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炒明星婚变为哪般

时间:2022-09-28 07:34:51

前些日子,有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到北京约稿,点名要我写的一位知名颇高的影视明星婚变的专稿。据他说,此事在外地已沸沸扬扬,如果成稿,稿酬从优。

虽然我囊中羞涩,也不那么清高,颇受高额稿酬诱惑;虽然我是个娱记,在圈内已“趟”了10多年,但对此类热点新闻始终兴味索然,也只好望之兴叹了。稿子虽没应约,这一题目却萦绕于怀,不免生发了几点感慨。

就大多数人来说,婚姻乃人生的必经之旅,如今婚姻自由,既然有“结”,也自然伴之有“离”,但由于传统的影响、世俗的偏见,离婚对稍有脸面的人来说并不能算是风光的事。它确实不似换件衣服那么方便洒脱,但也不能否认它是现实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对此不该大惊小怪。明星们虽个个名声显赫,他们在舞台上的光辉形象值得人们崇敬学习,但他们的婚变并无普遍的指导意义和照此办理的参考价值。那些已铁了心,决意各奔东西的夫妇,当不会以明星的婚变做楷模的。

如果再纵观一下你的左邻右舍,不乏离婚之举,有的情节虽挺生动,有的过程也蛮曲折,但却很难收到青睐而落墨成章。只要明星们的婚变能独享殊荣,且与知名度的高低成正比。这些题材一直是娱记们钻营的热门,足足让一些大手笔们累了个手腕酸痛,如果谁有兴趣把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汇编成集,其定价必会叫人咋舌。不过,遗憾得很,类似的作品即使写得再哀怨动人,人们除了在旅途中闲得无聊权作消磨时间之外,谁也没想从中得到多大的启示与教益。

为什么明星们婚姻中的风吹草动,甚至风波未起就会引起轰动效应?说句公道话,这并非明星本人有意渲染“家丑”,也不完全是一些读者猎奇的偏执心理作怪,乃是一些“刀笔吏”舞文弄墨之功。难怪有的明星一提起这些事或是高声大呼“无奈”,或则就那么咬牙切齿。

我国目前法律上尚无隐私权一说,这是事实。但家庭纠纷,夫妻龃龉,仍属内部消息,两口子吵了嘴干了架,甚至抓破了脸总是隐匿再三。对于婚变,当事人更讳莫如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公之于众的,这成了国人的约定俗成。法院在审理一些离婚案时,或为顾忌双方的名誉,或应当事人的请求,尚且不公开进行,又何必把明星婚变的细微末节浓笔重彩披之报刊,闹得这些私情私恨家喻户晓,街谈巷议?

虽然明星们的职业是粉墨登场,今天扮张姓妻子,明日演李姓情人,这只是他们扮演的角色,逢场作戏而已。在台上他们可以尽情发挥,但在台下则有一定之规。即使出现婚变或次数比较频繁,只要不违法,这也是他们享有的权利,为什么一定要以文字记录,立此存照?当然,由于不少明星感情十分丰富,对婚姻质量要求甚苛,与常人相比,离异概率是要高出几倍之多,因此,难免招惹世人的非议和责难。对此,明星们并非充耳不闻,也非毫不在乎,我们可以进行善意的规谏,耐心等待,如果动不动则报刊上见,甚至添油加醋,那就不是与人为善了。

与普通平民百姓相比,明星们的家庭生活具有相当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不信你来个民意测验,有的人对本单位同事的婚姻状况很难说出一二三来,但对一些明星的婚姻情况却如数家珍。诸如他们孩提时代如何青梅竹马,青春岁月如何初涉爱河,又如何从相识相知到相恋。这是那些报纸,尤其是一些杂志趋之若鹜,竞相刊载产生的“普及效应”。

应该承认,即使昔日伉俪情深的伴侣,也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感情的变化导致婚姻的裂变。哪一对夫妇也难保证:洞房中的花烛长明一直燃到寿终,明星们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他们婚变的节奏快,感情上变异的反差大。往往那些反映他们夫妇如何信誓旦旦,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宏愿的报道墨迹未干;反目成仇,互相攻讦,婚姻早就潜伏着危机,一切似乎都有前兆的报道又赫然在目。是本来面目如此,还是捉刀人故弄玄虚?对此,在下难以考证,但从见到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些作者的生花妙笔信手涂鸦,随意杜撰之嫌,这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笔法在客观上愚弄了读者,也增加了明星们的舆论负荷。

在七零八碎的感慨一吐为快之后,笔者申明:本人并不一概反对用笔墨反映明星们的家庭生活,更非主张把他们的婚变视为。我只是感到任何事都应适度,即:“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如果内容无伤大雅。格调不落庸俗,多少给人以爱的教益,乐的享受,那么读者是会欢迎的。

上一篇:冷宏:神来之笔洇入唐宋烟雨 下一篇:别让时尚惹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