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校园大艺术教育的构建

时间:2022-09-28 06:53:55

试论高校校园大艺术教育的构建

艺术教育是指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知识的讲授和经典艺术作品的赏析以及学校各种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艺术教育是一种“养心”教育,其“养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二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三是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健康成长。校园艺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组建艺术社团,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以及参加各种艺术表演、艺术竞赛等,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鉴于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的目的要求,高校大艺术教育是指除艺术学科的教学和开展艺术表演、艺术竞赛等各种艺术活动之外,还包括利用课堂教学艺术、校园环境艺术和师生人际关系交往艺术等,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为构建高校校园大艺术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有效地开设艺术教育课程

目前高校的艺术教育,除清华、同济等少数高校开设必修课外,大多数普通高校艺术课程均设为选修课。

教学内容方面,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小学相比,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教师大多从艺术院校毕业,教学内容较多地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或评价标准深深地渗透在普通艺术教育之中”,存在专业艺术教材“压缩”使用。因为没有教材,有的教师授课时不免会兴之所致,更有个别教师“兴”口开河。

机构与师资队伍方面,多数高校设立了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拥有一定数量的师资,但学历、职称、层次都不尽如人意。有的高校没有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由于艺术教育不是主课,很多高校从事艺术教育的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分来的新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为确保艺术教育教学的实施,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办学特点,精心制订艺术教育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大纲,选编教学材料。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门设立艺术教育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合理的配置。

二、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是指在课堂专业教学中融入或渗透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它具有合规律性、创造性、审美性的特征。合规律性是指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和知识内在的规律,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互沟通取得最佳的效果;创造性是指课堂教学艺术的突出特点,只有创造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强烈地感染和吸引学生,取得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审美性指教学中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如语言艺术、板书艺术、课堂组织艺术、提问艺术等,只有当美发挥更大效益时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学艺术。如讲授《春江花月夜》,可借助乐曲《春江花月夜》或图片,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并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细心体味作者用语言营造优美意境,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艺术,除教师个体求进向上外,高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创造一系列条件,比如组织教案评比及优秀教案展览,举办课堂教学大奖赛、教学设计大赛,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堂教学,甚至外出学习观摩。对教学优秀者给以重奖,以激励他人向优秀者看齐,确实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巧。

三、组建各种学生艺术社团,开展系列艺术实践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高校校园大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高校对此都非常重视。

首先,在校团委的统一领导下,组建各种学生艺术社团,如交谊舞协会、艺术设计协会、曲艺协会、器乐爱好者协会、诗社、文学社、影视爱好者协会等等,由校团委统一聘请指导教师,并要求各社团制订章程,定期开展活动。

其次,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校内外艺术活动。活动的开展,要整体设计,形式多样,面向全体学生,使活动呈现计划性、普及性、针对性、趣味性等特点,让广大学生勇于参加、乐于参加,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校团委要对艺术活动作出统筹安排,学校各部门、各院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即便是每一项具体的文艺活动,也要作出活动计划安排,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确有成效。开展的艺术活动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多安排开展集体性的文艺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合唱比赛、集体舞、韵律操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艺术的陶冶。开展的艺术活动在充分考虑普及性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男女性别等特点设计安排,这样的活动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会更佳。开展艺术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体现出趣味性:一是选择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二是尽量采用竞赛的方式组织;三是改变以学生单一活动的局限,安排师生同台演出,或共建单位与学校同台演出,或走出校门,把活动举办到社区、乡镇、厂矿等基层去。

四、美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艺术的育人功能

校园环境是构成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学生的生理、心理情绪,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更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活动。一个干净、舒适、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使人心旷神怡,产生美的感受。它会给置身其中求知求学的学子们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方面,在大力建设教学设施的同时,重视校园环境艺术的建设,做到绿化、美化和亮化。时下,很多高校有了新校区,在校园环境方面,做到了整体规划,老校区也在积极的改造,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绿化面积增加,花草树木增多。白天,鸟语花香;晚上,灯火灿烂。

另一方面,要重视环境艺术的育人作用,强调校园管理。一要营造育人气氛。在相应校园的各醒目处,分别悬挂或张贴校风、校训和文明用语;在花坛、草坪中竖立刻有“成人成才”、“勤学”等带有劝诫性词语的石块、牌子等;在墙壁上悬挂革命英雄、历代名人等画像或名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真、善、美的教育。二是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教育和督促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不损坏花草树木和路灯,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和广播及校园网宣传校园内的好人好事,曝光和批评校园内的丑陋现象和行为,形成一种人人学先进赶先进,个个比学习比贡献的向上进取的校园氛围。

五、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既需科学性,又需艺术性,在交往中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交往效果,改善人际关系。

在校园内,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形成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性格以致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此要在校园内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致力于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建设。

总之,高校校园大艺术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等闲视之。

何敏、沈杨:江西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上一篇:高职学生“双考核”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促进性焦虑感”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