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9-29 10:15:05

关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进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在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建筑; 施工; 现场; 管理

前言

安全管理是为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控制是对某种具体的因素的约束与限制,是管理范围内的重要部分。安全管理措施是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安全管理措施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一、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

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因素的集中点,也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其动态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由于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造成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漏洞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人的因素来说,一方面企业大部分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进度、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有的心存侥幸,冒险蛮干。其次从物的方面来讲,有的企业舍不得增加安全投入,安全措施费用没有保障。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对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带病运转。第三,从环境因素来说,有的企业对作业场地的客观因素和作业面的多面性认识不足,造成一些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第四,有的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制度和岗位责任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处于盲从和无序状态。

二、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控制和改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预防与避免伤亡事故、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为有效地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安全与危险、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五种关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管生产者管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狠抓安全管理,注意总结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等五项管理原则。在贯彻好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一是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二是要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管理队伍,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健康发展轨道。三是要积极保障和增加安全投入,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对一些陈旧老化设备及时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四是加强公司对项目部的管理,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五是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奖惩明确。六是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施工安全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施工要遵循科学规律、强化安全法规意识。通过对施工现场的人、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了解,掌握和控制,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效益。

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与运行问题分析

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搞好项目施工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是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前提条件。根据上述原则,项目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各项目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配备专职安全一人,并将班组长兼职安全员。

1、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除施工组织设计对要安全生产有原侧要要求外,凡重大分项工程分别由施工队、项目经理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

2、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技术负责人向施工队各专业施工员交底,施工队各专业施工员向班组长及工人交底。

3、特殊工种职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电工、电气焊工、起重吊装工、机械操作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实行特证上岗。

四、施工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分析

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到事前控制、做好事中控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程序;第三,实行动态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成效。

1、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是对项目经理至操作,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2、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

3、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二级的安全教育,使得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4、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应根据国家、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建立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控制方法。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到控制和做好事中控制,严格执行安全事故陷患处理程序。其中事前控制是指监理人员根据安全生产规定和实际情况,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审查和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予以审查。

五、结语

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实践证明,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应通过对工人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和措施的到位。安全管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减少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景林,崔国璋.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安全文化新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试析如何做好建筑企业造价管理 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对于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