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主持人变身手艺人,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时间:2022-09-29 01:29:00

最美主持人变身手艺人,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像植物一样生长,而不是成长

2012年6月的一个夜晚,宁远结束加班,拿着手袋匆匆从四川电视台大楼里走出来时又累又饿,她觉得自己轻飘飘的像一个梦。正当她在路边伸手打车时,突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热心的路人把宁远送到医院。第二天,当宁远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挂葡萄糖水。手机里,打来的电话和发来的短信此起彼伏,领导和同事们催得十万火急:“你是主持人,你要是不来节目就没法做了!”

宁远觉得自己几乎筋疲力尽了,能在病床上睡到自然醒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医生郑重地提醒她:“你的身体极度虚弱,是由于工作强度大以及生活、饮食不规律引起的,需要多加注意。”

辞职的念头,应该就是从那一刻萌发的吧?宁远毕业于成都大学播音系,她从成都电视台干到四川电视台,再从编导、制片人做到主持人,九年的风雨历练,把她磨砺成了职场女强人。就这样离开被很多人艳羡的工作平台?她心里极度不舍。再说,辞职后,她又能做什么呢?

很多事情不必着急,时间自会给你答案。盛夏的一天,宁远心血来潮,很想要一双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的丁字皮鞋。可她跑遍成都各大商场,就是找不到满意的鞋子。

宁远把这双心目中的鞋子画在了纸上。有一天,当她路过成都郊区的手工制鞋作坊时,她拿着图纸问埋头忙活的师傅:“这样的鞋可以做出来吗?”师傅看了一眼,淡淡地说:“当然能了,这个多简单啊!”

5天后,宁远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心心念念的丁字皮鞋,它不是最精致、最时尚的,但一定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一刻,心愿达成的宁远喜不自禁,她把寻找、制作这双鞋子的过程图文并茂地发在微博上。很多网友看到微博后,竟纷纷向她求购同样的丁字鞋。宁远觉得,“你是谁就会遇见谁”的道理是对的,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一部分人是你的同类。

除了做鞋,宁远更喜欢做衣服。从小到大,用碎布头给布娃娃缝制各种各样的衣裙是她的拿手好戏。2009年怀孕后,大女儿练练的小衣服都是她亲手做的。她常常满心欢喜地坐在一堆五颜六色的布片里,低头飞针走线,一抬头才发现天黑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宁远最喜欢的木心先生的一首诗。她陷入深深的思索:“手艺人的一生同样很慢,一辈子沉浸在手工劳动中,被一些善意的执念推着向前,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地做点东西。至少,不忘初心,也对得起岁月。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豁然开朗后,2013年春天,宁远从电视台辞职了。她把几大箱礼服和一大堆化妆工具打包送人,在成都西村深处租了一幢两层小楼,开始了手艺人的新生活。

如果够勇敢,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或许在别人看来,宁远的行为纯粹是瞎胡闹。白手起家的最初,宁远确实很不容易,但她丝毫不觉得累,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会累呢?

带着老公、母亲、表妹和两个女儿入住新居后,宁远根据自己的想法,先把两层楼的居室做了改装,力争做到墙上有画、室内有花。院子里随意摆放了几个大大小小的陶罐,里面种上紫云英、格桑花和猫脸花。花开的时候,满院姹紫嫣红、香气迷人。

一块大大的、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木质菜板,洗刷干净后,铺上青花桌布,就成了宁远的大工作台。旁边架子上,挂满了她淘来的各色布料,大都以棉麻为主。从构思到设计,再到修改、裁剪,每一个环节她都自己动手,匠心独运。

当一件新完成的衣服穿在身上,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宁远之前不曾体会过的。这些衣服发到微博上后,好评如潮,求购者络绎不绝。

宁远一个人忙不过来,先是把堂弟、表妹都叫来帮忙,连先生都会客串送货司机。为了让更多人穿上舒适美丽的衣裙,宁远又聘请了几位师傅、客服和助理。

那几位负责打版、裁剪的师傅,之前都做过裁缝,他们没有高学历和耀眼的经历,然而打动宁远的是他们身上的拙朴和对制衣的热爱。有时候,他们会为了一颗扣子、一条腰带,跟她这位“掌柜的”据理力争,而不是惟命是从。宁远觉得,这样的较真,难得而可爱。

眼见回头客越来越多,2013年年底,宁远将自己的服装品牌命名为“远远的阳光房”。她的淘宝店也正式开张,旨在推行一种简单、阳光、质朴的服饰风格和生活态度。

随着顾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宁远的手工作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有一次,她带着图纸找到一家服装厂,诚恳地询问对方能不能制作500件服装。经理摇摇头:“我们最少5000件才接的。”宁远从来不会死皮赖脸,也不会强人所难。告别前,她微笑地送给经理自己以前出的一本书。

第二天,经理给宁远打来电话:“原来你是一位作家?好吧,一个能写书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我们愿意破例接单。”宁远喜出望外。接下来,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经理也成为“阳光房”的一位朋友。

“阳光房”慢慢在壮大,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宁远不但要设计图纸,还要关心到每个人的情绪。有一回,她正认真地设计草稿,前来收货的快递员和销售主管不知为何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一向文雅的宁远也不知从哪来的火气,她拍案而起:“都给老子闭嘴!”

后来,每当宁远想起此事,都忍不住失笑。之前在电视台工作时,每天涂脂抹粉、穿上华美的衣服,端坐在主持台前一字一句播报,神经高度紧张,就像一个被人操控的木偶,没有活力,更没有创造力。在“阳光房”,她发现了自己柔中有刚的一面:“我身上还是有川妹子的泼辣啊!”

大多时候,宁远在“阳光房”完全不像掌柜的,倒像一个亲切的大姐,阿猫阿狗的事都可以找她。员工A失恋了?没关系,放一周长假去旅行吧,回来后再收拾旧山河。员工B想念老家?那就回去看看吧,一个心不在焉的裁缝怎能专心地做出好衣服呢?

正因为“阳光房”的人性化,所以与其说大家是员工,倒不如说是宁远的家人。有时候,一件衣服的销量创下记录,大家会兴高采烈地去附近的苏坡桥菜市场大肆采购,回来后七手八脚地忙活,然后坐在地上煮火锅吃。这样别开生面的照片发到朋友圈,一般都会招来“羡慕妒忌恨”。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远远的阳光房”声名鹊起,但宁远始终保持着一份可贵的清醒。目前,“阳光房”共有30位员工,宁远特意在家旁边租了另外一幢楼。有人欲加盟或投资,但宁远不为所动。她只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个专注的手艺人,安静地做好手头的衣服。

与别的店喜欢找高高瘦瘦的模特不同,“阳光房”的衣服一直是宁远自己做模特。她1.65米,并不算太高,但她觉得这就是大多女人的平均身高呀。而且,自己做模特,才会与衣服有一种亲近感,所以她的衣服虽然个性、另类,但绝不是奇装异服,而是任何时候都能妥帖地穿在身上的。

宁远一直保持着49到52公斤的体重,因为过瘦或过胖都不能穿出一件衣服的美感,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要想控制体重,就意味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比如她带两个女儿去乡间田头散步玩耍,比如每天慢条斯理地享用一盘水果沙拉,而不是像从前上班时一样风风火火,饱一顿饿一顿。

“所谓美好的人生,不外乎顺从己意去生活”,这是宁远这几年最大的收获。人到中年,如果透支健康、玩命地追求名利和物质,是最得不偿失的事。

因为“阳光房”,宁远认识了一群有趣、有故事的朋友。这些女人中间,有辞职后自己开了工作室的摄影师;有环游世界、走遍上百个国家的行者;有为了让孩子吃上干净放心食品,一点一滴做出生态农庄的勇敢母亲。每次看着这些可爱、傲娇的女人们,宁远都深深觉得她们活得真漂亮。当然,她自己也是。

2015年初夏,宁远出了一本又像生活美学、又像心情随笔的书――《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一张张生动的图片配着随意、散淡的文字,娓娓道来。宁远被称为中国版的“塔莎奶奶”,对此她开玩笑说:“亲人们呐,我还很年轻好不好?”

人生四季,各有其时,不放弃自己和梦想的人,每一季都很好。宁远说,三十岁之前她在用力成长,三十岁之后她像一株植物,在缓慢生长。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上一篇:敬一丹:丈夫陪伴,战胜“退休综合征” 下一篇: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