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小河墓地

时间:2022-09-29 11:32:01

“在他们的最后睡眠中,一切都忠实地汇入了死亡。亲属们为他们准备了阴间的给养和维持以往人间生活的一切象征性物品。数不尽的风暴在他们头上呼啸,在宁静的夜幕下,永恒的星河就高高悬挂于头顶。每一个夏季,火一样燃烧的太阳就会照射在他们的躯体上,他们如此幸运地得以长时间拥有着一个和平的安息地,直到某一天,有陌生人来到这里,才搅扰了他们不醒的长眠――就为了发现一些未知的东西。”

这是1934年贝格曼对小河墓地的描述。早在1910至1911年左右,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就发现了这座墓地。当奥尔德克带着贝格曼沿孔雀河向南支出的一条小河道南行后,贝格曼随意地将其称为“小河”。就在小河之西约四公里处,他们发现了当地人传说中的“有上千口棺材”的墓地,遂命名为“小河墓地”。

1939年贝格曼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中,对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小河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罗布淖尔(罗布泊古代的称谓)早期文明的信息,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直到20世纪末的60年间,再无任何后继者能抵达小河墓地。小河墓地深藏在罗布沙漠之中,失去了踪影。

2000年12月11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炳华随深圳一家公司组织的摄制组借助地球卫星定位仪进入罗布沙漠,终于再次找到了小河墓地。2002年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小河墓地考古队,于当年12月抵达小河墓地,对墓地及周边遗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规范的考古调查和小范围的试掘。2003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启动了小河墓地全面发掘项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田野发掘,后因沙漠中风沙肆虐,2004年春暂停发掘工作。2004年9月下旬,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再次组队前往罗布沙漠继续发掘工作,2005年3月,全面发掘工作圆满结束。

“远远望去,小河墓地就是茫茫沙漠中一个凸起的椭圆形沙山,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着多棱形、圆形、桨形的胡杨木柱,当你靠近它时,便会慢慢地进入到一种神秘的氛围中。”仍然沉浸在回忆中的伊弟利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说道。

在不断的自然风和构筑墓葬时的人工堆沙过程中,沙山越积越高,高出地表7米多,整个墓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墓地南区的墓葬分为五层,底层建在原生沙丘上,其他四层墓葬都建构在自然形成或人工堆积形成的沙层中。

墓葬为何要一层摞一层?那些胡杨木柱都有什么寓意?茫茫沙漠腹地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座孤寂的墓地?下面埋葬的都是什么人?无数的谜团笼罩在小河墓地,等待着人们揭开它神奇的面纱。

上一篇: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浅析 下一篇:浅析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