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造价的预结算作用及控制策略探究

时间:2022-09-29 06:12:45

机电工程造价的预结算作用及控制策略探究

摘要:机电工程预结算审核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对于工程造价预结算的意义,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拥有了促进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加强管理等更积极意义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控制投资,这就使得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进而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关系到施工方和投资方的利益,预结算的审核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工程管理现阶段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高质、高效的完成审核工程。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作用;控制策略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ccounting settlement audit is a policy and technical very strong job, as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cost accounting settle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have promote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units, such as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so on a more positive significance, not just in order to control investment, this makes the human,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has made full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n get the bes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ecause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contractor and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ccounting settlement audit work is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at this stage of project management important topic is how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with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 Accounting settlement; The control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结算的作用

1.1.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性

(1)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随着建筑业和房产业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造价管理体制的变化,经济的全球化及投资的多元化,目前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已成为机电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因此只有加强建设项目造价预算控制,只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管理,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造价,提高各方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

传统的工程审价是竣工结算时的一次性投入,其实质和内涵属于静态的、事后的、被动的造价控制,而全过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在整个建设期间,对项目的整体工程造价实施动态的、事先的、主动的控制,就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的变化满足委托方的各类需求。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有效控制项目造价、降低工程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3)有利于有效配置建筑资源

当前,我国正式纳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范围,开放的市场突破了封闭条件下需求和资源的制约,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建筑资源配置,由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原则决定使得建设项目全过程预算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不断增长。

1.2工程造价结算的重要性

工程结算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商品销售”,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索取工程款,因此其主体就是施工与建设单位。而办理工程结算对于施工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因为机电工程往往周期长,占用资金金额大。

(1)工程进度的主要指标由工程结算体现

工程结算的主要依据是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已经完成的工程量。应结算的工程款随着施工企业完成的工程量增多而增多。所以,为了有利地的准确掌握工程进度,比较准确地体现工程的进度情况,可以根据累计的工程结算款占工程合同造价的比例进行推算。

(2)资金周转加速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结算

为了保证施工正常进度,甚至缩短工期,同时也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率,需要加速资金周转。因此,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速资金回笼,需要及时办理工程结算。

(3)经济效益考核的重要指标是工程结算

施工企业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相应的利润,需要如数办理工程结算,这样也才代表企业避免了经营风险,完成了经营成果。我国的建设工程目前是卖方市场,虽然施工企业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想尽快完成工程结算,但一般都是建设单位等到工程全部完工后才进行工程结算。

2.工程造价的预结算的有效控制策略

2.1施工材料概预算得到加强

提升机电工程投资效益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强施工材料的概预算。加强建筑施工占有投资费用中相当大比例的材料投资的价格预算,对机电工程材料费用的节约有着重要的意义。概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概预算的编制时,要对材料的出处、材料的运输成本、管理手段等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建筑施工材料成本的可控性与有效使用,可以通过通过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和购买得到保证。

2.2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科学化程度得到提高

在机电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实施中,概预算编制人员在充分认识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加强对机电工程项目的了解和分析,使解析水平达到熟练。而对设计图纸的各个环节、设计说明、定额等基本内容做到十分的了解和熟悉,是对机电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员的要求。同时,为了做到针对性和准确性,保证机电工程概预算能够遵循设计的意图,必须对设计图纸做到十分熟悉。

2.3预结算要事先动态管理

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并选择好的工艺流程,这次能使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在项目开始时就得到合理选择。而在施工阶段,要做好现场签证的管理以及其他协调工作,为了减少可能出现在各个环节的多余支出,需要开展材料、设备采购的市场调研。同时还要预防和减少索赔事件发生。

2.4监督管理的力度需要加强

施工期间需要对变更进行重点控制,同时要认真做好现场签证,然后主要从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来采取相关措施。为了防止过量或超强支付,需要通过对原合同价格中主要费用正常计量、结算程序、督其费用如期正常发生。

2.5预结算管理制度需要得到健全

一成不变、僵化的预结算体现是不允许的。为了及时把当初预结算确定时未能预见的市场或内部环境的变化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所以在工程进展中,预结算项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样才能使确定的目标和实际更加结合。因此,我们必须同时抓好预结算编制管理和审核管理。

2.6审核人员需明确预结算经济技术指标意识,细化经济技术指标,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动

在很多机电工程预结算审核中,由于审核限定时间和预结算编制水平,审核人员的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审核人员不可能采用全面审查法等审查方法,这样,为了快速又尽可能多地找出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需要预结算审核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预结算方面的业务能力,还要求审核人员对各种建筑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对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快速地找到预结算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虽说某些项目审核人员对预结算进行了全面审查,但由于疏忽等原因,难免不犯错误,如果此时审核人员对各种经济技术指标的了解不深,就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如工程量计算汇总时,因输入失误,致使汇总错误,但如果此时审核人员对这方面的经济技术指标了解不够,势必出现严重错误而不觉。因此预结算编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按一定的方式建立一个数据库,每做完一个工程的预结算编审,都应当仔细而详尽地做该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分析,并与其他类似工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比较,或同一项目中对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相互比较,如发现可疑的偏离,应找出偏离的原因。另外,预结算编审人员还应当经常深入材料市场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各种材料的市场变化行情,特别是一些用市场价结算的材料,要适时进行调研并记录,以提高审核价格的准确度。

3.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政策性、技巧性、经济性很强的一项工作,需要预结算编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建筑行业预结算编审人员的审核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敏.浅谈预算基础工作在铁路工程预算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7):48-48.

[2]王系兵.小议机电安装工程预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1,(6):312-313.

[3]严育红.浅议如何提高电气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的准确性[J].科技资讯,2011,(27):170-170.

[4]钟其祥.影响工程预算编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山西建筑,2010,36(29):247-248.

[5]刘芝玲.住宅工程水暖安装预算中突出问题的探讨[J].世界家苑,2011,(8):109.

[6]李银仙.自控仪表施工图预算编制过程要点探析[J].科技风,2011,(22):103.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浙江某高校教学楼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