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名宪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经验

时间:2022-09-29 08:50:59

[摘要] 廖名宪老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经验丰富,疗效可靠,本文将此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冠心病; 脾胃; 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00-01

廖名宪教授是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廖师擅长诊治冠心病、胃病、肝病等,兹将其从脾胃入手论治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冠心病从脾胃论治理论渊源 冠心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在很多欧美国家发病率很高,在发展中国家也有上升趋势,冠心病属中医的胸痹范畴。廖名宪教授从脾胃入手辨治冠心病的经验见解独到,疗效可靠。

廖师认为,从脾胃入手治疗胸痹的理论,是在中医五行学说及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而来。脾胃虽居中土,但与心有经脉相连,《灵枢・经别》:“足阳明证……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灵枢・经脉》:“脾是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可看出心与脾胃通过经脉紧密相连。

从五行来看,脾为土脏,心为火脏,火生土,脾为心之子,心为脾之母。子病可及母,母病可及子,欲治其母,先安其子,此为五行之生克关系。脾生血,为气血化生之源,心脉血液之盛衰,无不与“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之多少有关,脾气健运,则血之化生有源,心主之血自然充盈。若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心主之血失充,心阳之气必然损伤。脾统血,心主血脉,二者共同完成血液运行。血液行于脉中,依靠心气的推动,也有赖脾气统摄,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行。心居上焦,位胸中,胸中聚宗气,亦称大气,宗气灌心脉而行气血,《灵枢・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而宗气是由脾胃水谷精微之气及肺之清气化生而来,宗气不足,无力推动管血,则血脉瘀滞,而以胸痹。现代社会,冰箱盛行,冷冻食物甚多,饮冷贪凉,致脾胃内寒,进而心阳被遏。

其实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早就有胸痹从脾胃论治的记载,《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曰:“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即治疗脾胃虚寒的理中丸。

2 临证经验 廖师临床中从脾胃入手治疗胸痹,根据患者症舌脉常见的有健脾化痰、理气宽胸法,益气健脾、补血养心法,温补脾肾、祛寒通络法,清热化痰、活血止痛法,分述如下:

2.1 健脾化痰,理气宽胸法 脾胃主运化水湿,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津输布失常,停而成饮,聚而成痰,痰浊阻滞,雍结中州,阻碍气机,气郁不宣,心脉痹阻不通,发为胸痹。此型病人多素体痰湿,形体肥胖,症见:胸痛,胸闷、短气,倦怠乏力或欲呕,舌胖苔白,脉滑,治宜健脾化痰、理气宽胸,健脾化痰杜生痰之源治其本,理气宽胸乃治其标,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方药:桂枝、茯苓、白术、陈皮、法夏、旋复花、枳壳、瓜蒌、川芎、甘草。

2.2 益气健脾,补血养心法 心属火,脾胃属土,火生土,心阳不足,可导致脾气虚弱,但脾胃虚衰,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又可致营血亏虚,心脉不充,血少不运,血行涩滞,是为“子病累母”。表现为:胸痛或胸痛不甚,胸闷,乏力明显,动则更甚,失眠,纳差,便溏,舌淡,脉细弱。治法:益气健脾、补血养心,方选归脾汤加减,方药: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远志、木香、鸡血藤、大枣、甘草。

2.3 温补脾肾,祛寒通络法 患者素体阳虚,或感寒饮冷,阴邪乘袭而入,脾肾阳虚,脾阳虚则生化乏源,肾阳虚则不能上济心火,致心气不足,心阳衰弱,心脉痹阻。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络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与脉外则血少,客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临症见:胸痛、感寒更甚,胸闷,四肢厥冷,腰腹膝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脉沉迟等,方选参附汤合四逆汤加减,方药:人参、炮附片、干姜、薤白、丹参、甘草。

2.4 清热化痰,活血止痛法 过食膏粱肥厚之品,脾胃损伤,痰浊阻滞,或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失司,湿阻痰凝,郁而化火,痰浊阻滞心脉,日久痹而不通,阻遏气机,而发胸痹。症见:胸痛、胸闷、烦燥易怒、失眠、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活血止痛,方选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加减,方药:黄连、枳壳、竹茹、莱菔子、陈皮、法夏、瓜蒌、茯苓、丹参、檀香、砂仁、山楂、甘草。

3 病案举隅 谭某某,女,55岁,2011年8月8日初诊,患者冠心病6年余。近一周症状又逐渐加剧,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电轴正常;3)ST-T改变;4)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失眠,纳差,舌质淡暗,脉细。诊断:胸痹,辩证:心脾两虚。方药:归脾汤加减。处方:黄芪30克、党参18克、当归15克、白术10克、远志10克、酸枣仁30克、三七5克、木香6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5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2011年8月15日二诊,服上方后,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好转,食纳一般,上方加山楂15克,麦芽15克,以增强健脾之功,且山楂可活血通络。处方:黄芪30克、党参18克、当归15克、白术10克、远志10克、三七5克、酸枣仁30克、木香6克、生姜3片、山楂15克,麦芽15克 炙甘草6克,5剂,水煎服,一日一剂。药后患者胸痛、胸闷等症状渐缓解。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失眠,纳差,舌质淡暗,脉细,为心脾两虚、气血亏虚之证,方以归脾汤加减,健脾养心,补益气血而收效。

上一篇:老年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分析 下一篇:浅谈瘫痪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