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语言的大师

时间:2022-09-28 05:30:09

人人都是语言的大师

女儿开口说话的第一个词,是爸爸,我乐坏了。颇为吃醋的妈妈好不容易教会了她叫妈妈,她便管爸爸也叫妈妈,这下我哭笑不得了。直到上幼儿园小班,她说话还很不利索。这让我和她妈妈――两个语文老师,很没有面子,甚至怀疑当初是不是从医院抱错了孩子。

好在幼儿的需求总是那么简单和直接,她总是能用几个简单的词汇,配合丰富的手语和表情,让人明白她的意图。比如说,她需要她的动物玩具,便逼真地发出猫和狗的声音,然后模拟出抱它们的样子。这和我们象形汉字的起源是多么相似!在感叹人类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源于模仿的同时,我也只能庆幸,女儿总算不是个笨小孩。

可是,她很快表现出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语言创造力。

大概没有小孩不爱吃西瓜吧,她尤其爱西瓜对半切,抱着半个,自己拿勺子挖着吃。当我把西瓜一切两半,又要举刀落下时,她蹦出一句:“我要西瓜皮做碗。”必须承认,这是急中生智的最好表达,简单而又丰富。我有点吃惊地望着她:这就是传说中儿童的创造力么?

好戏接连不断。她第一次吃某一样东西的时候,第一口品尝完,煞有介事地说:“这味道好嘴熟啊!”用网络语言说,我顿时石化了:作为语文老师,我只知道眼熟、耳熟,至少我所知的是,我的女儿是用“嘴熟”的第一人!

前几天,我口腔不舒服,照着镜子说:“好像我的两颗门牙长长了……”她幽幽地冒出了一句:“老爸变异了……”顿时,家里爆笑一片。

好了,我是想借女儿的故事说:人人都是语言的大师。

至少人人都曾经是语言的大师。

因为,残酷的是,《伤仲永》的故事时时在发生。进入初中后,丰子恺会告诉你:“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鲁迅的《故乡》中那个儿时的小英雄闰土,中年就真真切切地沦落为一个木偶人。很多大师,最终败给了时间,与平庸为伍。这是为什么呢?

个中的复杂原因,留给大家慢慢去品悟吧。我非常推崇作家王开岭的一句话:“让灵魂从婴儿做起,像童年那样,咬着铅笔,对世界报以纯真、好奇和汹涌的爱意。”

用这个心态来拥抱语文,足矣。

我以为。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猫小姐”的花草“良缘” 下一篇:“圆脸女神”赵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