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几点探讨

时间:2022-09-29 08:54:14

对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几点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我们的居住区及周围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环境的改善重点在加强园林的建设,目前园林建设植物配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和改进。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经验相关材料对园林植物配置问题展开几点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园林绿化在环境保护中起到的作用很大,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在减少,人们对环境的重视越来越突出,为了保证城市环境的良好就必须加强城市园林建设,下文首先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几点基本原则,然后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1.经济适用性原则

园林绿化建设的经济适用原则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其特点就是利用较少的资金,创造较大的价值。经济适用原则涉及到前期的设计及后期的施工和管理费用,费用主要是后期的修剪和施肥等,要选择寿命长、容易打理和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2.适宜性原则

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一定要安装适宜性原则,在进行绿化建设前首先要充分熟悉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预防植物不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不能存活,造成投资的损失;同时还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需要做到植物与周围的建筑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使植物更好的生长,从而达到适宜性的绿化效果。

3.功能性和主题性原则

园林绿化建设具有社会功能及生态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其次才是社会功能,但在实际园林建设中很多人忽视了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第一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只有做到生态的功能,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同时起到城市的美化效果;主题性原则是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的纲领,主要是通过植物景观表现出什么样的主题或者风格。这种园林景观一般需要使用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树木和植物进行配置,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然后继续延伸配置,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4.艺术性原则

植物是园林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观赏性。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不是随意的把绿色植物堆积种植在一起,而是需要在审美的基础上配置,在配置过程中要按照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等基本原则,尽可能运用最合适的色彩、高低、粗细等来进行科学的配置,而且提升欣赏价值。

三、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常见问题

1.不注重乡土植物的使用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这给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资源,但是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地区生长表现情况不一样,有些植物在不同的地区种植的话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而目前有些城市或单位为了提高园林绿化标准和档次,不屑一顾的引进外地名贵和稀有植物进行种植,而这些植物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养护成本高,经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没有科学的态度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园林单位为了加快工程建设,尽早的完工,急功近利。片面的追求相应的风格、种大树、反季节种植等没有顾及到植物的生长特性,而导致一些植物刚种好没有出现问题,植物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越长越大,其中出现了紧凑和单一及没有层次感等等问题,失去了园林植物的艺术性和欣赏性,没有科学的对待园林绿化建设。

3.没有重视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效果

与单纯植树造林相比,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更加注重景观设计和艺术效果的实现,在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配置是一门艺术,多数会涉及到其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有些园林建设单位由于受到资金、设计、施工等问题的影响,导致色彩和形式单一或雷同,未能与城市建设协调统一,达不到园林建设的艺术效果,大大降低了园林植物的观赏性能。

4.没有进行专业的管理

园林建设的后期养护管理在园林中起重要作用,而目前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面,很多地方只注重对植物的栽培,而不重视对植物的后期管理,出现植物的乱生长的现象,应该开花的植物不开花、应该结果植物的不结果、应该形成林荫效果的冠幅就是没有、造型优美的造型树形状几年后没有了,这些问题不仅对园林建设的价值有了很多的降低而且还会对环境带来较为研究的影响。

四、加强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几点对策

1.重视本地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

正是因为我国资源辽阔,植物资源丰富,使我国植物品种在各地都有分部,但是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程度有所差异。在园林建设中要以本地植物为主,外地植物为辅,在对本地环境和土壤的了解基础上可以选择少量外地植物进行辅助配置。这样能确保本地植物能正常的生长,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可以避免因为异地取材造成的成活率低级运费费用高等问题。可以突出本地的植物特色,保证了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质量,同时保护了本土植物资源。

2.加强园林绿化植物科学配置

在园林建设中过度的使用大树或外面名贵品种植物,不仅增加了其运输成本,而且降低了园林绿化的视觉效果,有些大树或外面在移植过程中造成不能更好的存活,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例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速度与质量都是较为出众的南京地区来说,外地的植物品种的引进虽然在一时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比如白桦、加拿列海枣等,在某一时期,南京众多的地产楼板中都出现了这类品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会出现生长不良、退化,甚至死亡的情况。而保留下来且生张旺盛的均为南京乡土树种构成的植物组团。

3.加强植物配置艺术效果

需要根据周围环境来确定园林植物的品种和数量,通过艺术效果展现园林植物的美。常用的对衬托和对比手法,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及花的现状和颜色。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差异较大的组合,需要尽量从现状、大小、颜色和水平垂直来营造艺术效果。还有韵律和起伏手法,其中要做到植物搭配的高低起伏,避免植物分部的僵硬。再次还有层次和背景手法,背景树不仅要高而且要有一定的密度,对不同周期的植物进行分层搭配。同时利用常绿、落叶植物的特性形成虚实搭配。

4.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

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管理主要是养护管理部分,首先要对植物种植的牢固程度进行加强,防止植物发生歪斜情况。一般我们使用木材来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固,束缚植物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要准时给植物浇水,确保水分的供给,在栽种植物的两三小时之后浇水是最合适的,反复浇水三次之后再根据泥土的情况对植物进行补充性的浇水灌溉,采用喷洒的方式对植物的顶部,一天要喷洒2次,促进芽苗的发育;另外,要保证泥土的松软,保障其透气性能,促进植物根须的成长。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城市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建设。园林建设不是简单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树木种植,是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所以加强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建春.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0.

[2] 刘丽娜,田福军.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 防护林科技,2011.

[3] 张俊红.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要求[J]. 中国园艺文习,2011.

[4] 郭瑞芬,王 伟.吕梁市城市广场植物配置的探讨[J]. 山西建筑,2012.

[5] 魏颖.议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上一篇:您喝对了么? 下一篇:浅谈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