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29 06:16:06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模式初探

2006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各级审计机关开始系统的对当地政府的全部政府性资金实施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基本摸清了全省各级地方政府的家底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计划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并在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把以往传统财政审计的范围前所未有的扩大,使得大量原本游离于预算体制之外的资金重新纳入到政府性资金的盘子中。作为重大的审计创新成果,其后续的开发应用和再创新也同样值得研究探索。

一、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概述

1.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的定义

从当前地方政府的资产归属和处置权限来看,政府性资产包括财政类资产、行政事业类资产和国有企业类资产,以及由政府实际支配、占用或控制的公用性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财政类资产是指财政系统所控制、调度、运营的各类资产;行政事业类资产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类资产;国有企业类资产则是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国有股权占主导地位的各类企业,以及依法长期由政府部门管理或托管的企业所占有、使用的各类资产,全部政府性资产是指以上资产的总和,而针对其开展的审计也即是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

2.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根据纳入对象的不同,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的范围包括财政系统资产、行政事业系统资产、国资系统资产及项目类资产(含基建、指挥部、土地收储)等。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审计,这一部分可与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相结合;第二,全部政府性资产增加情况审计,主要是对审计期内增加的各类政府性资产进行合理性和效益性审计;第三,全部政府性资产减少情况审计,主要是对审计期内核销或减少的政府性资产进行合理性和效益性审计;第四,政府性资产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审计,主要是对政府性资产相关的管理制度。

二、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模式的重点

1.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的流程

(1)立项,依据相关法规和文件建立审计项目;

(2)组成审计组,指派审计人员,指定审计组长、主审和组员,并明确时间、内容、审计分工等;

(3)审前调查,这部分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基本情况、获取相关资料、导出电子数据;

(4)编制审计方案,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审计依据、范围、目标、内容,具体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审计组成员及分工。

(5)审计通知书,审批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有被审计单位签收;

(6)审计组进点,召开进点会,获取相关的会计资料、会议纪要、抄告单、指标、管理制度、报告及其他资料;

(7)审计实施,进一步调查情况,对各类政府性资产分块审计,取得审计证据,评价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汇总资料、初步交换意见;

(8)征求意见,编写审计报告初稿,出具征求意见书,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

(9)正式报告,采纳或否决反馈意见,出具正是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书,项目归档;

(10)问题整改,被审计单位对相关问题进行审改,审计机关检查相关整改情况。

2.全部政府性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构建全部政府性资产负债表,可按照财政系统、行政事业系统、国资系统及项目系统分类汇总本系统的资产负债等情况,而后以统一的口径合并生成全部政府性资产负债表,其内容主要划分成三大部分:第一,资产部类,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资产、无形资产(含土地使用权)等;第二,负债部类,主要有银行借款、应付款项、预收款项等;第三,权益部类,主要有财政性资金结余、行政事业类结余、行政事业类基金、投资性净资产、待分配净资产等 。每个科目下面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级子目。

全部政府性资产负债表类似于一个有众多分支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大型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对于其体系内的往来、划转、权益性投资等,可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剔除和调整,比如系统内的暂存暂付、应缴专户款、长期股权投资等。

通过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同时对各大行政口、指挥部及国资系统的报表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合并,基本上可以获取全部政府性资产负债表所需的各科目余额情况 。

三、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的指标体系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部政府性资产负债表和全部政府性资金收支表为核心,融合了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部分数据和指标,以定量评价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定性评价指标,其中定量评价的指标又可分为资产结构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相对性指标、资产效率指标和经营类资产营运指标等,具体情况参见表1。

四、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的思考和展望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类型,是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一种延伸和扩充,伴随着国家审计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地方政府科学执政、为民理财的现实需要,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能够秉承科学审计的理念,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

1.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在绩效审计中的重大作用

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勾勒了审计期内地方政府收入支出总的家底,而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又充实了资产类总的家底,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更为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在绩效的评价中获得更为准确和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推动绩效审计的创新和发展。

2.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新思路

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果能完整的把审计期内相关的收支情况以及相关的资产存量纳入到经济责任评估体系之中,那么,就能站在一个更为全面、更为客观、更为量化的角度来评估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3.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将在磨合中不断深化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涉及资金资产数量巨大,单位众多,因此,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许多棘手的困难,比如巨量数据的提取、转化、整理、合并,报表的勾稽平衡,评价指标的适用性,与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融合等,都是很可能在今后碰到的问题。随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审计机关可以进一步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以处理全部政府性资产和资金审计中的巨量数据。同时,全部政府性资产和资金审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启动“实时审计”,即获取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财务、业务、管理)的远程查询权限,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损失,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谢力群,宏观服务性绩效审计模式•实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孙荣,政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梁朋,公共财政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5]秦寿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股票价格计算模型及实证研究 下一篇:上海证券市场不同行业板块贝塔系数的研究与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