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时间:2022-09-29 11:45:46

浅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摘 要: 学校体育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学生时代,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很好地把握学校体育阶段,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较强的体育意识,为真正实现终身体育做好准备。

关键词: 学生 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一、前言

终身体育,是由终身教育思想演变而来的。它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它不是单纯强调某一个阶段的体育。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要经历学校教育阶段,这个时期所受到的体育教育是正规的、强制的、密集的、系统的,又是全方位的。因而这个时期对于学生体育意识、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这个阶段所产生的体育后效应将在学生毕业后的几十年生涯中表现出来。因此,体育教师应很好地把握住学生学校体育的阶段,教会他们锻炼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做好准备。

二、学校体育的目标应体现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思想要求学生树立终身体育价值观,培养终身体育兴趣、态度、行为和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丰富生活,创造出更大的人生价值。因而学校体育目标的确定,不能只看眼前任务,单纯追求近期效益,否则将造成与终身体育脱节。

在人的一生中,接受系统的身体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是学校阶段。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按每周2学时计算,可达1000学时左右,此外还有课外活动,这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提供了有利的实践环境。但是,要真正实现终身体育,仅靠学校体育教育是不够的。法国著名教育学家保尔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也就变成了‘插曲’。”所以,我认为学校体育应作为终身体育的启蒙教育,体育教师应成为终身教育的启蒙人。

体育教师要当好学生终身体育的启蒙人,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是单纯传授运动知识、技能的“教书匠”形象。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而教师的“教”就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也就是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1.体育意识的剖析。

(1)体育意识的内部结构

体育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主要由认知形态和情意形态构成。认知形态表现为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感觉、知觉、表现等思维形式。情意形态表现为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愿望、情感和意志。其中认知形态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脱离了对体育活动的认知,也就无所谓具有体育意识了。情意形态对体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在整个的体育活动中,两者并非彼此孤立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体育及体育活动的价值,并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才可能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从而产生对体育的需要和体育行为的倾向,即形成体育意识。它一旦形成,将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并可能成为人格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目标。主体藉由体育意识,可以支配和调节意志和情感体验,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提出要求。

(2)体育意识的外部影响

体育意识与个体的体育素质有关。体育素质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水平,也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体育素质的不同,导致了个体对体育和体育活动反映的速度、数量和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体育素质与体育意识是成正比关系的,即体育素质高的人,体育意识就有可能强;体育素质低的人,体育意识就有可能弱。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直观性。青年学生求知欲强,观察模仿能力强,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在生动的讲解、正确的示范之后,还要注意教学方法、手段。通常简单的动作可以完整练习,而复杂的动作则必须分解练习,最后组合形成完整的动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体育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于参加到体育中去。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在班级群体中,体育拔尖的学生总是少数,而我们通常进行的那种呆板、划一的集体活动,往往只为体育尖子提供了更多成功的机会,而多数学生却难以获得或很少获得成功的感觉,尤其是那些能力差的学生,完全没有成功的体验。体育课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样也可以损害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试想一个身体条件差,又来自体育学习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的学生,与一个身强体健,毕业于体育教学条件完备的学校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按照同样的要求,完成同样的练习,去达到一个同样的标准,显然,前者薄弱的体育基础和身体条件使他难以达到标准。胆怯、沮丧的心理使他不敢在众多同学面前“丢人现眼”,学习中的累累失败压抑的心态使他畏缩不前,进而心理受挫,自尊心受损。这样的学生除了对体育产生厌烦情绪外,很难培养出半点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一出校门,将终身告别体育,这就背离了我们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宗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肯定,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要重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

1.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向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体育、娱乐体育,逐步改变竞技体育项目独统天下的局面。要增加体育娱乐健身项目,既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又使学生掌握闲暇时间的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

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的能力,不能只教会几个动作。要使学生具备自学、自练和自评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为终身参加体育活动打下基础。

3.在体育课程安排上,我们可以实行选择性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几个运动项目学习,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结语

总之,学校体育应追求长远效益,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较强的体育意识,为真正实现终身体育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大全.人民体育出版社.

[2]裴立新.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实现学校与终身教育衔接的重要前提.中国学校体育.

上一篇:海口市琼山区体育人口现状研究 下一篇:浅析竞技体育精神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