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节能照明的协调发展

时间:2022-09-28 11:39:31

低碳经济与节能照明的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6-000-02

摘 要 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工业式生产的时代,伴随工业化的不断加强,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地球的可用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不断的索取和破坏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大片森林被砍伐,矿产被挖掘,水土被流失。洪水、干旱、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绵绵不断;卡特里娜飓风、印尼海啸、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福岛核泄露等等自然灾害给社会沉重的压力。2009.12.7-18、丹麦、哥本哈根。超过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要员齐聚一堂,只为同一主题:控制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成为保护环境,维持人类自身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低碳照明 和谐发展 保护环境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最早兴起于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全球工业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资源利用率低下和可再生资源的缺乏,全球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的空洞,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所谓低碳,就是把生活工作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低碳的核心内容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能源问题,主要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危机;二是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产生的严重后果已越来越明显;三是粮食问题,也就是贫困人口和粮食安全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有新的技术带动经济革命,而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英国提出,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于1990消减掉60%,建立低碳经济国家;德国称,其环保技术产业有望在2020年赶超传统的汽车及机械制造业,成为德国的主导产业;日本提出,1993-2020年用于能源和环境技术研发的财政预算支出达110亿美元;美国投入巨资研发低碳技术,从生物燃料、太阳能设备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发电厂,都制定了宏大的开发计划。

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就宣布以2005年为基数,到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40-45%;随着低碳经济在中国的逐步发展,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展示的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示范作用,低碳理念已深入人心;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照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照明发展体系。大功率的光源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室内温度的上升,同时也增加空调的负担,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大大增加。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照明以降低能源的功耗,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2011年7月27日,广东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广东省财政将集中投入220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中,到2015年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LED)三大产业要实现率先突破。

2011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计划到2016年中国将彻底淘汰使用普通照明白炽灯。

2001-2009年我国发电总量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12.79%;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2%,如果把现有的家庭用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LED灯,全国1年可节电4000多亿度,其节能效果接近于五个三峡工程的发电量。据估算,每节约1亿度电意味着节约4.0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10.64万吨、二氧化硫900吨。因此,低碳照明有利于节约发电能源,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起到良好的效果;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低碳照明”的辩证基础

1.人类对自然界的超越是有限的。在大自然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人类成为主宰地球的高等动物。自然科学也证明了人类的出现既不是神创的,也不是外星文明的结果,而是由高等哺乳动物的古猿长期演变、进化而成,是自然界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维持生存并促进发展,同时改变了自然界原有的存在方式,并在其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物质力量,使自然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意识”的运动。人类改变自然并创造新物质的过程,便是人类对自然的超越。但是人对自然的超越是有限度的。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独立存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依赖自然界,且受到自然界的约束与限制,人类改造自然界是以现有的自然物为基础,没有自然界提供“生存之源”,人类的超越就无从谈起。

2.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指出:“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或者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恩格斯曾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思想,为低碳经济提供了坚实的辩证基础。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中蕴含了人的内容,人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互包容,共存共荣。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若能正确地进行生产活动,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会推动自然向更有机的方向前进;自然的平衡发展又会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情况越发严重。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通过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能给地球降温,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低碳经济映衬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是强调人类在使用环境的同时也应该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更加提高和放大人类的权力和责任感,它要求人类在一定的自然界容纳力内活动并及时修复自然创伤,探索二者的有效结合,和谐统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简约、简单、简朴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企业或个人适度减低生产活动过程中碳排放量来达到集体总和碳排放的减少,达到保护环境,促进整个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低碳经济”从人类的实践活动出发,要求人类节约能源、绿色生产,简约生活。

三、实施“低碳照明”的途径。

人类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应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全的主体性原则不是把生产劳动视为掠夺环境,单纯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活动,而是应探寻自然多方面的价值,以自然为一个参照,不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最全面的联系。低碳照明应该以LED半导体照明为主导,大力发展LED照明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耗,提高发光率等。下面以一个LED照明灯具与普通白炽灯具进行简单的对比。

第一,宣传“低碳照明”。全社会动员起来,要使低碳照明的概念、内涵、措施、必要性、重要性深入人心。低碳照明,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消费水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使用节能产品,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在衣、食、住、行中体验低碳。

第二,低碳经济的任务应主要落实在企业。企业既要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又要大力推动相关技术创新,如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通过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创新,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低碳照明是企业实施低碳经济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淘汰高能耗的落后白炽灯,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节约能源,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三,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实践低碳经济及低碳照明。中国的能源结构中70%左右是煤炭,15%左右是石油,5%左右为天然气,水电、核电为1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50%-70%是由核电供应;现在的国家能源结构造成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中国的照明节能仍然是以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为代价;要实现中国的低碳照明还需要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总书记指出: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是保护环境,获得人类长足发展的必然途径。

上一篇:高校筹资渠道拓宽浅析 下一篇:借势中小企业私募债 创投谋求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