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三则)

时间:2022-09-28 10:07:51

之一:吃正在改变

过去农业社会,不管是“一种米养百样人”,或是“百样人吃一种米”,东方人的主食就是米饭为主;自从西风东渐,加上食物选择多元化以后,彻底颠覆了“吃饭”的具体含义。

吃饭不再是以米食为主,可能改吃面食,也可能只吃杂粮,甚至于只吃丰盛的佳肴;饮食习惯与方式也改变了,不再单纯吃饭配菜,吃菜配饭者,或是对于快餐情有独钟者大有人在,也不再单调地在家用餐就心满意足,变得随兴而为,四处觅食者比比皆是。

多元文化,多元变迁,变动之中,新鲜事日日推陈出新。对于喜新厌旧的人,着魔似的努力迎合、勾勒心中的美食地图,乐此不疲地奋力尝鲜;对于喜欢以不变应万变的人来说,怀旧兼念旧,加上习惯使然,择善而固执当然是免不了的啦!

乐于尝鲜一族,在信息传达迅速的今日,可真是一大福音,哪里有新铺开张,哪里有美食出炉,就往哪里进攻;东奔西跑,南征北讨,不辞舟车劳顿,硬是津津乐于此道。

至于我嘛,用餐的方式比较传统,正餐米食是首选,万不得已,为了果腹,面食也不反对;不过对于副食的选择,吃定了,就不想变换菜色与口味,就算是粗茶淡饭也无所谓。因为不挑食,也不在乎吃的品项,缺乏现代人尝鲜的主流意识;所以经常被家人数落,不懂得享受美食。

不管人家怎么说我,我对于正餐还是有所坚持,因为没有吃饭,就好像没有正式进餐的感觉;加上我用餐习惯定时也定量,以最简洁的方式日食三餐,方能以快乐情绪,赓续岁月的节拍。

吃的方式与来源,虽然正在改变之中,然而独钟于“吃饭”的我,变成是这个时代的“异类”。我虽然不曾做过调查,到底跟我有同样爱好者几许,不过我相信乡下人、执耕稼重务者,时时要付出体力,基于“人是铁,饭是钢”的铁则,三餐不吃饭,铁定力气不足,而且很快就会软趴趴。

小时候曾经与父母从事农务,深有体悟:肉可以不吃,饭却不能不吃。或许是生长环境的关系吧!一路走来,大环境虽然快速变迁,吃饭的习惯却怎么也改变不了。

由于国人吃的方式逐渐改变,对于米食不再是惟一选择,所以米饭需求量日渐萎缩。为了让生产过甚的稻米,拥有更多的出路,推展米食文化的力度势必要加把劲。除了鼓励多吃米食之外,更要运用稻米的特色,研发更多令人讨喜的产品,这样一来,农民辛苦付出的汗水才不会白流。

之二:一个便当

一个便当,解决一餐,一个便当,提供身体无限的续航力。因为它的便利性,供应了不习惯走进厨房的新新人类;因为它的多样化,满足了现代人一张又一张挑剔的嘴。

从小到大,吃过的便当,多数人不会牢记,也不曾细数;如果身在僻静乡野,饿到前胸贴后背时,更能深切体会出,便当是实质的救命恩人呢。

一个便当的价钱,大家所认同的,应该是50元左右。可是身处物价飙涨的年代,五十元的便当,虽然普遍存在,可是太过于阳春,对于靠劳力赚钱的朋友来说,的确是吃不饱。

阳春便当下肚,吃不饱也饿不死,这样的生活,谈不上质量,更没有品味可言。想要吃好一点的,或是想要吃饱一点,就得多掏腰包,于是乎“辛苦赚,舒服用”的结果,往往会造成入不敷出的窘困。

五六十年代,多数人罗列穷困一族,能够享用便当,可谓是天赐鸿福。当年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排骨便当,大约25元,菜色不错,分量也足够。时至今日,物价已经翻了数倍,便当的价钱,并没有大幅调整,想要吃好一点的便当,可能就需要多付一些银两了!

有钱人外出吃饭,多数会选择上餐馆聚餐,享受美食之余,成为时尚饕客,是他们的最爱。至于现代人吃便当,则是节俭的具体表现,因为在家用餐,如果人数低于两人的话,买便当反而比较划算。

现阶段大家共同的体会就是什么都涨,只有薪水不涨;共度时艰还不够,必须人人看紧荷包,才能度过一波接一波的寒冬。

一个便当的价钱,虽然只有区区几十元,不过大家却学会了抠门,能省还是要省。有人还自告奋勇,将日常生活俭约秘方,公诸于世,对于“省钱达人”,将每一分钱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容易赚到钱,是时下普世共通的遭遇,所以辛苦赚来的钱,只能花在刀刃上;在无法开拓更多的财源之际,只能节流,省吃俭用,才能安然度日,要不然,光是勒紧裤带,也不能解决“日食三餐”的燃眉之急啊!

常言道:“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尤其身处不景气的年代里,得看老板的脸色,哪敢奢望加薪,只要能够保住饭碗,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说真的,多数的人们,只渴求吃得饱而已。人生行吟至此,如果连这样微薄的心愿都很难达成的话,又怎能让人去实现远大的理想呢?

多数人在求学阶段,曾经用心构筑的理想图腾,没想到一踏入现实而残酷的社会旋即裂解,而且粉身碎骨。为生活忙碌,已经焦头烂额,谈什么雄心壮志,谈什么绮丽梦想,一切都在现实洪流中被淹没殆尽。

或许是时也?命也?运也?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今人则为一个便当卖命,说起来还真可笑。不管怎么说,人要知福惜福,能够多享用一个便当,也是一种福分,理当好好珍惜才是哦!

之三:便宜就是王道

前几天,与小女儿出外用餐,信步来到熟悉的用餐地点。拿起点餐项目单,毫不考虑就点选熟悉的品项,看到价目表部分,让我为之一惊,脱口而出:“什么时候涨价了?”

站在一旁的老板听到了,也慎重其事的回答我:“因原物料涨价,所以微调2元。”我没有多做表示,再仔细看一看价目表,不管主餐或是其他品项,一律调涨2元。

看来这波涨价潮,许多店家搭个“顺风车”,也是理所当然的啦!他们认为万一没有跟上涨价脚步,下一次自行调整,就会失去正当理由,所以趁着涨价热潮,戴着钢盔往前冲,完全没有考虑失去顾客的风险,只好硬着头皮拼了。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淡定”心情,就算再贵,也要填饱肚子。当我点好餐之后,选择全视角的好位置坐定,瞧见隔着马路的对面,有一家店,也是卖雷同的餐点,可以内用,也可以外带。

最让我惊奇的是,店家门口挂着一块大大的红布条,周年庆一律降价大优惠。醒目的字迹,不但映入我的眼帘,也牵动我想前往一探究竟的冲动。

我一边用餐,一边观察对面的店家,虽然烈日当空,长长的人龙,从没有停歇过。反观我用餐的地点,门可罗雀,就算有人经过,询价之后,有些精打细算的人们也宁可空手而回。

我用餐过后,与小女儿带着“求真”的心情,走到对面这家店,顺便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来到店家前面,他们热情招呼着,当我目睹新标示的价目表之后,一切便了然于心。原来该店贩卖的所有品项,一律降价5元,来回馈顾客多年来的支持。

我再观察店内,几乎座无虚席,里面用餐的顾客,虽然没有冷气开放,也心甘情愿地挥汗用餐。至于该店贩卖的餐点,也多数能够符合我们挑剔的嘴,于是我低头跟小女儿说:“下次出来用餐,我们就到这家好了。”小女儿明白我的用意,点点头,并且轻声说:“好吧!”

雷同的经营模式,也同样处于原物料上涨的时空,一条马路之隔,一边所有品项一律涨价2元,另外一边则全品项降价5元,身处万物齐飙的环境下聪明的我们,铁定认同“便宜就是王道”,谁会错过“选边站”的良机呢?

看来打着回馈顾客,用优惠价来实现抗涨的美意,最能让顾客体会到店家的真心。不但让消费者吃了“定心丸”,更让消费者愿意“口耳相传”,来回报店家的美意。

说真的,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不管处于什么时候,肯定是绝对的利多;出奇制胜的绝招,果然最能打动人心,也最具广告效益。想参与“捡便宜”的慧黠消费者,早已用最敏锐的触角,得到此项珍贵讯息,说什么也不肯轻易放弃,更何况“填饱肚子”的人生大课题,怎能“急事缓办”呢。

上一篇:“养眼”初体验 下一篇:滋身养体话蛇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