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技巧,变弱项为强项

时间:2022-09-28 05:47:55

巧用教学技巧,变弱项为强项

【摘要】在江苏省音乐统考中,有技法(声乐、器乐等)、视唱、练耳、音乐理论四大部分考试内容,而视唱、练耳、乐理又称之为“小三门”。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音乐统考 小三门 教学方法

一、“小三门”中视唱的教学

1.加强音程关系的训练。(1)起初的识谱、练唱。对于音阶、音程关系的练习是最重要的,音程关系是视唱的基础,我们都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起先,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跟着钢琴练唱基本的音阶、音程关系,从二度、三度到七度、八度,按照音高距离由小到大来练习。其实视唱,就是一个个音程关系的连续出现,所以,加强音程关系的练习是很重要的。(2)音程关系的构建练习。“音程关系的构建”,在我的教学当中,经常会这样让学生练习:不给钢琴提示,老师随便指出一个音,以此为起点,学生连续不断地往下按照老师要求去构建音程。例如:以小字一组的3为起点,往上构建纯四度到6,再从6往下构建纯五度到2,从2往上构建大六度到7……可以连续不断地任意构建,学生按要求唱出准确的音高。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音程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这种练习,也是解决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学生单独唱音程关系能唱得准,而在视唱中却找不到音高)的最好方法。

2.先五线谱入手学习。五线谱视唱,由于它是通过线和间来表示音高的,越往上音越高,越往下音越低,相对简谱来说,音高的直观感觉比较好,所以便于学生对固定音高的掌握。综上所述,我建议视唱从五线谱入手。

二、“小三门”中练耳的教学

1.音程性质听辨训练。(1)按某一种分类来听辨。对于音程听记训练,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听辨音程性质(音程名称)。音程性质的听辨可以按音程音高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来听,也可以按音程的协和程度来听,总之要按某一种分类去听辨,便于学生辨别、记忆。(2)听辨过程中注意音程之间的相互对比。在听辨过程中,还要注意音程与音程的相互对比,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记忆不同音程的音响色彩。例如:大二度与小二度,其和声效果,大二度显得更不协和,像是两口子在吵架,而小二度稍融合、静谧一些,像是刚刚谈恋爱的一对情侣轻轻依偎在一起。在钢琴曲《致爱丽丝》开头处,作者就巧妙运用了小二度音程。例如:大三度与小三度,其和声效果,大三度色彩更明亮、饱满一些,有种往外涨的感觉,而小三度显得比较暗淡、柔和,有种往里收的感觉,如果把大三度比作胖子,那么小三度就是一个瘦子。(3)把音程放到旋律当中。把音程放到一个很有特征或我们很熟悉的旋律中,通过旋律帮助学生记忆音程。例如:小三度,我们很熟悉的一首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开始就用了小三度(具体说应该是小三和旋的分解和弦)。例如:纯四度,比较铿锵有力,号召性比较强,我们经常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开始就用了纯四度音程。其实,当这些旋律学生唱多了,再加上自己的理性思考,当一个音程音响出来的时候,学生会无条件反射地把这个音程所在的旋律反应出来。总之,音程性质听辨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有效的听记方法,循序渐进地、潜移默化地训练。其,非一日之功就能解决。

2.和弦性质听辨训练。在江苏省音乐统考中,主要考三和弦。我们既要从他们的音响色彩去判断,又要从和弦的音程结构关系上判断。大三和弦色彩明亮,而小三和弦色彩暗淡柔和,增三和弦、减三和弦都是不协调和弦,增三和弦由于是两个大三度构成,听起来比较饱满且有种往外拉的感觉,而小三和弦由两个小三度构成,听起来是往里收的感觉。我们还是把和弦放到旋律当中去听辨,例如:小三和弦,我们比较熟悉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开始就是小三和弦的分解和弦。

3.节奏、旋律听记训练。(1)对于节奏听记,学生首先要把最基础、最简单的节奏型背记,每天必须去默写、背唱、听记这些节奏型,并且要求每个学生会击打这些节奏型。后期开始听记节奏时,学生要把每一条节奏能够在钢琴上弹出来,因为需要眼、手、脚、大脑要同时协作才能完成,所以,这样会培养学生专注的意志,提高学生记谱的能力,很多老师会忽略这一点,认为学生只要能唱得对就可以了。(2)对于旋律听记,我也简单说说自己的一些观点。学习之初,一定要学生背唱一些旋律性比较强的歌曲或视唱,同时,把背过的旋律去默写,以便提高记谱的速度与能力,这样,便积累一些音乐素材,有了素材,方到用时才能取材。

三、“小三门”中各科目的联系教学

上面我所谈到的视唱、练耳的教学,包括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乐理学不好,就会影响视唱的识谱,视唱学不好,就会影响练耳的听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性的施教,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串联所学知识,以便在高考中能灵活运用。

有句老话:问题很多,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希望我们战斗在高考一线的教师,能够不断地探讨、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以便从容应对高考中的万变。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汜水高级中学)

上一篇:城市初中学生校园欺负卷入问题的现况调查及分...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