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商助力贵州发展

时间:2022-09-29 12:04:58

湘商助力贵州发展

从省城贵阳到市州各县,湘商军团逐渐崭露头角。湘军在黔走过十余年。从挑担子的身影到来回穿梭的车轮印,湘商的创业足迹已经遍布贵州。

洞庭湖边,一群人以风靡万千的姿态,转身向西、低调黔行。于是,这股以湘商统称的民间资本开始在黔中落地生花。从省城贵阳到市州各县,湘商军团逐渐崭露头角。这一转身,湘军在黔走过十余年。从挑担子的身影到来回穿梭的车轮印,湘商的创业足迹已经遍布贵州。

9月26日,随着由贵州湘商联合会承办的落实“湘黔两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湘黔经贸合作活动周活动在贵阳举行,在黔湘商开始踏入新的征程。

600亿元新项目落户

“‘湘黔经贸合作活动周’活动由贵州湘商联合会承办。期间,湘黔两省对近30个重大项目进行签约,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近600亿元。”贵州湘商联合会秘书长杨东胜说。

此次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为黔东南苗侗文化国际旅游城项目,涉及投资金额达400亿。此外,还有投资金额100亿元的贵州湘贵综合物流中心、投资20亿元的凯威物流园,投资10亿元的汤巴关栗坡棚户区改造、投资20亿元的贵州长隆金属公司技改项目等。签约项目涵盖涵盖了文化旅游、有色金属开发、物流、房地产矿产开发等众多领域。

这样的 “商会承办两省区域经贸活动,促进投资”在国内是首次。

贵州具有后发优势,拥有舒适气候、丰富矿产和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且处在西南交通枢纽的中心地点具备区位优势,是投资的黄金热土。在贵州湘商联合会执行会长黄建军看来,贵州与湖南签订《关于加强黔湘两省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举办“湘黔经贸合作活动周”,对于湘商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承办‘湘黔经贸合作活动周’和创建贵州湘商联合会一样,有利于把在黔、不在黔却对贵州市场有兴趣的湘商联合起来,集中资源做大事、开发大项目。”黄建军说。

事实上,湘商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在黔投资最为活跃的民间力量之一。

据介绍,贵州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相融性高、互补性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扩大和深化湘黔合作开辟了新的契机,两地经济交融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强力推进,贵州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前景良好,引起湖南企业界关注。贵州正在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敬商的市场环境,许多企业都有投资贵州的意愿。湘黔两省工商联界也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为两省民营企业服务,共同推动两省开展经济协作、产业互补,建立有力有效合作机制,加强能源、有色金属、旅游、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等多方面深度合作。目前,在黔经商的湘籍人士逾60余万,工商注册经营户近20余万个。

在促进湘黔两地经贸交流合作方面,在黔湖南商会和在湘贵州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思南县湖南商会成立以来,累计为该县引进、接洽客商前来考察100余次,成功引进50余家企业落户,其中总投资12亿元的“湖南商会工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为当地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

黄建军告诉记者,贵州湘商联合会200余家会员企业已涉及化工、电力、电器、房地产、医药、服饰、装修、酒店、金融等20多个行业,投资领域几乎涵盖所有贵州省业已对民间资本开放的领域。不包括此次新签约的项目,贵州湘商联合的会员企业在黔累计投资已超过150亿元,这些企业每年上缴税收5亿元,吸纳社会就业3万多人,为贵州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促进湘商在黔投资、推动湘商在黔发展壮大,是贵州湘商联合会一直努力的方向。仅在2011年,贵州湘商联合会就曾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中国湘商黔东南招商引资活动,参与由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联合组织的贵州民间商会招商项目,先后组团赴遵义、毕节、黔东南等地考察项目等。通过这些活动,一些项目已直接签约进入实施阶段,一些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扎根贵州湘商抱团发展

“扎根贵州市场”,是湘籍黔商给予人们的一个深刻印象。

贵州湘商联合会创建人之一、会长曾左桥的“铝业帝国”就发迹于贵州、成长于贵州。

从一个贩卖太阳镜的小贩到一个小手工业作坊主,再到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上规模铝业企业掌门人,曾左桥的发迹史堪称奇迹。曾左桥1999年底来到贵州,其后的2000年,在六盘水创建了自己的双牌铝业有限公司;2001年2月,在安顺成立黄果树铝业有限公司;2005年7月,又在安顺平坝建立宏大铝化工有限公司……目前,曾氏集团在铝工业领域已形成年产电解铝51万吨、氧化铝15万吨、铝用阳极10万吨、铝材深加工10万吨的生产规模,并以贵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集团拥有固定资产70亿元,职工5000多人,年工业产值上100亿元,税收5亿元的上规模铝业企业。2005年,曾左桥被省政府授予“贵州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黄建军则更早来到贵州。他大学就读于贵州财经学院,1995年毕业后在贵阳市云岩区物资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其后下海创业,先是从事贸易,后又投身文化娱乐及房地产行业。目前,他名下所属的贵州宏宇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贵阳机场路云关村汤巴关地段项目占地面积270余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米,总投资12亿元;贵阳新天地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每年保持着20%的增长速度,为社会创造1000多个就业机会。他希望公司5年后成为西南地区数一数二的文化娱乐品牌。

副会长廖烨也是多年前就来到贵州,在六盘水盘县创业,从事煤矿机械贸易等。2012年,廖烨实现从贸易到金融的转身,4月其贵州金谷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式在贵阳成立,将发展为一家“投资银行”,是融资担保、私募股权基金、小额贷款、投资咨询服务管理四位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他给“投资银行”立下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将公司发展成跨区域、集团化运作的公司,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和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学习型企业和专家型组织。根据资本金规模,二年内担保余额达到资本金规模的5倍,五年内担保余额达到15亿。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很多湘籍商人目前已经在贵州生活多年,如今全家都已搬到贵州。“现在,人脉资源、事业发展的机会都在贵州,走不了了。”廖烨笑着说。

“扎根贵州市场”之外,“在贵州抱团发展”则是在黔湘商的另一个特点。

关于“抱团”,曾左桥曾把分散在贵州每个角落的湘籍企业比作一根或大或小的筷子,说,“一根筷子是比较容易折断的,但是十根、二十根、一百根甚至一万根筷子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是绝对不可低估的。如果说每个企业是根筷子,那么在黔湘籍企业联合会就是捆绑筷子的绳子。”

在黔湘籍企业家和企业界人士需要一个平台,达到资源共享、团结协作、交流信息、沟通思想、互相借鉴、互通有无、维护权益的目标和目的。

在曾左桥、黄建军、廖烨等众多湘籍在黔商人的推动下,贵州湘籍企业联合会(后改名为贵州湘商联合会)于2007年3月24日成立。

贵州湘商联合会成立以后,在黔湘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蜕变。从弘宇地产到金谷林担保,从宏大铝化到湘黔电力,从凯威地产到新天地文化,从鑫实达建材到黄果树铝业,从正康中药材科技到东煌景观……湘商联合会成员从当初的四十多家,发展到今天的两百多家。会员企业从原来的少数行业,扩大到目前的冶金、房产、医药等二十多个领域。五年,弹指一挥间,一个互通有无的资源平台迅速建立,湘商联合会在黔投资逐年扩大,数百亿元资金在一批湘企调动下,在贵州征北闯南,日臻成熟。

“会员之间的资金往来很方便,以往单打独斗很难运作的项目,现在也能做了。”黄建军说,成立联合会以后,会员企业之间强化了沟通、联络,互相之间可以借助彼此人际网络及销售网络,不断加强资源共享和商务协同。其名下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汤巴关地段项目有着曾左桥等多名联合会会员的投资。而金谷林融资担保公司也是10名联合会会员股东发起的。“为会员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服务、战略规划、管理咨询,这是我们公司业务的基础。”廖烨说。(责任编辑/付松)

上一篇:威宁:“六心教育”学有目标干有典范 下一篇:浅谈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