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指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时间:2022-09-29 10:39:29

谈如何指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写一手好文章,这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学业无忧,而且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来说也是一笔很丰厚的财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没有东西”写了。究其原因,问题主要在于我们没有让学生养成搜集材料、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平时不去观察生活,不去积累作文材料,等到写作文的时候,当然会苦于“没有东西”写。

因此,让学生从小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材料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多渠道地积累呢?

一、在观察中积累

作文的素材,主要来自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周围每时每刻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随时随地都会捕捉到作文素材。如上课时教师的眼神,课间同学之间的玩笑,出门时母亲的反复叮咛,回家时父母的关怀,做作业时桌上的一杯热牛奶,还有春天的小草、夏天的烈日、秋天的树叶、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学生很熟悉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许多优秀的作家就是因为细心观察了这些我们熟视无睹的小事,从而创作出了大量感人至深的作品。一个学生作文写得好,他肯定是一个善于观察、会观察的有心人。

二、在大量阅读中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新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只有达到了量的要求,才能带来质的飞跃。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学生不仅能拓宽阅读视野,还能增加知识积累,无论是对阅读还是对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法国有位小说家叫儒勒・凡尔纳,他一生光科幻小说就写了104部。有人给凡尔纳算过一笔账:从35岁开始创作到去世,他平均每年要写三部书。究竟是什么使凡尔纳有如此丰富的创作灵感呢?有位记者去采访时,凡尔纳说:“因为我有一个‘写作公司’。”他把满腹疑云的记者领进自己的工作室。只见里面摆放着许多大柜子,所有的柜子里面都分门别类地放满了卡片,在每张卡片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从书报上摘录下来的科学技术资料。记者算了一下,仅一个柜子就有大约两万张卡片。凡尔纳正是依靠大量阅读获得了取之不竭的知识,才取得了如此丰富的创作成果。因此,为了鼓励学生阅读,每学期笔者都会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笔者还专门选了读书小组长,定期统计本班学生的读书情况,学期末评出读书小标兵。笔者还利用开家长会的有利时机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督促学生读书,并把读书的成绩算作期中和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另外,不定期在班里搞读书交流会,让好书和好的读书方法在学生之间交流,做到相互促进。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知识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

三、在背诵中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要在阅读欣赏之后,要求学生反复吟诵,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通过课内外的背诵,学生积累的多了,语言功底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深厚。

四、在练笔中积累

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背诵把从各种途径得到的材料都积累起来,但使用时不仅要再现、梳理、选择,还得考虑材料的文字表达,这就需要勤练笔。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积累材料的指导过程中,还要给予练笔指导,并把练笔也当成材料积累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每周都让学生写周记,经常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对有特色的文章让学生写读后感,写完之后在班上交流讲评。通过反复地写,多角度地评,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五、通过网络积累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过去靠的是什么?当然是读书!我们现在有比古代更加丰富先进的传媒手段――网络,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空间,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

六、视听积累

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广播电视等媒介夜以继日地传播着丰富的信息,且比书刊杂志更形象可感,更生动活泼,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从现代化视听渠道中积累丰富的材料,如观看《新闻联播》《科学与探索》《动物世界》及爱国主义影片等。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观察水平,提高所积累材料的质量。

总之,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只有多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作文时做到游刃有余。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积累作文素材,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上一篇:兴趣―积累―引领 下一篇:试述高中声乐教学的三个训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