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时间:2022-09-29 10:17:38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要力争做到: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提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循序渐进启发提问;问题思想性和实践性;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实际。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 课堂提问

著名的科学家普朗克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人们通向新知识领域。”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绝不是把学生“背过桥去”,而是让学生亲自尝试“过桥”。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设计好语文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一、精心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提问,就是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提问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如教学《李时珍》一课时,找准关键处,可抓住“完善”一词,层层设疑:“完善”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了编写“完善”的药物书,他是怎么做的?新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是“完善”的药物书吗?这样以“完善”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完善”的理解达到了全面准确的要求,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二、把握好提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把握好提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就是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设计提问。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根据课文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可以先介绍有关这座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由来再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与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它是如何被毁的呢?你对此有何感想?通过学生思考,分别抽学生口答,老师再适当地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较准确地把握本课的思想内容。

三、循序渐进启发提问

现行小学语文全套新教材是按照掌握知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而编排的。因而,课堂提问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根据学生不同年段和不同的思维特点以及认识规律,课堂提问必须是适合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并且要带启发性的。例如,教学《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时,可问学生:你可以经常吃到苹果吗?课文中的志愿军战士是怎样得到一个苹果的?为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会十分珍贵?为什么为了吃掉一个苹果,连长要作一番动员?经过动员,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吃不完一个苹果?这几个提问较适合这个年段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通过这几个提问,可以层层深入地剖析教材,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达到激情、明理、导行的目的。

四、问题的思想性和实践性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提问的时机,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我呼你应”、即问即答,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如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理解完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分层,有的学生把第二句划到了“飞机遇险,情况严重”这一层里。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意见表态,而是引导学生去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认识语言的内在关系。当然,这仅仅是浅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引导,及时调控课堂节奏,真正使学生在教师灵活自如的点拨下“活”起来。

五、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实际

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实效。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使提问更实在、更有意义。首先,教师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含金量都是不利的。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有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再次,课堂提问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课除了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基本功之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在学生回答教师的课堂课问的过程中,如果问题设计得好,不仅能真正消化所学知识,而对于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更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水县巴村镇双娄田小学)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下一篇: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