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公共空间设计初探

时间:2022-09-29 10:31:08

邻里公共空间设计初探

【摘 要】 本文从“邻里”的概念及邻里公共空间的功能定位出发,探讨了“邻里”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要求。既要考虑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还要考虑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

【关键词】 邻里;公共空间;设计;交往

“邻里”这一概念是伴随着“邻里单位”思想的诞生而产生的。美国社会学家科拉伦斯・ 佩里(Clarence Perry)在1929年《纽约区域规划和他的环境》(Regional planning of New York and Its Environs)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邻里单位”的设计思想。他指出,邻里单位设计要考虑六个要素:规模、边界、开放空间、机构用地、地方商业和内部街道系统[1]。

在中国,“邻里”这一概念很少运用在公园设计以及公共空间设计中。我国近期公园分类系统设想将公园分为基干公园和特色公园,其中基干公园分为居住小区游园、居住区综合性公园、区级综合性公园、市级综合性公园;特色公园分为:儿童公园、游乐公园、文化旅游公园、文物古迹公园、历史名园、纪念性公园、风景名胜公园、郊野公园、植物园、专类植物园、盆景园、动物园、专类动物园、其他专类性公园。单从统计资料来看,中国公园的类型似乎很多,但究其实质,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如科技公园、体育公园、少年公园、老年公园等一些专属类公园的数量很少,居住区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的数量也远未能满足实际需求,一些规模较大的专类性公园和纪念性公园在内容设置上正向综合性公园演变。在一个城市,一般政府部门也会大力规划和建造城市主题公园,用于树立城市形象和对外宣传,而对于邻里公共空间和公园的规划与设计的重视就少的多。

“邻里”公共空间作为公共服务性设施是要建立一种满足邻里需求,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体的、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充满人情味儿的生态社区。所以我们领会“邻里”概念,应从人情、人性需要方面出发,而不是简单的一个设计概念。所以,邻里公共空间应该是这样一种城市开放空间: 由草地、林地和种植区等软质景观组成, 通常位于街区内, 其细部和设施服务用于不同类型的活动, 如运动、休闲等, 具体用途依邻里的密度和区位而定, 主要服务于当地的步行者。

以北方一个小县城为例,我们仔细观察了“邻里”单位内的人群活动。通过连续几个月持续在自己住所半径为2公里内的“邻里”公共空间进行观察,距离住所1公里处是这个县城的唯一一条河流――万福河,近几年,沿着万福河规划出了一系列带状滨河景观区域。这条带状景观区沿河流设计,东西走向,分四块区域,我们考察的是距离自己住所最近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块区域,这块区域内有两处高大的林木区,三块铺着水泥方砖的空地,距离河流的北面大概四五十米处有高约2米的堤坝,堤坝上设有健身器械。于是这条带状景观区域成了附近居住区甚至是半个县城的邻里活动中心。由于县城邻里单位的绿地、景观、公园少之又少,滨河景观带的形成为人们的休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所,所以尽管这个滨河景观带并没有出色的设计理念,除了天气寒冷的冬季,其余大多数时候,使用率还是很高的。我们仔细观察了使用滨河景观休闲区的人群,其中,大多数为老人和孩子。很多退休的中老年人在此处的开阔地进行太极拳、舞剑、扭秧歌、耍鞭等一系列的健身活动,时间大多数为下午和吃过晚饭;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每天来到这里就是和朋友聊聊天,消磨消磨时间。其次是孩子(这里的孩子指3岁以下儿童),因这类儿童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没上幼儿园,要由大人看护,这些儿童每天由大人陪伴到这里呼吸新鲜空气,结识小朋友,到健身器械上玩耍,时间大多为上午10点之后到下午4点之前,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两类人群比较固定,很多老人都是相约到这里进行健身活动,时间、地点也相对固定,有大人陪伴的儿童大多数都是邻里街坊,每天基本都是这些人,所以大多相互之间都认识,会打招呼,会进行交谈。另外还有一些流动性较大的人群,有放学或者是相约到某个地方去的路经此地的中小学生,在健身器械上玩耍一会儿,几个人在此打闹一会儿;偶尔还会有一些谈恋爱的在此小坐一会儿;还有一些过路者在此休息一会儿。这块“邻里”公共区域,有专门对植物进行维护的人员,主要是对植物进行灌溉和修剪,也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清扫落叶和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如下图)

从以上情况得知,“邻里”公共空间作为人们接触自然,与人交往的地方,不是让人参观、向人展示的,而是要供人使用、使人参与、让人成为其中一部分的。“邻里”公共空间是供人分享快乐、倾诉烦恼的场所,是寄托希望并使其成为具有归属感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行为, 任何公共空间都没有意义。所以,在邻里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中, 要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满足人的身心需要,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对于“邻里”公共空间的设计, 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 要考虑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在到处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含有绿色树木、花草的公共休闲空间一直被认为是城市中的绿洲,对于那些到此地的人们和过路者而言, “邻里”公共空间的自然环境首先要带给他们感官上的放松, 使人觉得是在与自然界亲密接触,满足人们渴望户外的心理。所以,设计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创造富有变化的自然环境, 把人们渴望接触自然的感觉最大化。如提供不同颜色及形状的植物, 栽植芬芳的观花乔灌木及可吸引鸟类的植物。二是可以提供解说性标牌来标明植物的种类或公园的设施与特色,增加其知识性与趣味性。三是给那些不需要大量修剪的树木以适当的空间,使其能够净化空气,而且很大程度上我们是用树木来划分层次和界定树下的使用空间的,而不是树下的草地和花床。四是保留一块让植物自然生长的地方,附近的人们还可以栽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这样一块地方可以在人与区域之间建立起一种精神联系,使其更具有归属感。五是在区域内,弄清场地的小气候, 日照、阴影、避风等自然因素将会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其次,要考虑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虽然“邻里”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大多数是去“ 接触自然” 、“ 放松身心”, 但通过观察却发现,人们在公园内许多情况下是在进行社会交往。比如,有些带孩子去玩的家长更多的是考虑孩子在这里不会孤单,不会自闭,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嬉戏甚至吵闹,自己也可以和别的家长交流育儿经验以及倾诉烦恼。大多数的老人来到这里就是要和邻里街坊聊聊天,下下棋,消磨时间的。那些进行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人的主要目的也是参加社会活动,增加退休后与人交往的次数。所以,“邻里”公共空间的设计必须最大化的考虑公众参与,设计之前对邻里社区进行调查采访,而不是一味盲目的进行程式化的设计,由此才能得出“邻里”的真正需求。

【注 释】

[1][美]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俞孔坚, 孙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李永雄,陈明仪,陈俊.试论中国公园的分类与发展趋势[J] .中国园林,1996.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美]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 .俞孔坚, 孙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朱芳.论城市的开放空间―兼论邻里公园的设计[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

上一篇:浅析二维码新媒体的营销传播方式及应用现状 下一篇:让腰线、臀线、事业线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