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大眼睛求职

时间:2022-09-29 04:49:26

睁大眼睛求职

2008年5月,高校毕业生的又一次求职高潮即将来临。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一些不法企业和骗子们乘机利用高校学子们求职经验的缺失和求职心态的急切,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陷阱和圈套,等着这些初涉职场的求职者们送去自己的劳动和金钱!为此,我们在找工作的同时,需睁大眼睛,警惕这些暗藏在职场中的陷阱。

警惕招聘陷阱

能不能找到工作我们暂且不说,但是在找工作的这个过程中就已经危机四伏、陷阱满地,一不留神,自己的劳动、时间、金钱就极有可能白白浪费。因此,放平心态,认清招聘过程中的种种陷阱,是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需要首先警惕的问题。

陷阱一:虚假广告――名不符实,请君入瓮

虚假广告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虚饰岗位和高薪诱惑两种。

虚饰岗位即用新名词、新概念包装职位,将推销员、秘书等职位冠以所谓“销售策划”、“产品推广”、“市场调研”等天花乱坠的名字,但是当求职者真正走上岗位之后才发现事与愿违。

高薪诱惑则是一种更加隐蔽的虚假广告。在招聘广告中,用人单位利用高薪吸引求职者,但等到上岗之后,求职者才发现那所谓高薪只是空中楼阁,自己的业绩根本不可能达到公司所规定的高薪起点。

对策:广告需看清,薪金要明确

此类招聘陷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缺乏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很容易上当,因此必须格外警惕。

首先,大学毕业生最好是参加由学校或当地教育、人事等部门举办的专场招聘会。这些招聘会中的企业通常经过了相关单位的筛选,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设置陷阱的几率较小。

其次,在选择单位时,毕业生最好是通过网络、政府机关等渠道多方面了解自己所要应聘的企业,对它有一个大体的认识,防止被聘入“黑公司”。

第三,在应聘时,首先了解清楚用人单位的录用程序、标准、对所需岗位的要求;而涉及薪酬、福利待遇等问题时应要求用人单位给予清楚的解释,最好是能有明确的书面材料。

陷阱二:招聘收费――名目繁多,防不胜防

在每年的就职季节,总会有一些骗子“创办”一些“黑公司”、“空壳公司”,借用各种名目来骗取应聘者的钱财,其中包括所谓“培训费”、“保证金”、“报名费”、“押金”等,有些高明的骗子甚至冒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并且建有自己的网站,让求职者防不胜防。

对策:多方了解,百战不殆

国家劳动和人事等有关部门早就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费用,对于员工的培训费用,应当从企业成本中支出。但是,不少求职者并不了解相关政策,受骗了也懵然不知,因此,了解相关政策尤为重要。这样,骗子的陷阱在政策面前也就无所遁形了。

另外,当遇到各种名目的收费时,要坚决抵制,不要受其职位、薪金的诱惑。

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类“黑公司”通常办公地点都在一些居民小区内,最好是通过政府机关了解该公司的真实性。

陷阱三:试用期――廉价劳动,成果无踪

试用期本身不是陷阱,这是国家法律允许的招聘行为,但是一些不法公司在试用期间不同求职者签订试用合同,期满后随便一句“不符合录用条件”便将求职者的劳动无偿地据为己有,将求职者,特别是毕业生变成了他们的廉价劳动力。还有的企业虽然同应聘者签订了相关合同,但是找出种种理由,非法延长试用期,以获取廉价劳动力。

另外,一些公司会利用“试用期”将应聘者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曾有应聘广告公司的大学生在试用期满被辞退后发现自己的广告作品居然被该公司启用,但是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该公司是窃取自己的成果,最终只能求告无门。

对策:了解政策,防范未然

此类企业的做法,目前尚没有法律和规章能够直接约束,因此我们只能在了解相关政策、法律的同时,尽量多的了解该公司的相关情况,特别是老应聘者对该企业的反映,防范于未然。同时,在遭遇试用期陷阱后,决不能忍让退缩,要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留心合同陷阱

在成功同某家用人单位达成协议之后,签订劳动合同就成了下一步需要留心的问题。劳动合同是保障自己合法权益最重要的证据和武器,如果不留心用人单位在合同中设置的陷阱,它也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首先,要了解合同内容是否合法。这其中包括用人单位符合法定条件,应当依法成立,能够依法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劳动保护条件,能够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权利与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不得从事非法工作等。

其次,要了解清楚合同内容是否完善。合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7点,缺一不可:

1、劳动合同的期限。主要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

2、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工种和岗位,以及该岗位应完成的生产(工作)任务、工作地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包括劳动保护条件和其他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5、劳动纪律。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员工守则等内容及其执行程序等。

6、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指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终结和撤销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指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各项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

第三,签订劳动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关于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岗位责任制、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管理细则和有关规章制度,不论这些用人单位的文件是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因为,这些文件中会涉及求职者多方面的权益,求职者应当遵守规定是其法定义务,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约束力。

第四,警惕口头承诺。要知道,无论怎样动听的口头承诺都是镜花水月,能实现的几乎为零。因此毕业生在求职时一定要按照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把双方口头商谈的内容全部写进协议,签约前还应反复检查,保证协议内容无歧义和遗漏。在签约之前多向学校老师或有经验的人取经,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要敢于向企业提问,认真了解企业的情况,充分论证后再签约。必要时,毕业生还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了解合同内容的同时,签订合同时的一些陷阱要特别留意:

一、劳务合同鱼目混珠

一些不法企业利用求职者的疏忽,将劳务合同替代劳动合同,欺骗求职者。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劳动合同中必须写明对劳动者的义务,如必须明确劳动者所享有的福利、明确最低工资标准等,而劳务合同则仅仅是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报酬的一种约定形式,一般不受劳动法的制约。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而违反劳务合同一般只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试用条款不清不楚

一些不法企业随意制定试用条款,将求职者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试用期条款要特别留意。劳动法中对劳动者的试用期有较明确的规定:一是试用期内也应当参加社会保险;二是试用期应当包含在劳动期内;三是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其中合同期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以此类推。如果合同中的试用期规定不符合法律要求,应提出异议。另外,按劳动法相关规定,试用期间,毕业生辞职是不算违约的,只需口头告知用人单位就可以了;而用人单位想在试用期间辞退毕业生,则必须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否则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三、不平条款暗含其中

由于现在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因此,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一些企业就会利用这种强势地位,在合同中添加一些不平等条款,例如规定不合理的服务年限、苛刻的劳动纪律以及劳动者解除合同时的惩罚性补偿措施等,并强迫劳动者接受。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要特别注意审查类似的条款,对其中有失公平的地方要及时提出异议。

四、岗位条款随意变动

一些用人单位故意在劳动合同中避开工作岗位条款,从而随心所欲地变更劳动者的岗位,无限扩大其管理权,这样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便可以任意变更合同内容,甚至故意进行刁难,让劳动者无以应对。

五、违约条款后患无穷

在签订合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求职者的无知,无理设置违约金条款,给劳动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在签订违约金条款时,我们应明确违约金条款内容是否完整、合法、公平,其主要包括构成违约的条件、赔偿损失的范围、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及数额等,对其中关于提前解除合同及因培训而产生的违约金要特别留意。另外,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审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日后无力承担巨额赔偿而陷入困境。

[链接]

求职就业相关法律法规: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

人事部《人才市场管理规定》(2005年修正)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不得有欺诈行为或采取其他方式谋取非法利益。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三章第十条:用人单位在招收人员时不得有向求职者收取费用的行为,否则,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人事部《人才市场管理规定》(2005年修正)第四章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公开招聘人才,应当出具有关部门批准其设立的文件或营业执照(副本),并如实公布拟聘用人员的数量、岗位和条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少于6个月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劳动合同长于6个月但短于1年的,试用期不超过30天;劳动合同长于1年但短于2年的,试用期不超过60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换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该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根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上一篇:清洁能源,摆脱油价困扰的未来选择 下一篇:陈泽峰的环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