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感悟

时间:2022-09-29 07:08:38

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其造型艺术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装饰工艺也随之跟着变化,丰富多彩,也达到了尽善尽美,艺术趣横生,起到了紫砂艺术的收藏性、把玩性、享受性的应有作用。

但装饰艺术形式诸多:陶刻、泥塑、泥绘画、镶嵌……而在众多的装饰工艺中,以陶刻为上品。陶刻,即在古代就是陶器中的铭文、图案,饮食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内涵,以刀,随刀走之即有金石之铿声,有绘画之柔刚,有立体之视觉,有力量之永恒。多角度地在立体空间内将绘画、书法、想象、发挥与砂器合理顺章的结合。彰显人见人爱的和谐美。

要成为一个书家、画家而不是三年五年的功夫,做到位的一个陶刻家,就更难了,它不光是要具有深厚的文化、文学、诗词、天文、地理等等理论,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和组合能力,更要具备篆刻、绘画、雕塑、书法等基本功,要平时积细小深厚而全面的艺术修养。这样才会体现出一个真正陶刻家的紫砂作品的含金份量。要具备以上的底蕴必须要长期研习观摩历代优秀书画作品。善书能画。经常写生,提高观察、分析、表现事物能力,引用书画的章法、笔法、墨法转化成陶刻的刀法、手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思万千,这样表现的刀法,才能在紫砂器上的装饰锦上添花,让收藏家感受到深厚的人文气息和而人寻味的把玩性,让紫砂尽现别样的古典朴典雅之美。

紫砂工艺可重复,可陶刻工艺不可重复,刀法既定就不能更改,故大部分是文人用墨用笔写好画好,或画在纸上重复印刻,这不是真功夫,这就会导致重复,糊骗欺人,如果能达到胸有成竹,挥刀即走,走后即成,就会起到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但陶刻不是照搬书画,它有一个“观壶”、“悟壶”、“化壶”的过程,也是动手动刀的一个前奏,应根据方圆、高扁、奇异,根据不同的壶形、面、义,对其有限的空间,进行思考布局,要增要减,要大要小,要粗要细,要精要犷,要疏要密,适壶适形,适义适题。适趣适雅,适情适理,或深入浅出,戏寓幽默,隐身哲理,妙趣横生,引起联想,刀法精炼,恰到好处,内涵深蕴,百赏不厌;至于刀法,时快时慢,时深时浅,时飞时息,时走时顿,时点时线……

陶刻盛于明清两代,文人雅士参与紫砂器的创作,书画雕刻作为紫砂器上的重要装饰,历代有陈鸣远、郑板桥、陈曼生,吴大徵、吴昌硕、任伯年、唐云、朱屺瞻等,现今文人书画参与紫砂壶的他新和装饰已成时尚。

总之,陶刻是紫砂器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结晶,一件好的陶刻作品,在品茗赏壶之间,有余音绕梁,犹如一则动人故事书在倾述,一段婉耳的音乐在演奏,随着佳茗的芬芳,向你娓娓吹来。

阿曼陀室主人一语道破天机“字随壶传,壶随字贵”。可见陶刻之珍贵也。

上一篇:新版人民币收藏行情超旧版 下一篇: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时代风采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