次需求。

道路:区内有未经硬化的简易车行道30km,林道60km,相互连接成网,路面未经硬化。狩猎场目前仅开放一条狩猎通道,亟需开发新的狩猎线路以满足大批游客进入。

基础设施:给排水水源均为深井井水,林场场部及南沟合用一眼水井,上沟因水位较低,独用一眼井水。区内排水均为直接排放。电力电信主要集中在林场场部及上沟处,用电引自麟游县,上沟目前无电缆接入,用电基本采用太阳能发电机和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区内电信信号均已覆盖。

1.3狩猎场存在问题:狩猎场整体开发处于较初级阶段,旅游开发本底资源挖掘深度欠佳,产品供给能效弱、产品亮点不足、支撑不够,旅游产品较为单一。此外,由于交通、旅游开发环境、基础设施、开发资金等问题,狩猎场的建设发展较为滞后,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2 狩猎场旅游项目开发

2.1狩猎形式的多样性开发。车猎:可通过改善车猎场道路两旁的绿化,营造自然生态的道路环境,满足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的要求,进而增加野生动物在车猎道路上出现的频率和种类,创造在车上直接狩猎的环境,进而满足部分游客的狩猎需求。

徒步狩猎:活动项目设在车猎区范围内,在主要的徒步狩猎线路上,设置少量猎人小屋,其格调必须与狩猎区环境一致,避免对动物造成负面影响。屋内设置以木为主的简单休息设施及原始的狩猎工具。

围猎:可选择较为空旷、地势平坦的地区,将动物封闭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可以采用多种狩猎形式进行狩猎。如骑马围猎、徒步围猎、猎狗围猎等等。

趣味狩猎:在围猎区旁辟一区,主要以小型动物为主,且大多通过野生动物养殖中心放入,如野兔、野鸡等。狩猎工具主要为石头、弹弓、诱捕夹为主,通过定点投放水和食物来控制动物的活动线路,形成定点捕猎。同时还开以开展小规模的诱猎和陷猎等等。

2.2狩猎区景观的提升。观猎台:设在围猎区,供不参加狩猎者或狩猎陪同者观看狩猎。可修建成固定台地,也可在进行围猎时期,用木料临时搭建,风格简约,不用进行修饰。平台上放置简单木质坐椅等休息设施和水、基本食物等,供游人使用。

猎人营地:在车猎区和围猎区选一块较为平坦之地,修建3~5间木屋,为度假别墅,风格以融入森林为主;选地要求林木以次生林为主,且伴有高大树木,离交通线路较远;屋内只提供直流电照明工具、水、非管制狩猎工具。

望塔:在焦家河处修建望塔,塔高三层,风格体现北方游牧民族的粗犷,可做森林防火望塔,也可向游人开放,作为莲花山的观景塔。

2.3狩猎文化的展示与挖掘。中国狩猎发展史展示:以古今狩猎发展史为陈列对象,通过实物、图片、音像、多媒体、电子导览器及文字描述等方式讲述我国狩猎史、狩猎工具、仪式及技巧,大厅中央设巨型沙盘一处,微缩陕西莲花山狩猎场景观,使得游客对狩猎场地理环境有初步的了解。

民族狩猎文化展示: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原始社会至今的狩猎文化,如原始河姆渡文化中的狩猎场景、鄂伦春族的狩猎习惯、禁忌,黎族狩猎文化与狩猎有关的社会习俗等。

狩猎工具展示:以实物形式展示狩猎工具,如,弓箭、长矛、梭镖以及后来的弩箭等、狩猎技巧及动物标本等和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现狩猎方式技巧,如武器猎、陷猎、焚猎、犬猎。

狩猎商品:设置狩猎商品加工点及狩猎衍生工艺品商店。此外,展馆还陈列各种装饰艺术,如陶瓷、壁毯、猎人的小工具物件等,以配合各展厅的不同主题。

3 狩猎场规划

3.1空间布局。基于对陕西莲花山狩猎场资源研究的确定,其空间布局可归纳为“一核、一轴、五大功能片区。

一核: 莲花山狩猎核心;一轴:交通景观轴(省道千高公路千阳县城――高崖乡段),在该段公路两旁营造景观绿化,通过景观小品、狩猎场大门等构筑物,营造狩猎的氛围,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轴线。五大功能片区:游客服务区、休闲度假区、户外运动区、野生动物养殖区、生态保育区。

3.2功能分区。莲花山狩猎核心区:以“野、险”为主线,加入不同时期的狩猎元素;结合地形地貌,划分不同方式的狩猎区域,以真实场景展现狩猎乐趣,着力营造独具特色的狩猎场。在狩猎项目上改变现规划区内狩猎项目的单调性,实现狩猎方式的多样化。重点建设项目: 山神庙、车猎通道、围猎区、趣味狩猎项目、森林探险线路。

游客服务区: 充分考虑资源共享与动静分区,通过自然与文化两条线索,营造森林绿洲生态、创意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特色旅游,创造狩猎场个性魅力,形成陕西莲花山狩猎场最具文化情愫及景观特色的游客服务区。 重点建设项目:接待中心、狩猎文化展示馆、特色餐厅、竞技活动场、游戏活动场。

休闲度假区:规划在该区域打造高品质的商务休闲度假场所。打造以商务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的旅游。力图将该区域打造为高档次休闲旅游及度假居住的高品位文化和高质量生态环境区。重点建设项目:商务会所、御景苑、室内训练场、仙林苑、鸣溪湿地、综合活动中心。

户外运动区:该区主要以户外运动与家庭亲子活动为补充,设计时着重野外环境氛围的营造,突出“参与性、挑战性、刺激性、情趣性”,重点开展野外对抗、自然野营地、越野定向等为主的旅游活动项目。重点建设项目:采摘园、亲子乐园、山野别墅、特色窑洞、热气球营地、户外露营、狩猎中转站、动物狩猎通道、停机坪。

野生动物养殖区:狩猎区动物的供给地;远期成为陕西莲花山狩猎场的野生动物养殖基地,最终形成产销结合的综合养殖产业基地。将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进行分区饲养,形成专业饲养、野外驯化等区域,形成具备专业狩猎动物补给、城市野生动物供给、野生动物观光等功能的综合养殖产业基地。重点建设项目:饲料配送中心、动物养殖场、野生动物观光园。

4 狩猎场的管理

4.1科学管理狩猎场。管理人员要掌握狩猎生物学以及与狩猎活动有关的知识;狩猎区和动物繁殖区要不断进行生境改良,为野生动物繁殖与栖息创造适宜的条件;每年要组织有关人员对狩猎动物的分布、种群数量、影响数量变动因素进行调查,提出下一年度得狩猎活动计划和建议。

4.2安全措施。建立游览指示系统,包括指示牌、危险警示牌、宜游范围等,要指出带危险攀登的地方,让老、弱、残、幼不要冒险;在各区域增加安全执勤人员,保护游客的人身、财物安全,各种游人集中且容易发生跌落、淹溺等人身事故的场所,地形险要的游道,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建立健全的猎枪管理系统,尽量避免猎枪伤人的事故发生;规划区内电力设施周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分区设置治安岗亭,组建联防办,负责规划区内治安管理和救护工作。

对于规划区出现的紧急情况,要提供快速、及时、高质量的救护,规划区应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救护队和医务室。

参考文献:

[1] 高继宏,等.黑龙江连环湖水禽资源与狩猎场规划及管理[J].野生动物,1995(3):12-16.

[2] 肖常青,等.沈阳市清寨狩猎场规划设计[J].辽宁林业科技,1994(1):50-51.

[3] 蒋志刚.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4).

[4] 周继武.中国狩猎业[J].野生动物,2006(1):26-28.

上一篇:基于GM(1,1)模型的江西九江市国内旅游需求短期... 下一篇:浅析钢结构行业的收入项目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