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三项教育机制,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

时间:2022-09-29 07:16:10

完善三项教育机制,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

摘 要 当今时代,大学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学业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石,学业发展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结合学业发展现状,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的三项教育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学业发展。

关键词 学业发展 教育机制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

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学业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石,学业发展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的学业成败,绝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问题、分数问题,它其中蕴涵着大学生的身心和人格问题。我们知道当学生学业活动顺利并伴有成功体验时,往往会形成良好的学业情绪,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和主动学习态度的养成,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成就感;当学生学业发展受到阻碍时,其往往会产生心情沮丧、情绪低落、学习动机水平下降、学习兴趣减弱,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成就感严重削弱,甚至出现一些非理,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会从根本上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要注重不断完善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有关机制,支持大学生学业发展,这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

1 大学生学业发展的状况浅析

当代多数大学生学风端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蔚然成风,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时完成大学的学业要求,取得学业的成功,顺利步入社会。但是我们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不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他们自我评价较高,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渴望成功但不肯付出。现代经济社会各种信息的良莠并存,也混淆了学生的视听,使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失落、错位,学习态度随之发生变化,严重地影响了近年校园的学习风气。比如,部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不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的不了解或无兴趣又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迷茫,学习目的模糊不清,缺乏学习动力,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发展。此外,很多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主动性欠佳,仅把上课时间看作是学习时间,而认为课余时间是自己的,很少会主动用于学习与复习。而且在很多学生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缺少刻苦的学习精神,主观上希望获得比较优良的成绩,客观上却不肯付出辛勤劳动,因此每年总存在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学业失败。

2 支持大学生学业发展的机制探究

既然学业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重大,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通过对学业失败学生的分析,我们发现如果学校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他们很可能就会顺利完成学业。诚然,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但长久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大学之前的学习是处于家长和学校的严格的监督之下的。步入大学,学校监督薄弱,激励不足。家长放手,学生放松,导致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学业失败,悔之莫及。因此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负责任的教育应该包含必要的强制”,我们不能以大学生应该自立为理由而忽视教育应该承担的管理责任,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激励,加强监督。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了教育的“三项机制”:激励机制、诚信教育机制、预警机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强化激励机制,坚持正面引导

激励机制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力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发现典型,通过典型教育促进学生以典型为榜样,不断教育自己,激励自己,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建立起科学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我们所建立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学生党员发展、学生评奖评优等各类先进评选项工作中,严格将学习成绩作为必要条件,并形成严格的制度。以此引导学生树立学风意识,积极向上。其次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从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校友及各类重要奖项获得者中挖掘出贴近学生实际、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通过新老生交流会、报告会等进行宣传,对优秀者给予精神层面的鼓励和肯定,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良好的学风是大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学质量本身的重要内涵。营造优良的学风不但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习者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强化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风,是促进大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2 建立以“考风教育”为核心的诚信教育机制,以考风带动学风

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困扰着世界,不诚信行为在校园突出地表现在考试中的舞弊现象。考风建设是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考风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优化学风和校风的重要催化剂和净化剂。针对考试舞弊这种现象,我们建立起以考风教育为核心的诚信教育机制,以考风带动学风建设,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开展考前 “诚实守信、杜绝舞弊”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考前“诚信考试”签名活动,辅导员考场现场诚信考试教育等措施,将考风教育切实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营造出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通过长期不懈地坚持抓考风教育,“诚信考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以考风带动优良学风,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学业发展。

2.3 建立学业预警监督机制,督促后进学生转化

通过对学业失败学生的分析,我们注意到早预防、早发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些最终学业失败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校发现得过晚、没有及时采取帮扶措施而导致最终无法改变失败的结果。如果能够早预防、早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业失败状况就会改变。我们在实践中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预警监督机制,力争在问题出现之前消灭其隐患,将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减轻问题出现之后的工作压力,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发展。具体建立的预警监督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本科生新生学业“三筛查”制度。本科新生初入大学,个人自控力较差,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学业失败的情况,同时更为了督促学生从一年级就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意识,避免日后成为学业困难的学生,我们建立起新生的学业情况“三筛查”制度,即对新生入学后的期中考试、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三次筛查,及时发现学生学业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警示和督导。通过这种末位淘汰式的学业警示制度,促进这部分学生的转化,起到较好的督促效果。

(2)建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学业警示制度。每学年对学习成绩位于班级后10%的学生及时展开教育帮扶,主要措施就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分别与学生一对一“诫勉”谈话,帮助学生查找学习落后原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建立毕业班学生学业情况提前筛查督促制度。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毕业班学生出现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我们建立了毕业班学生学业情况提前筛查督促制度。即在大学的第7个学期就提早筛查学生三年的学业总情况,提出可能非正常毕业的警示,及时查找原因,针对性地开展帮扶,促进学生正常完成学业。

此外,对发现的学业问题学生,我们在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帮扶的同时,将学生成绩单寄给学生家长,再由班主任、辅导员开展电话家访,及时将学生的有关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采取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立体帮扶措施,有效促进这些学生的转化。

总之,在当代高校的发展进程中,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是培养高水平和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不但能够体现所属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更是一所大学在管理水平方面的衡量。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学业发展状况对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高校来说,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显示度;对于社会来说,高校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是社会评价高校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支持和引导。当然,对大学生学业发展的支持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我们必须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全校总动员,常抓不懈,扎实工作,就一定会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姜钢.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二十年的回望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21):10-12.

[2] 刘瑶瑶.高校辅导员如何促进学生学业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63-264.

[3] 陈坤华,谭千保,刘成伟.大学生学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9(5):76-78.

[4] 孙小娅,杨晓莉.加强学风建设,确保人才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45-47.

[5] 张铃,王爱民.学风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70-74.

上一篇:中英商科类大学教学方式的比较 下一篇:浅议高校社团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