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互动合作,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时间:2022-09-28 11:49:52

学生自主,互动合作,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摘 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的互动过程,是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的历史课堂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历史教学。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互动合作 主动探究

20世纪70年代,一位美国预言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会学习是人的各个方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学会自主学习的人,必然具备较高主动学习能力。在我实践的历史课中注重以下七个环节:

一、课前预习,激发兴趣

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探究学习,除了要有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课前学生的带着问题去预习,因此课前预习凸显重要。针对历史课堂我经常让学生在讲课前预习,在学案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预习思考、一个是预习检测,预习思考主要是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而“预习检测”主要是把整课知识点以网络形式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在我讲授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预习思考题:(1)阅读第一自然段后,你能自己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吗?(2)如果让你从走长征路,你该怎么走?(3)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以及历史意义各是什么?(4)长征开始、结束、转折点各是什么?(5)怎样理解长征历史意义?什么是长征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发扬长征精神的事例吗?请举例说明?(6)长征中有哪些艰难险阻?通过预习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体现“激发兴趣,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

二、设置情景,巧妙导入

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恰如其分的导入能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导入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但应紧扣本课学习内容,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把学生引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探求新知识上来,同时教师也自然的把学习目标展现给学生,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渴望和探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亦如此。

三、指导阅读,整体感知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说: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始终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了。此环节根据教师事先制定的导学案中列出的知识结构,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知识结构查阅课本,自主探究基本的历史知识。教师提出要求,指导自学的方法。限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或互相交流),积极思考、填写知识结构。期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确定重点讲解的内容及方法,同时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知识或方法上的辅导。

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能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但是善于提出问题更是能力。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每一课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探究题,题目要体现梯度性、层次性、探究性。然后由学生再重点阅读教材(或相关资料),动脑思考,合作讨论、探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简单的运用情况。学生之间就自主探究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相互提问,相互解答。自主探究结束后,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询问学生还有哪些不会或不明白的,我大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谈论,在讨论中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

五、构建网络,拓展升华

课堂小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契机和切入点,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传统教学中小结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其实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观点,既体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又引导学生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做到知古鉴今,从而使学生将刚学习的知识升华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克服了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弊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较好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六、自我检测,巩固提高

本环节主要是知识运用、补偿提高,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要求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体现考试的特点,又灵活多样,赋有新意,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了知识,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重点、难点,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偿教学。

七、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我的学生经过两个学期的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为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认识图片选择史料,归纳要点,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主动设计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显著进步 。总之,教师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形成知识网,针对试卷讲解最好让学生先改后有针对性地讲解,在讲解时也要让学生熟悉某个知识点的所在的页数,这样比较适合历史开卷考试。另外作为小科如何不占用学生课外时间还能提高成绩是一个难题,为此我经常在学生学习后,利用课前5分钟提问前几课的知识,以此类推,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智:《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地图教学》.人民教育网.

[2]教学样式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信息化教学创新技术译丛).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走进新课程丛书).

[4]新课程中学历史讲授法优化策略探讨[J].

上一篇:用文化开启班级文化建设之门 下一篇:园林设计中绿色植保新技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