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移栽期和苗素质对烤烟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9-29 09:26:50

不同移栽期和苗素质对烤烟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摘要 为优化利用烤烟气候资源,研究膜下移栽方式下不同移栽期、烟苗素质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移栽可以优化烟叶物理、化学性状;选择中壮苗、老壮苗移栽,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品质均表现较好。因此,在今后烟叶生产上,宜早移栽、选择中壮苗和老壮苗移栽是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增值增效的主要栽培措施。

关键词 烤烟;移栽期;苗素质;烟叶质量;膜下移栽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044-01

移栽期不同,烤烟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对烟叶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和品质将产生较大影响[1-4]。在一定范围内,随移栽期的推迟,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感官质量得到改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但超过一定时期会出现负效应[5]。不同素质的烟苗在移栽后其生物量与单位根系活力呈负相关。嫩苗根系生物量大,可以较小的单位根系活力满足其对养料吸收的要求,还苗期短,群体光合速率最大;老苗、中苗还苗期长,生长速率慢。适时早栽有利于增加烟株的有效叶数、延长烟株大田生育期[6]。该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期、苗素质对烤烟生长及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旨在为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2年在凯里市镇远县江古乡进行,供试土壤为黄壤土,耕作层pH值为6.2,含有机质14.16 g/kg、全氮1.29 g/kg、碱解氮88 mg/kg、有效磷8.2 mg/kg、速效钾81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云烟85。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因素为移栽期(A),分别为3月25日(A1)和4月5日(A2);副因素为苗素质(B),分别为老壮苗(B1)、中壮苗(B2)和嫩壮苗(B3)。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如表1所示,每个处理种植100株烟,3次重复,共18个小区。

1.4 试验方法

移栽方式为膜下移栽,试验通过设不同播种期的方法以满足试验苗素质需求,播种期分别为2011年12月20日和2012年1月5日、1月20日、2月5日;育苗及田间管理严格按照《贵州省黔东南州优质烤烟综合标准体系》执行。

1.5 测试项目及方法

1.5.1 农艺性状调查。每个处理于采烤前调查烟株农艺性状。调查内容包括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节距、腰叶长宽、顶叶长宽。

1.5.2 烟叶理化性状分析。以小区为单位,各处理挂牌烘烤,烤后按处理测定X2F、C3F和B2F的物理、化学性状。测定内容包括叶长、叶宽、单叶重、含梗率、叶面密度、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氯和蛋白质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1B2烟株最高,为105.1 cm,腰叶长和宽、顶叶长和宽优于其他处理,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处理A1B1农艺性状次之,处理A1B3农艺性状最差,处理A2B1、A2B2、A2B3的农艺性状差异不大。可以看出,烟株移栽期提前,且苗素质为中壮苗至老壮苗期时,可以提高烟株农艺性状,嫩壮苗则会对烟株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嫩壮苗在提前移栽期后,长期受低温雨水影响,烟株长势缓慢,前期长势弱,致使农艺性状表现较差。

2.2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

通常认为,开片度较大,单叶重较大,含梗率较低,叶面密度较高的烟叶品质较优[7]。如表3所示,下部烟叶以处理A1B2的综合物理性状最优,处理A2B1次之;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的物理性状整体表现为处理A1B2>处理A1B1>其他处理。

2.3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如表4所示,各处理对不同部位的烟叶化学成分均有一定影响。下部烟叶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1B1的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处理A2B1有大幅降低,总氮和钾含量略有升高;处理A1B2较处理A2B2而言,烟碱、总糖、还原糖含量有所增加。中部、上部烟叶中,处理A1B2的烟碱含量均低于处理A2B2的烟碱含量。

整体而言,该试验条件下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打顶时期偏早而引起[8-9];除氯离子含量偏低外,其他化学成分均在优质烤烟适宜含量范围。

3 结论与讨论

在膜下移栽方式下,移栽时间及烟苗素质对烟株长势以及烤后烟叶物理、化学性状均有重要影响。较4月5日移栽而言,提前移栽期(3月25日)可以提高烟株农艺性状及烟叶品质;移栽时选择中壮苗、老壮苗,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品质均表现较好。

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烟苗选择中壮苗、老壮苗,通过膜下移栽方式,移栽期提前到3月25日,是达到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最佳生产措施。

4 参考文献

[1] 朱续熹,荆再军.烟苗素质对移栽后农艺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61-1062.

[2] 李群岭,黄聪光,齐永杰.不同播种期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5):103-106.

[3] 李爱华,刘山,石方斌,等.烟草不同育苗方式育苗效应的比较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61-1164.

[4] 王勇,哈长江,姜思永.不同育苗措施对烟苗素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88-89.

[5] 韦成才,王有春.不同育苗方法对烟苗素质及产质量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1994(2):18-19.

[6] 李慧.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2002,13(11):15-18.

[7] 李洪勋,潘文杰,李建伟,等.贵州烟叶主要物理性状的分析与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7):51-54.

[8] 邵惠芳,焦桂珍,刘金霞,等.烟碱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7(8):84-87.

[9] 高玉珍,李伟,王运锋,等.影响烤烟烟叶糖和淀粉含量的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6):70-74.

上一篇:不同量级氮、磷、钾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 下一篇:盐碱地改良措施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