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运用多媒体教学所出现的问题

时间:2022-09-29 12:47:02

大学英语运用多媒体教学所出现的问题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挑战,但又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最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英语课堂结合起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在我国多数学校的英语课堂上都采用的是交际语言教学,它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已经逐渐成为世界语言教学界所普遍接受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理论是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仅是简单地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众多单个的词汇。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给英语课堂带来了亮点,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交际语言教学的真正实现铺平了道路。因为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我们汉语的大语言环境下,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因此怎样使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满堂讲,学生在下面拼命地记笔记,结果是下课后学生对于教师讲些什么,哪些是重点都不清楚,再加上学生压力大,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从而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自己已经无药可救,不如放弃。笔者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其他功课都很好,专业成绩特别优秀,但就是英语较差。经过和他的交谈,笔者发现他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极大地改善这种局面,多媒体利用声音、影像、图片等生动地再现教师的教学意图,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会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刺激,他们会感觉到英语学习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语法词汇的学习,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前在就业压力的驱使下,学生的求知欲特别强烈,都想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粉笔打天下,单板书就要占去很多的时间,而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把讲授的内容制作成课件,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增加知识的讲授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英语的目的并不在于简单地学好,而是要用好,要把它当作我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比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有一单元讲的是“How to Celebrate Holidays.”,课文中讲到了西方的感恩节,笔者就找了一个关于感恩节的短片,让学生看完之后自己总结感恩节的由来及其风俗习惯,加深了学生对于感恩节的理解。然后,笔者又把美国的一些主要节日和中国的一些主要节日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同时又指出最近几年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以过洋节为时髦,而忽视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从而也丢掉了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笔者告诉他们,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洋节。同时又向他们介绍了两位伟大的人物:辜鸿铭和林语堂先生,他们利用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向西方传播我们的文化,从而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课后有学生向笔者反映对这堂课印象很深,使他们既了解了西方的文化,又增强了爱国心。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生事物,尽管在教学活动中有诸多的优势,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源有限,设备利用率过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的高校开始扩招,但一些学校由于资金有限一些硬件设施不到位,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有一万多学生,而用于公共英语教学的仅有几百套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由于设备有限,造成了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让机器进行超负荷运转的局面,加速了机器的损坏,造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二)教改“一刀切”,滥用计算机多媒体。

由于目前正在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教育部门大力提倡英语多媒体教学,就造成了各个院校在实际执行时出现了“一刀切”的局面,不论是精读、听力还是口语课,都要求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没有考虑合不合适,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感到不论是什么课,老师都是播放画面精美的课件,造成了他们视觉和听觉的疲劳;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控制:由于自主学习时学生一人一机,有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对待,而在网上冲浪和看电影中度过,从而无形中使他们感到自主学习就是上网娱乐、看电影的时间。由于教师对此缺乏有效的控制,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信息量超大,学生消化难。

计算机多媒体的确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但有的教师过分追求讲课的信息量,而使学生负担加重。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上课时教师只是运用课件一版又一版地刷新知识,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进度,结果多数学生只是囫囵吞枣。有很多学生就抱怨老师运用多媒体授课,速度太快,以前老师板书需要一点时间,现在鼠标一点,一行就过去了,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常此以往,极大地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老师和学生缺乏情感的交流。

运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大部分的时间是坐在计算机后面进行操作,降低了教师的体力劳动强度但却忽视了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与他们的交流极为重要。而在课堂的多数时间里,教师都在忙于操作多媒体,无暇顾及与学生的交流,忽视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反馈。

(五)教师对计算机知识的匮乏。

高校英语教师是英语方面的高手,但同时大部分却是计算机方面的门外汉。由于对计算机知识缺乏了解,多数教师制作的课件仅仅是提前的板书,在计算机遇到小故障时就束手无策,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笔者所在学校有一次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就有老师在要开始授课时计算机遇到故障而束手无策,只能等待专业人员的到来,造成了尴尬的局面。

(六)多媒体的重重“机关”分散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注意力。

由于目前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时髦,勤于钻研,制作出纷繁复杂的课件,设置了重重“机关”,忽视了课件本身的实用性。课堂上时而文字,时而图片,时而音乐,时而电影短片,令学生眼花缭乱,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些课件而非知识本身上。结果,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印象深刻的是某个漂亮的图片、某个好看的短片,而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却印象模糊。

三、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环境。

由于扩招,学生数量的增长,因此多数学校都在进行扩张,一幢一幢的大楼拔地而起,却忽视了一些软件建设。而学校的真正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才,成为有用之才。因此在进行学校建设时应加大对教学的资金投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人为本”,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

(二)给多媒体教学以明确的定位。

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切忌“一刀切”,多媒体教学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不能打开所有知识的大门,它仅仅是我们进行成功教学的一个步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声音、图像等信息进行知识的传授,但也应该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取其精髓。要遵循“为我所用”的策略,保证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明确教师的地位,以学生为主导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白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有了多媒体这个辅助工具,教师更应该甘居幕后,充当“绿叶”。教师要敢于放弃master(教书者)这样的角色,而充当facilitator(帮助者)的角色,甘当铺路石,踏踏实实地工作,帮助学生学好英语。英语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我们在汉语的学习环境下要尽可能多地创造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机会。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教学生很多具体的知识,不如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创造尽可能多的逼真的英语环境,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改变以前学生学习“哑巴英语”的局面。

(四)加强对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培训,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技能。

由于多数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因此造成课堂教学不能顺利展开。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加强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学习。21世纪既需要综合技能的人才,也需要综合技能的教师。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忽视传统的教学,切不可以多媒体为“挡箭牌”,要继续加强对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

总之,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3]张从容.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4]源金华.课堂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多媒体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中如何借助VIDEO材料提高民族院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