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频识别的交通拥挤程度计算

时间:2022-09-29 11:51:34

基于射频识别的交通拥挤程度计算

摘 要:根据RFID数据采集的冗余性,提出了一个基于RFID的交通拥挤程度计算方法,它利用最近一段时间内RFID 读取计数和车辆计数之间的关系,计算交通拥挤程度。与简单地丢弃冗余数据相比,本方法为充分利用RFID数据的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有效可行,并能应用于大规模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拥挤的实时检测。

关键词:交通拥挤;射频识别;数据冗余率;智能交通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8-0073-03

0 引 言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为交通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拥挤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交通流,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成为智能交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

目前,广泛采用的交通拥挤检测方法包括地埋式感应线圈、微波检测器、GPS浮动车检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等[2-4]。其中,地埋式感应线圈存在易损坏、难修复、施工复杂的缺点;微波检测器存在技术复杂,价格较高的缺点;GPS浮动车检测技术缺点是存在检测盲区;视频检测技术需要获取大量交通状态参数,系统实现比较复杂,易受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发展,利用RFID作为实时交通流的采集手段逐渐成为智能交通的主流[5,6]。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RFID技术具有远距离识别、移动目标识别、多目标识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列车交通监控系统、车辆监控管理等智能交通领域。因此,利用RFID技术检测交通拥挤状况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利用RFID技术来计算交通拥挤程度研究较少。文献[8]提出采用基于RFID的路段平均速度里计算交通拥挤程度,需要利用多个采集点的数据,对后台系统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由于需要考虑采集点之间红绿灯对车速的影响,计算也比较复杂。

本文将在介绍RFID数据采集的冗余性特点基础上,提出利用RFID数据冗余率来计算交通拥挤状况,并结合实际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是结论。

1 交通拥挤程度的计算

最简单的RFID系统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读写器和后台系统等。在RFID的交通应用中,电子标签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电子标签包含车辆的号牌等信息;读写器及天线安装在道路上方;当车辆经过读写器的天线作用区域时,车辆上的电子标签被读写器识别,电子标签包含的信息被读写器读取,这些信息可以被读写器传送到后台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图1给出了RFID智能交通的应用能够场景。

RFID读写器识别电子标签的速度很快,800/900 MHz频段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在1 s内可以识别数百个电子标签[9]。在RFID智能交通应用中,由于读写器天线作用范围内的电子标签数目很少,读写器会进行多次重复识别,从而产生大量的数据冗余。处理冗余的通常方法是消除相隔时间太短的相同数据[10]。但是这同时也丢失了冗余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在RFID交通应用中,我们可以采用这个数据冗余性来在计算交通拥挤程度,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来表示交通拥挤程度。

如果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读写器在其天线作用区域内的读取计数(识别的车辆次数)为N、车辆计数(消除读取计数中重复的车辆号牌后得到车辆数目)为M,就可以采用公式(1)来计算交通拥挤程度。拥挤程度为0时,表示交通通畅;拥挤程度为1时,表示交通严重拥挤。

其中,C是平均数据冗余率,即车辆平均重复识别次数。C与读写器天线在垂直于地面方向上的作用范围、RFID数据采集点的正常车速、安全车距等有关。下面给出数据冗余率C的估算过程。

RFID读写器天线在垂直于地面方向上的作用范围如图2所示。其中,读写器天线安装在距离地面上方H m的A点,其最大作用距离为R m,天线在垂直方向的作用角度为θ。由此,可以采用公式(2)来计算读写器天线在车辆行驶方向上的工作范围W。

通常,一台读写器可以有多个天线,在每个车道上方安装一个天线,各个天线采用轮换方式进行工作,这样一台读写器就可以监视识别多个车道上的车辆。如果一台读写器监视的车道数目为L个,读写器在每个车道上的识别时间T s,则读写器识别一个车道的间隔时间为(L×T) s。这样,在最近 t s内,读写器对车辆的理论读取计数为t/(L×T)次。

如果在数据采集点处,车辆的正常行驶速度V m/s,车辆平均长度为B m,车辆间安全间距为G m。车辆在最近t s内行驶了(V×t) m,其中W m在读写器天线作用范围内,这样,在最近t s内,读写器对车辆的实际读取计数为(t/(L×T)) ×(W/(V×t))= W/(V×/(L×T))次。再考虑到车辆之间的安全间距,读写器识别一个车道上的车辆的平均次数C(数据冗余率)可以用公式(3)计算。

在以上C值的计算推导中,假设车辆上的电子标签只要在读写器天线作用范围内,都能被识别到。在实际应用中,读写器天线实际作用范围W要比理论值小。因此,应根据各个采集点处的具体情况调整C的取值。

2 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基于RFID的交通拥挤程度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可采用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赛事电子车证系统的实际数据进行检验。

在电子车证系统中,对全市200万辆机动车中涉及赛事的2万辆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安装了超高频电子标签,并在赛事车辆经常经过的道路上方安装了50台超高频读写器,分布在32个断面(采集点)上。数据采集的断面选择在一段道路的中点,这样,采集到的车辆交通流数据基本不受红绿灯的影响,能很好地用于计算交通拥挤程度的目的。图3给出了一个RFID数据采集点的场景,可以看到安装在每个车道上方的读写器天线。

在这个电子车证系统部分采集点,读写器天线距离地面高度约5 m,读写器最大作用距离约12 m,读写器天线在垂直方向的工作范围约50°。这样,在车辆行驶方向上,读写器天线的有效工作范围W约为9.5 m。一个读写器通常有4根天线。轮流识别4个相邻车道上的车辆,每个车道上的识别时间为40 ms,识别4个车道需要160 ms。在采集点,车辆的正常行驶速度为10 m/s,通过天线作用区域的时间为9.5 m/(10 m/s) = 950 ms。在950 ms内,车辆被识别的平均次数(车辆计数)为950/160≈次,即C取值为6。考虑到车辆长度和安全间距,以及读写器天线的有效工作范围,应取C=3~4。

笔者利用一个采集点处读写器在2011年8月2日18时15分18秒开始采集的原始数据,计算了最近5 s内基于数据冗余率的交通拥挤程度,其中,C值取为3和4。表1给出了这个采集点的交通流数据和相应的交通拥挤程度计算结果。

表1所对应的时间正是晚高峰期间。从表1可以看出,有2辆赛事车辆经过了这个采集点,其中一辆用了8 s才行驶了不到9.5 m,这个速度远远小于10 m/s的正常速度,可以认为这时发生了交通拥堵。采用本文的计算方法,交通拥挤程度达到或超过了0.9,这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由于只有不到1%的车辆安装了电子标签,在表1对应的时间前后,由于没有赛事车辆经过该采集点,因此,无法计算交通拥挤程度。如果有足够数量的车辆安装了电子标签,完全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其它时间交通拥挤程度。

图4给出了另一个采集点从2011年8月13日13时18分38秒开始的120 s内的交通拥挤程度情况。当时,赛事车辆集中通过这个采集点,道路上发生了交通拥挤,在2 min内,有9辆赛事车辆通过了该采集点。

3 结 语

根据RFID交通数据采集的特点,建立了交通拥挤程度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实际的RFID交通流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RFID的交通拥挤程度模型有效可行。本文的方法只需要利用最近几秒内的RFID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对交通拥挤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实时性。本文提出的交通拥挤程度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在一台读写器上就能完成,避免了在后台集中计算时对后台系统的压力,完全能够应用于大规模的智能交通系统。

参 考 文 献

[1]覃明贵.城市道路交通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庄斌,杨晓光,李克平.道路交通拥挤事件判别准则与检测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3):82-86.

[3]刘卫宁,曾恒,孙棣华,等.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交通拥挤判断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8):3006-3008.

[4]赵有婷,李熙莹,佘永业,等.基于视频全局光流场的交通拥堵检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1):4355-4357.

[5]赵郁亮,黄银龙,王占斌,等.基于射频识别与图像牌照识别技术管控车辆[J].射频世界,2010(5):27-28.

[6]邹力.物联网与智能交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7]张浩,李晓娜.基于RFID技术的城市联网智能停车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3(6):14-16.

[8]林祥兴,杨晓飞.基于射频识别的路段平均车速算法[J].公路工程,2010,36(6):96-98.

[9] CHEN Wen-Tzu.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Binary Search Tree and Framed ALOHA Algorithms for RFID Anti-Collision[J].IEJ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 2008,E91B(4):1168-1171.

[10] Bai Y, Wang F S, Liu P Y.Efficiently filtering RFID data streams[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st VLDB Workshop on Clean Databases, 2006:50-57.

上一篇:MES在半导体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一种家居能耗监测与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