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一个个生活瞬间

时间:2022-09-29 06:31:12

留住一个个生活瞬间

实际上,艺术创作与一般意义讲的激情并无直接关联,而是作者对生活真实情感的体验与流露,从而转化为作品的真实性。我画油画,对此有着深深地体验。

我觉得当今的艺术世界,就象我们每天上下班拥挤的地铁中的人群,嘈杂得很,有浮躁虚华,喜欢媚俗和精于表面技巧处理炫耀自己基本功,以此来哗众取宠迎合大众的,有充分把自己的艺术行为投入商业机制中运行的,一方面急切的运用多种手段推销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又过份地推销,标榜,宣传自己,做到名利双收,这也充分体现了城市小市民式的短浅势利的目光,实在是忘记了作为一位艺术家应该担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应该要给后人,给这个世界究竟留下些什么?

实际上,现在充斥市场的那些画作远离真实生活,又易于模仿,而那些真正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其形式与内容都有着博大精深内涵的作品都不多见。在给世界大多数人不能够用生活的真实感受来作画,只是装腔作势,很少有人在用功用心作画的。面对如此这般的社会现状,迫使我不断激励自己,难道一个画家就这么可以不用对社会负责任吗?我一定要从根本上与众不同。另有一种相反的现象也在激励着我的创作热情,虽然绘画界嘈杂喧闹,但我仍隐隐地感受到一座座艺术之巅峰在慢慢地突现,他们不受社会潮露侵染,执着自己的艺术语言以此来精神。在这些熟知的艺术朋友中,我们相濡以沫,互相感染,我更经常不断地提醒自己;人的生活,要象交通工具一样在行进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航线,使之正确到达目的地,我还经常不断地用民族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象辛苦耕作的农夫一样开荒耕耘,总有一天会开镰丰收虽然现在已经丰收仓满了,只要努力坚持着一个方向。

在这个物欲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想真正静下心来,做一件完全属于自己的事而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又不考虑回报时,我的体会是非常艰辛的,当思想和精神越固执越顽固不化,(不时真是到了执迷不的地步)。遭受的磨难就越重。要想把自己的艺术行为作为一种精神的再创造,我的再一个体会是步步艰难。你我毕竟不是生活在二个空间,都需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现在也不太可能会有一个大财团资助你来作画,要生存必须很实在,实在的家我这类人喘不过气来,所以有时想想,一些耐不住寂寞的艺术家,灵魂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恕我言重了。灵魂上的这种孤独和境遇上的孤独有时是一对兄弟,就看你如何承受了。

一般人的观念,产出必要有收获。否则就不会投入。而我偏偏死守着另一条理念,很不愿意把自己的艺术作品硬掺和进经济浪潮中去,也不太愿意被媒体曝光,连各种展览都懒得去参加,一是不想花费这无谓的时间和精力,二也不想揉进这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中。这些想法更加重了我的精神磨难――名利双收当然好,但要付出少画好几张画的时间周旋,我作画,倾注在每幅画的时间至少要二至三个月,每天作画十一、二小时之多,几乎没有娱乐与闲聊。我不是一个“拆烂污”的画家,通过作品可以清晰地发现:一张比一张认真,一张比一张人多,我非常严格自己,有时到了一种程序化的地步,尽可能画满画面,以求热闹完美。虽然作画时间很长,但却产量不高,我不在乎,艺术家不必自命不凡,不必清高,他们必须象工人一样,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只要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生活中的美有二种形式:一是直观的外表美现象,这种美在我看来很时尚,很前卫,但却很浅俗,且易被人接受,也易于模仿,另一种美是内在美,这种美不大容易琢摸,只有心灵丰富的人才会被它的这种美所打动。

海外有艺术评论家评我的画是现实主义的。上海也有人撰文称我的画像老舍的平民小说,没有一点唯美主义倾向,没有虚伪造作,就像发生在你我身边的平常事,我的画不太注重形式,只在向你叙述一个又一个故事,留住一个又一个瞬间。我认为艺术唯其真才能善,才是美。我最反对的是任何粉饰过头的艺术。在我看来生活本来真实的可歌可泣,何必媚俗。甜俗的东西虽易接受,却不耐看,流行时尚得快,淘汰也快,经典是永恒的真理。我从不以那些赏心悦目的,约定俗成的审美结构来作绘画的素材加以描绘,尽管这样可能不太讨大多数人喜爱,我不会理应傍人的意思,直叙己见,我的画不是扭曲生活,而是真诚的体现它,完美它。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环境及所受的教育不尽相同,对美的要求也应因人各异,不能强求他人只有一种审美要求,我始终以为,一件东西,你认为它是美的,那便是美的。相反也可习惯了一种审美倾向后,学着去慢慢欣赏和发现另一种美,(当然它必须符合自己的审美表现。)

唐啸谷

江苏无锡人,一九五六年一月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美术系,现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任美术编辑。

唐啸谷的油画多取材于江南,他以细致入微的刻划,芸芸众生的群体描绘,反映出在社会变革中一些已经逝去或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990年他的作品《兰色的窗前》入选第一届青年美奖。1991年《旅游新区》入选建党7 0周年美术作品展。《古老的天国》入选中国西湖美术节作品展。1992年作品《渔船》赴美国参加上海美术作品展。另有《喜宴》、《社戏》等十几幅作品为美国、法国、瑞士、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人士购藏。作品《婚礼变奏曲》被收入《中国艺术年鉴3(93-94)。1995年上海《艺术世界》杂志第三期发表袁蓉的评论文章《注重生活的真情》, 并刊载了唐啸谷的部分油画作品。1995年7月25日《上海侨报》刊载其作品并专文介绍。1995年7月30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以直播的形式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1995年10月15日《解放日报》以《寂寞的行走》一文介绍了其创作历程。1995年10月20日《上海文化报》刊登其油画作品。1995年11月14日《上海英文星报》刊登其油画作品并专文介绍。

上一篇:“盛世气象”的背后 下一篇:御制就是拍场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