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标准化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9 11:33:21

畜牧养殖标准化现状及对策

前言

我国传统的养殖都是以散养为主,这种散养方式很难形成大规模化养殖,也很难使养殖过程标准化,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但是在养殖标准化工作上仍有所欠缺。我们有必要分析畜牧养殖标准化的现状与问题,找出可行性对策,推动国内养殖业的良好发展。

1当前畜牧养殖业标准化出现的几个问题

(1)缺少统一的标准化养殖档案。由于大多数养殖户的养殖方式都是散养,几乎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化养殖档案,而养殖档案的缺乏,为养殖和生产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第一,养殖过程和养殖产品出现的问题无法查找;第二,难于总结养殖经验,没有养殖档案,使后期的养殖工作缺乏数据,不利于提高养殖水平。

(2)缺少标准化的饲料供应体系。由于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饲料供应企业的数量也迅速攀升,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和监督,造成这些企业生产的饲料质量良莠不齐,大部分饲料都是公司技术人员自己配置的,缺少科学依据。这也成为动物发育不良、缺乏抗体的重要原因。

(3)缺乏标准化推广体系。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的建设,但总体而言,以家庭和个人为单位的散户式养殖依然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2推动畜牧养殖标准化的相关对策

实现畜牧养殖标准化,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设标准化养殖档案。应当以当地的养殖特色作为依据,建设符合、适合当地养殖业的养殖档案。对动物种苗引进、疫苗注射、饲料配制、喂养、动物运输和销售等都要记录到档案中,建设标准化养殖档案,不仅能为今后的养殖工作提供经验,还能总结养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防止今后出现类似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如果出现事故,能够找到责任人,做到有据可查。

(2)建设标准化的饲料供应体系。动物饲料应当选用卫生、营养、无公害的,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由于不同地区的禽畜产品特点不同,根据当地特点来研制符合要求的饲料,使用卫生和营养指标都达标的饲料产品,建设标准化饲料供应体系。

(3)建设标准化育种体系。当前,国内各地已经出现了很多大型养殖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集育种、养殖、生产、加工和出售为一体的体系。这种标准化的育种体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动物养殖品种的安全性,保障了动物品种的优质,从源头上提高了畜牧养殖产品质量。畜牧养殖标准化体系对于提升畜牧养殖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风险防控水平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吸取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先进经验,不断总结养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体系。

作者:李飞艳 单位:河南省林州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上一篇: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