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新闻与讲故事

时间:2022-09-29 09:19:06

采写新闻与讲故事

在这次特别策划“关注河南商态,实现中原崛起”系列报道中,有两个版的内容是“豫商走四方”。站在中部河南的角度,我们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面入手,选择采写了四个部分:《河南商人闯京城》、《河南商人走西口》、《河南商人在上海》、《河南商人在广东》。

这四个部分,无论采写的是一个河南商人还是一群河南商人,我们采取的都是“讲故事”的形式。为什么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时细节为什么特别重要?怎样发掘故事?这是我们采访时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这组报道运用的采法。

为什么要“讲故事”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故事”。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么读报纸”的话题,并且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报纸。

来自美国的这项调查结果表明,年轻人的阅读口味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记者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

所以,采写新闻就是采访“故事”。而新闻中的人物报道,更应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中讲述的故事与市井侃爷们所讲的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一,新闻故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一定的品位。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点大部分记者都能做到。但新闻故事要有一定的品位往往被人忽视。新闻故事有品位,就不能是被采访者的隐私猎奇,也不能是无聊的插科打诨。

第二,新闻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

记者不大可能去替被采访者编故事,但如何保证被采访者向你讲述的故事是真实的,这就要求记者来加以鉴别:从他的前后叙述中辨别,从他身边人中给以佐证。如果不能保证被采访者讲述故事的真实,就谈不上新闻故事的真实。

第三,新闻故事要有内涵,故事是一个载体,它要载着意义。写新闻故事,要让读者思考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意义。记者只有弄清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才能有效地安排文章结构,做引人入胜的叙述。

重要的是细节

为什么有的人物报道让读者不忍卒读,更谈不上打动人心?关键是文章中只有脉络,没有细节,要么让人读起来干巴巴的,要么给读者一种“高大全”的感觉。讲故事离不开细节,因为细节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使读者与记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但是也有人说,那些重大的人物典型,如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长篇幅的通讯报道中,可以有细节描写;文字不长的普通人物的报道,特别是经济人物的报道,就没必要有细节描写了。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没有被报道出来之前,他们也是普通人物,正是有了记者对他们普通事迹的报道,有了打动读者的细节描写,才使这些普通人物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成了“典型人物”。

如《河南商人走西口》中的细节描写:当年,他们是带着“四大件”开始自己的生意的――一把榔头、一个平嘴钳子、一个尖嘴钳子、一根通条。满条路上跑着给人修汽车水箱、空调。当时去哪里干活也没有目的,想到哪里干,铺开中国地图,拿硬币在上面滚动,硬币停在哪里,就到哪里干活。

这个细节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读到这些细节,读者可能想到很多很多。

著名作家杜鹏程说得好,好的细节“如同钉子钉在木板上一样结实……”如果说故事是一个人的骨骼的话,那么细节就是附着在骨骼上的血肉,有了细节,整个人就活了,人物就站起来了。

发掘故事的能力

新闻采访要“讲故事”,记者首先要有启发被采访者“讲故事”的能力。发掘故事的能力,也是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采访最难的是提问。因为新闻故事的情节是不能编造的,这就要在采访中问出来,问不出故事,稿件就写不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问故我在”。

我们这组“豫商走四方”的报道,写的是东西南北走四方的河南商人,记者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再加上路途遥远,没有补充采访的余地,必须一次性成功,所以采访是否成功是这组报道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在实际的采访中,我们遇到过种种不愿被采访的情况。

有的河南商人问:我们在外地做生意,不给河南纳税,没有给河南做贡献,写我们对实现中原崛起有什么意义?

我们回答:你们没给河南纳税,但并不能说你们没给河南做贡献。通过你们带出来那么多的家乡人,已经给河南、对河南实现中原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原崛起了,给在外地的河南商人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创业空间。这样一说,他们愿意谈了。

还有的河南商人怕露富,不大愿意让媒体报道。我们说,当初你们离开家乡来这里,一定有许多曲折的创业经历,我们只报道你们创业的艰辛过程,报道你们事业的成功给人以启迪,具体到你们不愿公布的利税,尊重你们的意见不作详细报道。记者的这番话打消了他们心中的顾虑。

有媒体打出了这样的口号:我们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新闻的路上。这句话是说记者敬业精神的。但这句话同时提醒我们:新闻无处不在,采访随时随地,不但在采访现场,还在我们去采访的路上――车上、餐桌上,东拉西扯的闲谈中。

新疆库尔勒市的一位河南商人,人特实在,但言语不多,在他的办公室,在他的企业里,我们问不出更多的东西。我们感觉,除了他的性格特点,还可能是商人的习性吧:怕圈里人看不起,不愿回顾曾经的艰苦岁月,更不愿媒体报道曾经卑微的出身和经历。

采访结束了,他带我们去看沙漠公路。路上,他说每年都要去一次沙漠公路,喜欢看公路两旁的胡杨,特别是枯死的胡杨树,“生长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就接过他的话说,其实这胡杨树像河南人,特别是在西部创业的河南商人的性格。他说这也是他喜欢来看胡杨林的原因。话说到心坎上,他打开了话匣子,一股脑儿地倒出了当年走出老家的原因和创业的艰辛。便有了我们《河南商人走西口》一文中《“四大件”开创生意》的故事。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经济周刊部)

上一篇:系列经济报道的“新”与“活” 下一篇:“软化”经济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