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人才角度谈E时代的教师职业特性

时间:2022-09-29 04:06:36

从培养人才角度谈E时代的教师职业特性

教育是一种行业,从事教育的主流人群叫教师,教师是一种职业。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职业在不同的时代会因为工作的范围、内容的变化而带有不同的特性,教师也是这样。那么,当今时代的教师职业特性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分析这样特性呢?笔者就这一问题从培养人才角度作如下三个方面的阐述。

一、“E时代”的时代特征及其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当今时代,有人称之为“后工业时代”,也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也有人称之为“E时代”,每一种称呼都有其依据,本文权且称当今时代为“E时代”。

笔者之所以称当今时代为“E时代”,是因为“E时代”描述了当今时代的一个最大特征——网络技术的崛起。网络技术将人类从工业文明送进了网络文明。当今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网络文明的冲击,都必须面对网络文明带来的挑战,都必须去适应网络文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师也不例外,如何做一个“E时代”的合格教师,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文明将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留死角。但它首先改变的将是我们的教育。在网络文明的背景下,它改变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改变了当今教育的内容,还将知识平民化、大众化,从而淡化知识的神秘感和神圣性。

二、“E时代”的精神职业特性分析

网络文明给社会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会影响着教师职业特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文明将会冲击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从“职业”这一角度看社会,我们可以把整个社会分解为若干种职业空间,每一个“职业空间”又可分解为“可作为空间”和“唯作为空间”。“唯作为空间”是指每种职业中只有从事该种职业的人才能有所作为,而业外人士则无法进行作为的那部分“空间”,这种空间通常称之为“专业性”;而“可作为空间”则是指每种职业中的业内、业外人士都可以有所作为的那部分空间。

显然,一种职业中的“唯作为空间”越大,其专业性就越强,反之,其专业性就越差。当一种职业的“唯作为空间”全部转化为“可作为空间”时,那么这种职业就将面临消亡的危险。

由于网络文明提高了社会人群的文化程度以及其带来的知识转播途径的多样化,极大地挤占了教师职业的“唯作为空间”,教师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由家长来代替,都可以由各种媒体来替代,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职业的“唯作为空间”在急剧缩小,教师的专业性受到了网络文明的强烈冲击。

(2)网络文明淡化了教师职业的神秘感。在传统社会里,知识被知识阶层所垄断。知识阶层中的部分人走出来传播知识,做了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教师在非知识阶层的人看来就是知识的化身。知识的神秘性,为教师带来了神圣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学生跟教师学习,会有朝圣般的感觉。网络文明带来了知识的普及,带来了知识的爆炸,知识已经走向平民化,知识阶层与非知识阶层的界限开始模糊,甚至消亡。知识不再神秘,师道的尊严被淡化。

(3)网络文明给教师职业增加了难度。网络文明普遍提高了家长的知识水平,家长知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高水平的学生,学生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教师专业的难度。

网络文明带来了媒体的多样性,媒体的多样性带来了学生学习的多渠道性,多种学习渠道的出现,让学生的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广,水平普遍提高,从而也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难度。

网络技术本身也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难度。很显然,如今的教师只凭一份教材、一本教案和一根粉笔,想站稳讲台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站稳讲台,教师还必须掌握网络带来的各种技术,这本身就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难度。

(4)网络文明给教师职业带来了种种困惑。网络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几乎是颠覆性的,对社会的改变几乎是全方位的,而首先接受这种改变的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他们是按照网络文明时代的特征要求来施行自己的行为的,而大多数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则是在网络文明到来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的,于是,当教师用自己的前网络文明行为准则去要求网络文明时代的青少年的行为时,就会发生激烈的冲撞,在这种冲撞中,教师会感到如今的学生离经叛道、不听安排。而且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常常又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于是“种种困惑”便在教师职业中应用而生了。

三、研究“E时代”教师职业特点对当今教师的意义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和教师常常成为社会的焦点,但正面的东西少,负面的东西多,或者更明确地说,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和教师常常成为社会指责的对象,教师职业在社会的认同度几乎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这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但无论如何也难以排除教师队伍自身出了问题这一内在原因。教师队伍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教师对自己职业所持有的观念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改变教育和教师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除了社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之外,教师自身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并通过改造自身来适应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文明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1)教师应按照网络文明的要求加强自己的专业性。在网络文明的时代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已经超越了知识和技能的范畴,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非教师职业的人也具备,它已不属教师职业的“唯作为空间”。在网络文明的时代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更多的是指在拥有了知识和技能后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智慧。教育策略和教育智慧,通俗一步讲就是用专业化的水准将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用专业化的方式或方法去教育学生,从而让学生觉得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要远比从其他渠道学习知识速度快得多,心情愉悦得多。这其中暗含的东西,就是带有鲜明教师职业特性的、专业性很强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智慧。因此,网络文明下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更强调教育策略和教育智慧。

(2)网络文明改变着教师职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在网络文明时代里,人的才华更强调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每个人都拥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知识量的情形下,人与人相比的则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侧重让学生拥有知识,而是侧重拥有知识后,如何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创造出自己的东西(创新能力)上。这就是网络文明背景下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3)网络文明使教师走下神坛。在网络文明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知识也不被奉为神圣,知识走向了平民化,教师一不小心,自己知识的拥有量就覆盖不住学生的知识面。在这一背景里,教师由神变为人,走下神坛,成为普通的人。所以,今天当我们不再被他人顶礼膜拜时,不要失落,不要愤怒,这是时代使然,也是网络技术使然,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在当今的社会里,教师职业不再神圣,它如同其他职业一样,功能就是为他人服务,每个人通过自己提供服务的质与量来获取报酬。所以,今天的教师教育学生不再是对学生的施舍,而是为学生提供服务,为其家长提供服务。因此,在网络文明时代里,教师的好坏常常取决于其服务意识的强与弱以及他所提供服务质量的高与低。

总之,时代已经走进了“E时代”,已经走进了网络文明。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将是颠覆性的变化,教师职业在网络文明里也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教师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适应网络文明带来的变化,并以网络文明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在“E时代”里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上一篇:探析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导入及应用 下一篇:让学生在不断创新和参与数学活动中享受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