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运用多媒体的尝试

时间:2022-09-29 11:25:30

小学作文教学运用多媒体的尝试

作文教学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者居多。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是一个可行方法。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都应受到尊重。教师成功之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美好和谐的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空间,调试出最佳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学生写作文也有一个进入角色的问题。受条件限制,不是每写作文都让学生走出去,但老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音像图片、影视作品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我在指导学生仿写“山中访友”的作文时,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收集的优美图片,伴随音乐,老师讲述:“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涵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生活中,很美的东西太多,只要你喜欢――然后我对学生说:你准备拜访的朋友是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学生一时都沉默,于是我带头说:‘我看到采蜜的小蜜蜂,热情地与它打招呼,‘你好,勤劳的蜜蜂,你采的蜜真香,真甜……’”此语抛砖引玉,大家争先恐后地说:“你好,音乐家蛐蛐,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少有气势。”“你好,悬崖上的青松,你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着,不累吗?”“你好,袅袅的炊烟!你婀娜的身影,让家乡满宁静,变得更加美丽”……可以想象学生有多少奇思妙想呀!我对学生说,以“田野访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由于有开头多媒体循环播放图片和音乐的诱导,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想活跃起来,作文也变得轻松了。可以说,借助多媒体,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作文教学充满乐趣。

二、蓄积素材,诱发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其情趣,才会有写作的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远离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间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实践证明,教学时可根据作文要求,把特定情境和气氛运用CAI和TPT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可强化作文材料的感性,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提高信息输入效率,减少中间环节,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写作动机。

三、观察训练,培养能力

学生的观察往往是无目标、无序、出于好奇,看热闹,或是走马观花。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力的关键是学生学会观察的顺序和方法。指导观察本地特产脐橙,实地观察可按照枝、叶、花果的总分顺序,同时利用多媒体训练学生按顺序观察,又可指导学生进行与广柑比较的方式观察。由于多媒体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有的对“成因”感兴趣,有的对“比较”感兴趣,根据兴趣展开网上的丰富的收集,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又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有了观察兴趣,再指导学生制定观察的计划,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信息资源的提供,老师如果不事先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这既浪费时间,而有用的东西又没学到多少。教师根据计划,以名著为脚本,制作不同景物,如日出、日落,春、夏、秋、冬,花草树林的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边观察边思考。由于多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有利于学生观察习惯的养成,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令学生心动,学生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去细心体会事物的形貌、色彩、音响、动静、冷暖、明暗。习惯便自然养成。

四、评议批改,提高效率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大量的、持续的写作实践基础上,而且重在修改。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学生在写的过程修改、写后修改,教师评析完修改,更有利于养成什么时候有“灵感”什么时候改。改变过去学生写作,单纯是教师的评议,而学生只看分数的状况。而且提倡一篇作文多个学习者共同参与修改,协作修改的修改模式。教师重在选择典型作文重点改,同时组织学习交流评改效果。

实践证明,有目的、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能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优化指导过程,优化评改途径,使学生观察有对象、思维有凭借,表达有内容,作文有方法,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农牧区小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 下一篇:怎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