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气象”的背后

时间:2022-08-15 12:50:27

“盛世气象”的背后

2009年10月7日,被形容为两岸故宫一个甲子后再聚首的“雍正

清世宗文物大展”在台北拉开帷幕;一个月后,一个名为“盛世气象一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的展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登场,一批来自海峡两岸的堪称重量级的藏品让无缘得见台北雍正大展盛况的内地观众稍补心中遗憾。因为展期的巧合,又因为一个是官方的盛事,一个是民间的身份,后者这样一个展览的形成背后的故事或许比精美绝伦的展品本身是让人更加好奇的。需要有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把这样一个展览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2009年12月初,在“盛世气象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闭幕前后,本刊记者分别采访了此次展览协办单位――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鸿禧美术馆的副馆长廖桂英女士和承办单位――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桂华女士,跟随这两位主导者的讲述走进展览背后。

提议一拍即合

内地文物收藏界对台湾鸿禧美术馆应该并不陌生。这座私人美术馆馆藏文物超过三万多件,素有台湾“小故宫”之称。早在1996年,就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当时还是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过“鸿禧集珍展”。2004年,该馆将一件台湾藏家珍藏多年的乾隆珐琅彩双连瓶的瓶盖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使这件曾经失盖的乾隆珍品得以合璧,一时传为佳话。近年来,鸿禧美术馆和内地的联系一直十分活跃。但此次“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台湾方面的藏品并非出自鸿禧,而是一个行事低调的收藏团体――“清玩雅集”。

按廖桂英的说法,“清玩雅集是台湾的收藏群体中最好的”。在1992年“清玩雅集”成立之前,台湾最有名的收藏团体是“中华文物学会”,其创办人就是鸿禧美术馆的创办人张添根老先生。1991年以后,“中华文物学会”不断扩张,会员越来越多,一批新的实力强大的企业家进入收藏界,开始考虑成立一个更高层次的收藏团体,“清玩雅集”应运而生,创会会长是台湾安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一鸣。“清玩雅集”成立之初就参照了60年代成立于香港的“敏求精台”的理念,入会门槛高,会员不求多而求精,纯粹为收藏而参与。发展过程中,“清玩雅集”的组织形式趋于稳定成熟,建立了自己的展览馆、出版社,定期举办展览和讲座,从封闭性的收藏团体蜕变为积极对外的文化艺术推广者。目前,“清玩雅集”拥有38位会员,包括4位荣誉会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先生、杨新先生名列其中。雅集的会员多是在台湾企业界呼风唤雨的人物,文物购买力几乎占到台湾的一半,但收藏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因此身为华人圈顶级的收藏团体,行事却一贯低调。

不过,此次“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并非“清玩雅集”的藏品首次造访京城。1995年,应北京故宫博物院之邀,时任“清玩雅集”第二任会长陈启斌筹组“清玩雅集收藏展”赴京,开台湾大规模、高水平收藏家赴内地交流之先河。其后的第三任会长马志玲、第四任理事长骆锦明则分别在鸿禧美术馆筹办过“清玩雅集收藏展”。但自8年前第五任理事长曹兴诚上任后,以至后来的几任理事长,廖桂英回忆说,他们“觉得应该沉静一下”,都没有再办展览,而是侧重于到世界各地参观并致力于每月的聚会活动。直到2008年4月份洪三雄接任理事长后,才重新有了办展览的想法。

但当时并没有确定是在台北还是到北京做展览,和两岸故宫雍正大展更是没有什么关系。廖桂英笑言:“如果要说早晚,反倒可能是我们这个展览的筹划更早一点。”说到展览地点的选择,她说:“2008年洪先生上任以后,我就看了一下北京的展场,北京故宫我们已经展过,国家博物馆我们1996年就来过,新的首都博物馆的展览条件更好。”2008年11月,鸿禧美术馆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中国书画展,展期8个月。2009年5月,趁收展之机,廖桂英顺道从湖北到北京拜会了首都博物馆的郭小凌馆长。之前,双方已经通过电子邮件有过联络,首都博物馆方面说“没有问题,可以谈”。

廖桂英说,因为首都博物馆2009年的展览早就排的满满当当,她和郭小凌馆长原本谈的是准备在2010年展。之所以提前到2009年,并最终和两岸故宫雍正大展产生联系,还要归功于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2009年上半年,翰海董事长温桂华一行赴台征件,在和“清玩雅集”藏家的聚会上,聊到当时正在筹备之中的两岸故宫文物展,就想到能否同时举办一个民间的收藏展览与之呼应,同时也是翰海15周年庆典的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结果大家一拍即合”,温桂华说。回到北京后,翰海就向北京市文物局作了汇报,并立即着手和首都博物馆联系。其实,最初双方的构想更为宏大,“我们特想做成的藏家联展,加上香港的‘敏求精舍’,”温桂华告诉记者,“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收藏特色,不同的理念。”但当时想要在首博临时加场地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大胆的构想最后只能放弃。

至于此次清玩雅集的藏品为何由鸿禧美术馆来全权操办,也是因为双方很深的渊源。廖桂英介绍说,鸿禧美术馆副董事长张益周也是“清玩雅集”的会员,并曾担任过“清玩雅集”的好几任副理事长。1995年“清玩雅集”首次赴京展览时,就由鸿禧美术馆协助。后来“清玩雅集”几次到鸿禧美术馆做展览,也是由鸿禧来主办。此次“清玩雅集”参加“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也不例外,“完全信任我们”,廖桂英笑者说。

70余件展品和最长的展柜

展览计划确定之后,双方就分头开始了紧张的前期筹备。台湾方面,廖桂英介绍说,“清玩雅集很有规划”,首先按照书画、瓷器、杂项的分组分别确定召集人:书画组由林百里负责,瓷器组是张益周,杂项组则由洪三雄负责。然后分别通知会员,请他们提供藏品再做甄选。

展品的数量上,按照首都博物馆提供的展厅面积,最初双方商量的是各提供30件。但“清玩雅集”认为这个数量无法反映台湾民间收藏的一个大概情形,最后从待选的70多件藏品艰难删减到54件,包括瓷器20件、文房器物15件,书画19件,来自雅集的10几位会员。瓷器部分由三四位会员提供,以明清官窑为主,主要是考虑到内地所藏的宋元瓷器很多。在展品的选择上,还要考虑海峡两岸的搭配和呼应,廖桂英形容“沟通过程中蛮有趣的,来来回回,电子邮件、电话,热线不断”。她介绍说,“清玩雅集”也有一些收藏当代艺术的藏家,因为这次以传统文化为主,这些藏品就不包括了。

内地这边最后确定的展品数量是20余件,也是删减的结果。“很多人都想参展,本想南方、北方都选几件,都照顾到,但后来实在是没有地方。”温桂华说。这些藏品来自北京、上海、山西、湖北、广东、浙江等地的七八位藏家。“大部分藏品都是由藏家亲自送来 的,有的是从香港取了专程送来的。”温桂华介绍说,有一件书画作品是她亲自去上海取回来的。这件作品从买下以后就一直锁在银行保险柜里,只取出给人看过一次。温桂华说,这些参展的藏家都是没有回报的。对于他们的热情和无条件的支持,采访中她反复用到了一个词:感动。

在搬运环节中,“清玩雅集”的54件展品装了四个大木箱,每个重约150公斤。廖桂英还特别提到了一个细节:从2008年开始,世界各国的海关都规定,为了防止虫卵的传播,不能使用原木的木箱。如果是原木的,即使上了漆,也需要经过熏蒸,以达到防疫要求。所以业内普遍都改成了合成夹板制作的木箱。两岸展品的保险金额都十分高昂,台湾方面的约为24亿台币(合6000多万美元);内地方面,温桂华介绍说,虽然展品数量较少,而且保险公司给出了最大的优惠,但总额和台湾方面相差无几,其中有好几件的保额都是过亿元的。

因为是一个两岸互动的公益性展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对其提供了资金支持,但翰海作为承办单位“投入的更多”。温桂华介绍说,搭建展架、布置展场等前期投入达到几百万元。而且展架比拍卖预展所用的要求高的多,很多展柜都是单独订做的。她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长达15.5米的《大阅图》,虽然已经在香港拍卖过不止一次,但从来没有完全展开过,这次为了让观众一睹全貌,特地为它做了最长的一个展柜。这也是《大阅图》首次在国家级博物馆完整打开。为了不辜负藏家的热心,温桂华说,配合展览所出的图录“从排版设计到文章内容比拍卖花的功夫还要大”。就在图录即将付梓前夕,她又专程飞了一趟深圳对样书做最后一次审校。图录的名称是请耿宝昌先生题写的。去找耿先生要墨宝那天,耿先生告诉她,为了想好题写什么书名,他一夜没睡好。温桂华让他写下想好的书名,一看之下,惊喜不已的把事先准备好的写有书名的纸条拿给耿先生看,两人不禁开怀大笑――原来竟不谋而合的想到了同一个名字:“盛世气象”!

布展当天,正是翰海预展如火如荼之际,但温桂华还是到了首博的布展现场。她和廖桂英的心情一样,“哪件作品有个闪失我们都没法交代”。

对中国文物的喜爱不分轩轾

展览开幕式上,“清玩雅集”的藏家携家眷共三十几人出席。廖桂英说,这次是“清玩雅集”难得的团体行动――在台湾的聚会有时候还没有这么多人。从中也让人看到他们对这次展览的热忱。对于“清玩雅集”时隔14年后再度来到北京,有专业人士表示,此次展览的藏品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要大大超过1995年那一次。考虑到两岸当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14年前“清玩雅集收藏展”登陆故宫博物院在政治层面的意义似乎更大一些。据说,当时为了节省经费,又因为两岸运输业的不安全因素,那次“清玩雅集”的藏品是通过发动每人随身携带两件的“土办法”来到北京的。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更不同的一点是,这次展览不再是“清玩雅集”的独角戏,而是和内地藏家合作的一次展览,对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不容小视。

在温桂华的记忆中,1995年“清玩雅集”在北京故宫的展览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圆明园的马首铜像(2008年由何鸿桑以6910万港币买下,并捐赠给保利博物馆);1996年鸿禧美术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则是一件价值2000多万元的珐琅彩小碗让她记忆犹新。为什么仅仅是对一两件作品印象深刻?温桂华说,这正好说明当时缺少形成规模的展览。而2009年的展览中,诸如宋代马远《宋帝命题山水册》、元代林子奂《豳风图》、清代金昆与郎世宁《大阅图》、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天球瓶、明宣德青花吹箫引凤纹碗等等展品都是只有国家级的博物馆才有珍藏的绝品,有的堪称举世无双、绝世孤品。温桂华说,展览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前提是文物市场已经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而且天时地利人和,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

在评价海峡两岸藏家的收藏水平、收藏特色时,廖桂英和温桂华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廖桂英说,虽然台湾的收藏环境起步比较早,但中华文化是一脉传承的,台湾也是中华文化命脉的延续,海峡两岸对中国文物的喜爱不分轩轾。温桂华也认为,两岸藏家的收藏虽然各有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件标准,但都很理性,选件极精。在收藏活动中,两岸互相影响,趋于共性,最终都将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当然,这次展览的遗憾也是很明显的,一是展场面积有限,二是展期偏短。展览期间观众很多,有的来看了两三次,外省博物馆的馆长有的专程来京看展。虽然极力压缩了布展和撤展的时间,短短三个星期对于全国范围内的观众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温桂华说,因为此次内地方面的展品数量太少,只能反映内地高端收藏风貌的一个点,而不能代表一个面。很多人向她表示,希望以后还有类似的活动。

尾声

2009年11月末,廖桂英从台湾飞到北京撤展。11月30日,海关来查验展品――进京的时候也要查验,保证原物输入,原物输出。54件展品重新打包、贴条,装进来时的四个大木箱里。12月2日,这些展品将和廖桂英同机飞回台湾。廖桂英说,3日海关会到鸿禧美术馆查验,当天下午就可以通知藏家取回去了,到那时她才能放下心来。“每一件都是藏家的心肝宝贝,不能有任何的差池。”北京冬天的干冷让廖桂英很不适应,她一边啜了口茶,一边带着点鼻音告诉记者。

和廖桂英一样不放心的是温桂华。撤展当天她一直在现场。那件她从上海亲自借来的书画,她又亲自送回去了。她说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问及翰海身为艺术品交易的中介机构来组织发起此次展览的考虑,她说,这完全是翰海对客户的一种回馈,希望为海峡两岸的收藏家提供一个互相沟通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借此引导收藏的方向,提升和推广正确的收藏理念,推动市场向更加成熟、理性的方向发展。想要培育更高的市场,想要做大做强,这样的文化推广是必要和重要的。温桂华用一句话作,广总结:功课在于拍卖之外。

上一篇:丰富的简约主义 下一篇:留住一个个生活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