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青春期性安全教育

时间:2022-08-20 05:58:03

试谈小学青春期性安全教育

总理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要在少女月经初潮前、少男首次遗精前,把性卫生知识教给孩子们。”2007年3月,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首次将害和自然灾害、校园暴力等一起列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范畴。在家庭、社会对少年学生开展性安全教育严重缺失的今天,学校应加强性保护和应对害的教育。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当今的少年儿童大多生长发育得很快。据媒体报导,北京市1979—1980年女孩的初潮年龄是13.56岁,到1990—1991年间即降为12岁左右,现在有的女孩在10岁左右就来了月经。这个年龄基本上处于小学高年级。因此,提前给学生讲讲性卫生知识和有关害的知识,对学生生理保健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都会有好处。

一、了解自己

性教育专家戴耀红说:“小学生还未进入性荷尔蒙发育期,反而会更纯洁、更科学地接受性知识。”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除了可以引导他对自己的性别产生认同外,还可以通过教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来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知识。

1.我从哪里来

“我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孩子和家长。敏感的话题常常让年轻的父母因为尴尬而回避,甚至拿“垃圾堆里捡来的”“别人送到门外来的”“送子观音送的”等答案来搪塞孩子。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并不会因为家长的回避而消除困惑。孩子的一知半解,有的时候是很可怕的。有这样一则报道引发了我的思考:小华从同学家回来,路上一个男人强迫和她接了吻,她挣脱着跑回家,没敢告诉妈妈。过了十几天,该来的月经迟迟不来,小华慌了,听同学说不来月经就是怀孕了,她似乎感到肚子越来越胀。小华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最后,她下定决心吃了一瓶安眠药……多让人痛心的事呀!我们要尽量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知道,是男性的和女性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在女性的子宫里停留才会怀孕,并且经过近十个月的孕育,然后从阴道里分娩出来,一个小生命这才诞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体验到怀孕的辛苦,知道分娩的痛苦,在感悟中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爱,对生命的珍惜。

2.我变化了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速度加快,为了让高年级的学生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就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体的变化。男性表现为生须、喉结突出、骨骼粗大、声音低沉等;女性表现为乳腺发达、骨盆宽大、皮下脂肪丰富、嗓音尖细等。其中,女性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男性遗精是男性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发育变化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他们长大了。

二、保护自己

长期以来,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很少对儿童开展性安全教育,致使一些儿童遭受害的案件屡有发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大都羞于谈性,中国家长也很少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因此,学校就应肩负起性教育的主要责任,教育男、女学生学会预防和应对害。

1.知道什么是害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害是指加害者以权威、暴力、金钱或甜言蜜语,引诱胁迫他人与其发生性关系,并在性方面造成对受害人的伤害的行为。此类性关系的活动包括:猥亵、、、易、媒介等。也就是说,我们的隐私部位(游泳衣遮盖的部位)是不能让他人触碰的,包括自己的亲人。

2.预防害的发生

提高警惕,防范不怀好意的人,也要警惕过分殷勤的“好心人”。

不要到偏僻的地方去学习功课或玩耍。

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机动车、人力车或自行车,防止落入坏人圈套。

不去网吧、酒吧或歌舞厅,不轻易与网友见面。

与家长闹别扭时或心情不好时切不可赌气离家出走。

衣着要得体,不要过于暴露、性感。

有陌生人问路,不要带路;在生疏的地方向陌生人问路,不要让他带路。

对异性老师要尊重,不应对老师有过分亲昵的言谈或举动。

如果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给别人落下把柄,并遭到别人威胁时,不能听从他的摆布。

3.如何应对害

不同的骚扰者,就有不同的骚扰方式。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应对策略。

(1)防止害,首先要勇敢地、坚决地说“不”。比如在公众场合,遭遇故意抚摸或擦撞,千万不要退缩或不好意思,应该大声地叫道:“请你放尊重些!”声音越高,越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使侵犯者知难而退。

(2)女生要掌握一些简单的防身技巧。当遭遇犯时,如果盲目反抗,女生肯定不是对手,这正是女生容易受到犯的原因。这时就应该采取正当防卫,掌握防身术,避免害的发生。①抓住他的小拇指,向外掰。②用鞋跟猛踩他的脚背。③用弯曲的胳膊顶他的腹部。④大声呼喊,引起别人的警觉而协助报警。⑤用牙齿、指甲、拳脚等攻击对方的要害部位,挣脱对方的束缚,然后夺路逃跑。

(3)遇上强硬的歹徒时,可以用弯曲的膝盖顶撞罪犯的下身,或用手戳其眼睛。还可以假装顺从,让对方先放松,趁其不备,用木棒等其他物品击打他的要害部位,或迅速将其推倒,快速逃跑,并向周围的市民、警察或亲人等求助。

(4)在无法逃脱的情况下,一定记住“生命高于一切”,不能放弃活下去的信念,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身心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如在一例案中,受害人哀求施暴者戴。我认为这不是怂恿犯犯罪,而是在成为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设法把对自身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再如,有两个女生被罪犯曾某囚禁,她们想尽一切办法发出求救信号,包括在电视机里放纸条。放纸条的电视机在坏掉后,罪犯曾某拿去当废品变卖了。电视机修理工碰巧发现了纸条,两个女孩得救了。

4.受到害后马上报警、就医

有些学生在受到害后没有及时向家长或社会求助,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最后变得极度自卑、压抑、孤僻,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遭受性骚扰后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首先应及时报警,面对害事件,要克服忍辱负重的心态,尽快积极地寻求公安机关的法律援助,协助警方提取物证,争取早日破案,尽一切力量使罪犯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另外,由于犯的特殊性,受到侵犯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5.组织学生模拟演习

在平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习。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当小组中有一位同学遇到犯时,我们作为旁观者该怎么办;模拟演练犯发生时,机智、迅速地报警的程序和内容;模拟演练使用有效的防身术制服罪犯等;学生还可以交换角色,交流心得体会。模拟时应注意动作要点到为止。

三、自尊自爱

上海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懂得如何行使性权利,又不会造成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性教育不仅是为了避免受到伤害,其最终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自主地支配自己的身体,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保护,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因此,强化自尊、自爱和责任教育就尤为重要。我们要让学生能够清楚辨识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并有能力去掌控;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有的,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反应都是正常的。一切因性产生的不良后果,错误不在于性,而在于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应齐心协力让祖国的花朵在这花季中更绚丽地绽放。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倾听,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下一篇:外来务农者生存状况调研:出路在于开放农村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