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千锤百炼的主报告

时间:2022-09-29 05:44:59

见证:千锤百炼的主报告

新教育年会最让人期待的是什么?回答最多的就是朱永新老师作的主报告。主报告已经成为年会的一个品牌,不仅仅是因为报告人是新教育创始者的身份,更因为每年的主报告都聚焦着当下教育的热点,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的建构与指导。搞研究的觉得“很有理”,一线的觉得“真好做”。

从第一届年会开始,主报告从选题到宣讲,可以说是千锤百炼。朱永新老师一直亲自主持、主导、主笔,新教育核心团队成员也参与其中补充完善。

2003年7月,新教育实验首届研讨会在江苏省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召开,近300位代表与会。当时新教育并没有如今这样完备的组织管理机构,但朱老师对大会主报告还是深思熟虑,并专门将我、李镇西、袁卫星、焦晓骏几个人约到苏州的一家茶馆,听取大家的意见。我们当时提议以发在“教育在线”上的一份讲话实录,即朱老师3月份在吴江实验小学的名为“上天入地的教学 ―― 新教育实验的追求”报告为主要内容,加以修改。朱老师十分重视听取大家意见,在原文的基础上,重点加入了如何使孩子成功的新论,这也就是至今都指导着新教育学校的“信、望、爱、学、思、恒:成功六字诀”。

2003年12月,在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举行了《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课题研讨会,朱永新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他新教育人的梦想:“我们在行动中得到感悟,我们在感悟的阳光下携手向前,我们有理由期待着‘新教育实验’走向辉煌。”朱老师的这次主报告受到很大的制约,因为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开题仪式,这次报告只能宣讲课题方案。但新教育四个改变之一就是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于是,朱老师一直在将那些干巴苍白的所谓学术规范用语,用广大一线老师听得懂,听得明白,唤醒内心的语言来修改替代。我是课题方案的主要执笔人之一,看到自己的那些自以为是的概念性表述被朱老师改得面目全非,心里既有些难过,又有些羞愧,更是打心眼里钦佩:朱老师就是一个能让概念活起来的真正大家!

2004年7月30日至8月2日,在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举行了第三届研讨会,朱老师的主报告《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梦想与反思 ―― 新教育实验的缘起”到“人本与行动 ―― 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再到“探索与前

进 ―― 新教育实验在行动”,三万多字的报告内容,已经比较完善与系统了。这时理论建构是朱老师和李镇西、张荣伟等博士生,而我与袁卫星等几位主要负责提供一线中的典型案例。

随着新教育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年度主报告逐步形成了工作流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贡献其中,使主报告不断出新出彩。在我珍存的资料中,有一次讨论会的实录,真实地展现了主报告是如何打造的。

秘书处会议记录

时间:2006年7月9日星期日

地点:苏大研究院

参加人员:朱老师、卢志文、储昌楼、许新海、袁卫星、张荣伟、孟丽华、王胜、干国祥等。

卢志文:北京会议日益临近,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开一次会,讨论大会主报告。

朱老师:建议题目就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回顾与展望”。

两大部分,一是我们走过的历程,或者新教育实验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历程前面有一个电视片,如果有可能,几次重要的会议用幻灯片展示一下。四个改变放在这里来说。这个改变在录像片里讲到了两个,这个里面如果有可能还是要有案例。另外一些重要的数据,比如5万教师,80万学生要出现。四个改变的文字材料张荣伟提供给干国祥。涌现出的教师的典型个案。改变学生要举一些例子。科研范式可以用朱小蔓的东西。

我们发表的主要成果还是要放进去。包括一些文库等等。还有封面人物等。理论成果等也要放进去。全部要打进去,展示一下。

有可能的话,把专家的意见简要地放上去。

第二块是“十一五”期间的梦想与行动。这里面主要是四块,一是梦想,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和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中国新教育学派,这两个目标要阐述。二是理论构建,对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阐释放在这里讲,如果有可能,应该初步回答新教育实验的本体论,我们所理解的教育是什么,实在做不出来我来考虑。另外,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论,我们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还有方法论,接下来是知识论,我们怎样看待知道。接下来是新教育实验的课程论,这是教育理论体系都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卢志文:知识论放在价值论中,课程论放在方法论中。

朱老师:另外,能不能讲一讲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基础?我们过去的五大理论都有这些基础。

储昌楼:还有欧洲新教育历史研究。

朱老师:还是要加一个制度创新。我要重申一下制度要点。现在我们提出了九项制度,一定要说,很重要。比如说实验日志制度。包括课题组成员的日志制度。比如说指导制度。核心学校每个学期要去一次。这套制度体系完全对内的不要放上去,面向实验学校的我们要放上去。有的制度提个名称,有的要说出要点。第三块是行动突破,或者叫行动发展。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六大行动的深化和细化。包括对“十五”期间好的东西还要简单地提一下。二是其他行动的拓展。新父母,新生命,新公民,新职教,新教师,新农村等等。新教育就是新教育实验。

卢志文:有两块待补充,一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二是数码社区。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还是要重视一下,应该纳入一些优秀学校的经验。

朱老师:表述方式必须改成新教育的标准语言。

这些年来,新教育人一直喜欢用《石头汤》的图画书故事,来自喻新教育。故事里的一群人听说有人可以用石头熬出美味的汤之后,有木柴、有锅的人献出了木柴、提供了大锅,石头在沸腾的水中煮着,有盐的人加了盐,有胡椒的人添了胡椒,还有胡萝卜、卷心菜、土豆、牛肉……每个人都献出了自己的一点点,最终真的熬出了一锅神奇的美味石头汤。

新教育年会的主报告,也是由新教育搭起锅台,由新教育同仁以及相关主题的专家学者你一份我一份,一起熬成一锅美味的石头汤。在这锅石头汤里,朱永新老师不仅投下他那沉甸甸的一份,而且一直守在锅台前,帮助那灶里的火熊熊燃烧。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下一篇:领悟课改理念 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