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29 04:15:24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国内日趋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国际多变的市场环境,不仅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从现阶段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行政单位财会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阶段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起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然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制仍不健全,现阶段财会管理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结合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管理策略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不仅导致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审核与监察,而且导致财务会计内部管控工作难以开展[1]。部分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难以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工作性质的变更,其日常管控工作仍然依据传统且滞后的工作经验,极大程度地限制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效能的发挥。

(二)权责分工不明确

现阶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工作事务复杂且繁重,加之财务会计人手有限、素质不高,导致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岗位设置的过程中存在较多弊端。在权责分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难以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与义务,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管理交叉、管理遗漏等问题,甚至会由于缺乏内部约束机制,导致违纪行为的出现。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缺乏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会计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度不足,集中表现在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上。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逐渐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现阶段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会计人员难以有效地利用会计电算化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

(四)监督环节比较薄弱

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监督尚未形成完备的机制,而且没有相应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没有相应的法律环境指导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管理制度。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对监督工作没有相应的重视,导致财务会计部门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增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为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水平,就需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明确自身的管理角色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必须提高管理者对财务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对负责人培训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从而保证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合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应当对单位领导层以及财务会计人员进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培训与宣传,培养其内控管理意识,从而推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提升财务内控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权威性[2]。

(二)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水平,首先要从现阶段财务会计内部管控工作的薄弱环节入手,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可以按照企业战略目标有序开展。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坚持事后控制为辅、事前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单位实际财务情况对主要业务进行控制与检查,保证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在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还应当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健全相应的会计内控机制,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

(三)建立高素质的会计团队

为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水平,应当着手建设优秀的管理层以及财务管理团队,从而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内部管控工作中来。现阶段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资源的战略竞争。优秀的管理团队逐渐成为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高素质的财务会计团队是行政管理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为了提高内部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但需要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专业素质培训,还应当结合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通过将薪酬与员工绩效相挂钩,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地学习新型知识弥补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财务会计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

(四)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时,应当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影响,加强对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3]。不但应当培养财务会计人员对信息管理软件的操作能力,保障财务信息输入数据以及输出数据的真实性,而且应当明确财务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的权责分工,从而提升信息化建设效率。与此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当明确网络的不稳定性,应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与升级,以防止重要财务信息的泄漏。

三、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而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其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特殊性质的政府部门,提高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水平不仅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走向的重要手段。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有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营,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126-127.

[2]傅浩.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3:161-162.

[3]石磊.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中国外资,2013, 21:27-28.

作者简介:阳 焰(1977-),男,湖北省宜昌市人,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现有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上一篇: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实困难与变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