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要“明合”“暗合”两兼顾

时间:2022-09-28 11:56:46

材料作文:要“明合”“暗合”两兼顾

【摘 要】2011年全国卷的作文是材料作文,要求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告诉我们如果仅仅根据材料所提炼的观点来作文,即使文章的立意与作文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到“意合”,而不提及或适当引用题目所供材料,那么这样的文章也有偏题之嫌。比较稳妥的做法是:既根据材料蕴含的观点作文,做到“意合”,又在行文中根据文章的立意恰当地转述材料,做到“明合”。如果“暗合”与“明合”两兼顾,那就无偏题、套题之忧了。

【关键词】材料作文 明合 暗合 两兼顾

2011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是阅读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材料作文(原题略)。

请注意,在2001年的高考全国卷已出过“诚信”话题作文,2009年高考的全国卷中也出现过“善良与诚信”,那么今年的全国卷的高考作文与2001年、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何不同呢?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与两点:

一、2001年的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是属话题类的题目。而2009年、2011年全国卷的作题目是材料作文。

二、更重要的是2011年高考作文题所提出的要求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个要求告诉我们如果仅仅根据材料所提炼的观点来作文,即使文章的立意与作文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到“意合”,而不提及或适当引用题目所供材料,那么这样的文章也有题意要求之嫌,因此按照这道作文题目的要求作文,不仅要做到“意合”(暗合),还要做到“明合”。这一点在上海市2011年的高考评卷中也得到证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高考评卷专家李强说,对上海2011年作文试题如果仅仅“围绕着【关键词】辩证、态度决定一切、信念等展开,再也不论及材料,这类材料被认为是审题偏差的,一般也在36分上下”,可见这种观点已基本成为语文高考评卷中的共识。

例如一篇题为《让诚信永驻心中》的考场作文,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不诚,无以立根;不信,无以立本。诚信之至,方可固根本,行天下。”然后由古及今,列举了海尔集团等事例。但文章存在一个硬伤:全文从头到尾只字未提题目所提供的“北京一彩票业主为他人垫资代买彩票,中大奖后如数交给彩民”的材料,没有提及互联网调查人们对这一事件反应的材料,尽管这篇文章语言也不错,但结果得分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

相反,从一些满分作文来看,它们的作者都注意既做到立意上的“暗合”(“意合”),又做到材料上的“明合”。例如河北省一满分卷《呼唤诚信》,全文紧紧围绕“呼唤诚信”这一主题来写。文章开头即写:“北京市彩票店一业主替彩民垫资购买中奖后,第一时间通知对方,并成为又一最诚信业主。然而有人据此在网上调查后却发现,只有五分之一的人选择诚信,这不能不引人深思。文章末尾又写“让我们呼唤诚信吧,北京彩票店业主不就给我们上了诚信一课吗?我们的社会,从来不乏诚信的土壤。当诚信的细胞涓涓流淌,我们的社会将变成诚信与幸福的海洋。”又如满分作文《诚信――不倒的丰碑》,在行文上,文章由赞美“最诚信业主”开篇:“‘最诚信业主’为我们诠释了人生的真谛。那一最简单却占据心灵高峰的细小举动,体现着诚信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社会与人生。彩票专卖店业主垫资购买了足球彩票,得知彩票中了500万,毅然把彩票交给买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义无反顾地选择诚信呢?”紧扣材料第一段,赞美诚信品德,引出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自然过渡到问题分析。而后,用同仁堂坚持诚信获得成功的事例,进一步论证诚信的积极意义,由此转入关于诚信建设的论述,最后提出自己的希望:“最诚信的业主是道德的丰碑,精神的富豪,他们已长成了诚信的大树,把道德与精神建设推向新的高度。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最诚信的业主’。”由于既做到“暗合”又做到“明合”,这两篇文章都成了河北省2011年高考的满分作文。

因此,根据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和评卷的情况来看,如果2012年写材料作文,比较稳妥的做法是:严格按照题目所提的“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的要求,既能根据材料蕴含的观点作文,做到“意合”,又能在行文中根据文章的立意恰当地转述材料,让材料在文章中充当引子或论据,做到“明合”。如果“暗合”与“明合”两兼顾,那就无偏题、套题之忧了。

作者单位:福建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

上一篇:作文应该“炼”深度 下一篇:用课堂教学引领学生阅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