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联及其谐音美

时间:2022-09-29 01:02:09

浅论对联及其谐音美

[摘要]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一种以对偶句为基本特征的有独立意义的文学形式。千变万化的汉字字音形成的谐音联,使对联文化更富有情趣美。谐音联不仅含蓄委婉,而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关键词]对联;谐音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69-02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高雅的文学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活习俗之中,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学品种。它的形成虽然是从骈文和律诗发展而来,但它并非骈文和律诗的简化,更不能算作骈文和律诗的附庸,它是由骈文和律诗的提炼、浓缩而成的。但有其不可掩抑、不可磨灭的特色,而这种特色绝对不是骈文和律诗所能代替的,它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从骈文和律诗的领域中独立出来,蔚为包罗万象的艺术王国。”

“对联”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西湖二集•忠孝萃一门》:“洪武爷抚定了婺州,于城楼上立大旗两面,亲书对联道:‘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一统天。’”沈德符《野获篇》:“张江陵盛时,有送对联谄者。”对联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对子、对句、对语、楹联、楹语、联句、联语、连语、联对……《宋史》记载,五代后期后蜀孟昶有一天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清代学者纪昀、梁章钜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常江在《中国对联潭概》中认为迄今最早的对联是陆云和荀隐的对话“云间张士龙”和“日下荀鸣鹤”。

由《中国对联大辞典•对联知识》中“对”和“联”的定义可知,对联是对与联的合称,指以对偶句为基本特征的有独立意义的文学形式,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下联字数相等,音节数量相等,这样视觉上才整齐、对称,节奏感强,形成视觉上的和谐美、听觉上的音乐美。如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则形成两副对联,即上、下联中字数相等,音节的数量相等,词性相对,整齐工整,用词准确,具有和谐美、音乐美。由此可见,汉字构成对联并形成对联文化,由于汉字字音不同、字形不同、语境不同、语调不同,字义便大相径庭。

谐音即运用字词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构成双关意义。利用谐音写对联,是中国文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借助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含蓄表达观点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从字面上看,橹的船速不如帆船快,笛子的声清难比箫音婉转平和。但“橹速”谐音东吴都督鲁肃,“帆快”谐音西汉大将樊哙,“笛清”谐音北宋大将狄青,“箫和”谐音西汉相国萧何。该联借助谐音评论历史人物:三国的鲁肃不如汉初的樊哙,北宋的狄青不如汉代的萧何。上联说文不如武,下联是说武难比文。由此可以推断,上联是位武官所写,下联则是位文官所对。

(二) 知识积累不够,误用汉字,形成谐音

如“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错了。”从字面上看,前两字是叠字名词对仗,第三字是代词,第四字上、下联都是动词,第五字是虚词,对仗十分工整,内容也并无不当之处。但这副对联出自科考之中,就成了一副巧妙对联。据文献记载:清代一次科举考试中,以《尚书•秦誓》中的一句“昧昧我思之”为题,有一考生视力不佳,并且知识积累不够,写成了“妹妹我思之”。阅卷官见了,哑然失笑,提笔批了“哥哥你错了”五字,恰成一副对联,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三) 时人迫于形势,不敢明说,情感暗含其中

如“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光绪年间,民不聊生。合肥人李鸿章权倾朝野,翁同为常熟人,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时人作联讽之,巧借二人的籍贯做文章,而言外之意:瘦了天下肥了宰相,荒了世间熟了司农。“肥”与“瘦”、“熟”与“荒”借音同义不同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辛辣地讽刺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清代著名文人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临刑前写下:“梨儿心中苦,莲子腹内酸。”此联巧借“梨”与“离”、“莲”与“怜”的谐音抒发自己的情感,离开儿子很不是滋味,可怜儿子以后无父亲管教,心中更是一阵酸楚。金圣叹心情酸苦,儿子悲痛欲绝、泣不成声,但迫于当时形势生怕累及儿子不敢明说,只好借对联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一副对联写尽胸中怨愤,正是大文学家的手笔。

(四) 欲说还休,委婉表达

如“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这是明代文学家程敏政早年与其岳父李贤属对时的一副对联。“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宰相李贤喜爱程敏政的才华,欲招为婿,借桌上之物即兴出句,语意双关:荷为藕之花,藕为荷之实,两字皆为草字头,以字形试探程敏政的才智,又明借谐音暗探程的心理。而程的即兴对句同样语意双关:杏、梅都含木字,同属草木类,与对句巧合天然。且借谐音示意,有幸(杏)蒙大人厚爱,以女相许,小生愿为婿,无须托媒(梅)说亲。上、下联珠联璧合、妙趣横生。

(五) 文人才子们借谐音妙联,展示学识及才华

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民间传说此联为明朝唐伯虎与李调元所对。有一天,任翰林院编修的“巴蜀才子”李调元来到川东某地的一座庙里,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并摆了一桌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这才说出原委。原来这座寺庙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游玩到此处,为此题字“画上荷花和尚画”,并说:“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长老多年来未找到能对出下联的人。李调元听完长老的叙述,兴趣陡增,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书临汉帖翰林书。”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的室中了。此联无论顺读倒读,读音不变,平仄协调,或音同字异,或义异字同,变化有致,同文谐音兼备,较之一般的回文联和谐音联,难度更大了。

(六)文人碍于颜面,不愿明说,自我解嘲

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此联是宋代吕蒙正中举之前的一幅春联,家中贫寒,生活窘迫,与之后来中举后远亲近邻争相拜访相比,大相径庭。此时无人接济,他只好借此对联解嘲自己的凄寒,上、下两联隐含了“缺衣(一)少食(十)”,横批意为:没有“东西”。此对联既是自我解嘲,也是当时“穷在闹市无近邻,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写照。

(七)针砭时政,痛斥当权者

如“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此联下联承接上联的三禽鸟,先用“一群”对“三鸟”,再分别点出三种动物名称,实际上借用谐音痛斥了陆宗舆(谐鹿)、章宗祥(谐獐)、曹汝霖(谐螬)。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人民群众对北洋军阀政府中的卖国贼的倒行逆施,极其愤慨。学生纷纷罢课,游行示威;商人罢市,给以支持。此对联是上海闸北一花鸟商店的对联,后有人张贴于大街上,一时不胫而走,传遍全国。迫于形势,北洋政府不得不下令罢免三人,并令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签订《巴黎和约》。

可以看出,谐音联为嘲讽类的一种,其总体特征是含义充分表达,却又暗含其中,利用谐音既诙谐幽默,又笔锋犀利。在这短小精悍的对联中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妙不可言。

谐音联为趣联的一种,此外,还有多种趣联,如析字联、回文联、叠词联、异音联……中国汉字充满着智慧,以汉字为基础的对联也像一朵永不凋零的鲜花点缀着中国文化。

[注释]

《中国对联大辞典•吴小如序》。

我国清代著名的学者、目录学家,纂修了《四库全书总目》,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

我国楹联史上的开创者,他总结归纳搜集整理的楹联专著《楹联丛话》、《续话》、《三话》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对联的丛书。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

摘自《中国对联大辞典》。

北宋河南洛阳人,字圣功,大平兴国进士,太宗、真宗时曾两度出任宰相。

摘自《中国楹联鉴赏辞典》。

[参考文献]

[1]顾平旦,曾保泉编.对联欣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2]梁章钜等编著.楹联丛话全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3]顾平旦,常江,曾保泉主编.中国对联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4]谷向阳,刘太品编著.对联入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上一篇:简论艺术符号 下一篇:“80后”写作中的日本动漫文化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