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浅析

时间:2022-09-28 04:47:57

澄城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浅析

【摘要】文章从澄城水资源现状着手,从各方面提出对澄城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 可持续

一、充分认识澄城水资源现状

澄城县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县区之一,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6亿M3,人均水资源395M3,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4%,占全省人均水资源量23%,远远低于气象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人均年拥有量500M3绝对缺水线。就澄城县的经济结构布局来看,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北部明显优于比较贫乏的中部及南部,但中部人口稠密,厂矿企业、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分布在中部及南部,是县域经济的发达区,因此水资源的紧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配置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有可能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澄城县水资源管理工作应该立足于水资源贫乏的县情,认真研究解决水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突出节水灌溉重点,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农村饮水安全、兴水治旱、防洪保安、改善水保生态环境为突破口,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1)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和河道堤防建设,完善防洪保安体系。一是组织市县水利专家对全县中小型水库进行普查,根据运行和淤积情况对部分小型水库进行报废和降等使用。富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现已投入使用,对其余排查出来的病险水库要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进行除险加固,对在建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狠抓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以早日摘掉病险水库的帽子。二是争取洛河流域的五条支流澄城段堤防工程早日立项建设(县西河堤防工程已于2013年开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保证河道防洪安全。三是制定并完善水库和防汛重点河段防汛预案和防抢撤方案,落实责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完善防洪保安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水资源安全。

(2)加强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保障城乡居民群众饮水安全。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五一水库调水及水源补充,温泉供水工程挖潜改造,确保县城供水,首先保证城区自来水水源,促进城区经济社会的率先发展。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按照“规划到卡、按卡实施、实行报账、建成消号”的原则加大筹资力度,建设水源可靠保证率高水质良好的城乡供水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末使全县42万城乡居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全面解决城乡群众饮水安全。

(3)实施低压输水暗管等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用效率和效益。在全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理清“渠道防渗化、井灌暗管化、大田喷灌化、果蔬微灌化”的节水灌溉工作思路,依托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增效,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在全县石堡川、抽黄等大中型灌区普及渠道防渗灌溉;在纯井灌区普及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果蔬微灌;在北部和沿山地带积极发展集雨窖灌和田间喷灌、渗灌,使全县的节水灌溉面积在"十二五"末增加10万亩,使节水灌溉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在项目实施中,以节水灌溉工程为突破口,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使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达到节约利用有限水资源的目的。

(4)加强水保村、淤地坝等生态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以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村庄为依托,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统一规划,工程、林草、耕作措施优化配置,依靠大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建设县城周边绿色屏障,同时以北部山区为重点,积极争取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等水保生态项目;争取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km2,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增强北部山区水源涵养能力,逐步促进区域水环境的改善,实现水资源持续补给保证。

(5)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设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以贯彻实施新《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法》为契机,按照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水行政管理力度,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做好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优化配置工作,促进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6)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建设投融资体系。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项目资金有保障,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有规模。项目是争取国家投资、吸引外资、利用信贷和民间资金的载体。一是要努力争取各级财政支农投资,完善项目储备库,以扎实细致的项目前期工作,赢得项目争取的超前性和主动性,力争使每年争取的水利建设财政资金持续投入,而且有保障。二是积极参加各种经济、贸易洽谈吸引利用外资,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筛选部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利经营性项目,比如出让城乡供水工程的经营权,建立灌溉公司等吸引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争取信贷资金。三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步伐,调动农民群众筹资兴建机井、塘、窖等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小工程、大群体”的思路,采取“五自”机制,增强水利建设投资规模。

三、成立水政综合执法大队,保障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加强全县水行政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澄城县水政综合执法大队,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贯彻执行为重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会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行政,促进全县水利事业上台阶、跨越式发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之,搞好水资源管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需要各级水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和帮助,保护好、利用好这一有限的“命脉”资源,是它支持我们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上一篇:浅谈基层教师业务档案管理 下一篇:浅谈如何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