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文献资料秘密大转移

时间:2022-09-28 04:42:45

鲜为人知的文献资料秘密大转移

1947年3月,撕毁停战协定,命令胡宗南率30万大军进攻延安。中共中央及时提示:“战争的胜负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有生力量的增长或削弱,在于革命力量的保存或丧失。”说:“存人失地,地终可得,存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根据党中央、主席的指示精神,驻扎在延安的各机关、厂矿、部队、学校有步骤有计划地实行战略转移。

在各单位撤离延安之前,党中央办公厅组织专人,将存放在延安的所有文献资料收集起来,秘密转送到晋绥边区安全地带,为党和国家保存了一批极其珍贵的文献财富。

一、同志们将所有文献资料伪装成衣帽、服装、被褥和杂物,抽调50多头骡马,秘密转送到临县三交镇

延安是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首府所在地,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走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以后建立起来的革命圣地。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建,积累了许多文献资料,其中有党中央、中央军委、人民团体给各抗日根据地下发的文件、指示、公报;有各地区给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请示报告、工作总结、书信往来;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起草的电报、公文草稿;还有、、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书写的诗词、书稿……经过十多年的积累收藏,满满当当存放了几窑洞。

中共中央在转战之前,指示中央书记处任弼时负责收藏工作,责成杨尚昆、曾三等人具体承办收藏事宜。任弼时召集中共中央办公厅、军委机要科、总参、总政、总后、中组部、和各人民团体负责人,组成中央文献资料管理委员会,抽调30多人通宵达旦,日以继夜,收藏文献资料,把党中央和各单位保存的所有文件、档案、书报、刊物全部收集起来,整整装了90多箱。把重要机密文件装在铁皮箱子里,一般文件装在木头箱子里。箱子不够用,就打包成软件,由曾三负责转运。

为了安全转运,同志们将所有文献资料伪装成衣帽、服装、被褥和杂物,抽调50多头骡马,夹杂在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物资转移大队中,从延安起运,途经陕北延川、清涧、绥德、米脂、佳县,秘密转送到临县三交镇,保存在中央后委的库房内。

二、曾三感到三交镇紧靠黄河东岸,目标大,恐怕树大招风,又将档案转移到兴县曹家坡行政村所辖王家会、刘家曲两个自然村

中共中央在撤离延安之前,一分为三,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转移:由、、任弼时、等人,组成中共中央前方委员会(简称“中央前委”),率领中央机关,转战在陕北大地,和胡宗南进行周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由刘少奇、等人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工委”)转战河北省平山县,指导日常工作;由、杨尚昆等人组成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中央后委”),转战吕梁山区,在临县三交镇建立了大本营,将中央各机关储存的战备物资、器材、粮食等转运到三交镇。

由曾三护送的中共中央文献资料工作队驻扎在三交镇,感到不太安全,因为中央后委人员多,目标大,又且紧靠黄河东岸,恐怕树大招风。于是和中共晋绥分局协商,建议提供一个安全地区,保存文献资料。经过实地勘察,最后选定在兴县曹家坡行政村所辖王家会、刘家曲两个自然村。

王家会、刘家曲相距几里地。这里四面环山,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一般不易被敌人发觉。对于储存文献资料比较安全可靠。曾三组织专人,在王家会、刘家曲占用了老百姓的9间民房,将90多箱文献资料分别存放在4孔窑洞中(其余5孔窑洞由护送人员居住)。为了防潮、防虫,他们将所有档案箱用砖头垫起来,下面铺了石碳、白灰,外面进行了伪装,派专人轮流看管。

1947年4月2日,刘少奇、率中央工委从延安转战西柏坡,在临县三交镇听取曾三关于文献资料转移情况的汇报,指出要扩大保护范围,和当地政府配合,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敌特破坏,确保所有文件不丢失不遗漏。

三、由曾三率领的中央文献资料护送工作队,实行第三次战略转移,直至1949年中央文献资料委员会进驻北平,所有文献资料全部移交中央档案馆保存

为了保护中央文献资料安全存放,曾三建议:“要中央文献资料护送人员参加当地工作。”经中共晋绥分局研究批准,任命曾三担任兴县第三区(康宁镇)工作团团长,其他人员分别但任曹家坡、王家会、刘家曲等自然村工作组长。他们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反封建、反剥削斗争,进一步摸清当地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并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分别有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以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曾三住在康宁镇,发动群众,开展运动;同时,指示文献护送人员负责整理文献资料。工作人员将文献资料分甲、乙、丙、丁四类建档立案,便于存查利用。

甲类文件包括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机密文件,如会议记录、决定、指示、中央领导人的手稿、电报等。这类文件为数不多,但很重要,是文献中的精华,确定按件归档装箱,指定专人保管;乙类属于机要文件,包括各根据地给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汇报材料,巡视调查报告,有关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各地党组织建设情况……这类文件内容多,份量大,需要重点管理,妥善保存;丙类属于一般性的文件,包括军事情报、公文信件、经贸帐目、公开印刷的图书报刊,有《向导》、《前进》、《解放日报》、《军政杂志》等,这部分文件数量最多,除每份保存5件以外,其余就地销毁,以减轻收藏重量;丁类有党、政、军各机关、各人民团体的宣言、传单、标语、口号、布告、条例等,还有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各国签订的条款、协定、经贸往来。这类文件为数不多,但内容重要,需认真疏理,妥善保管。对于整理出来的文件,全部立档归案,编写目录,便于参阅和存查。

1948年3月,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党中央决定:中央前委除留、等人负责指挥大西北解放战争以外,、、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挺进晋察冀边区,和中央工委会师,共同领导全国解放战争。随后,中央后委撤离晋西北,向河北省平山县转移。

由曾三率领的中央文献资料护送工作队实行第三次战略转移,将存放在王家会、刘家曲的所有文献资料,责成晋绥军区后勤部运输大队转运,派警卫部队护送。途经兴县、岚县、静乐、忻州,翻越五台山,进入河北省平山县。到了西柏坡,将中央文献资料护送工作队安排到东柏坡,中央机要室驻北庄,中央组织部驻南庄。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以后,中央机关先后撤离西柏坡,向北平转移。中央文献资料委员会于同年5月进驻北平,将所有文献资料全部移交中央档案馆保存。至此,鲜为人知的中央文献资料秘密大转移,画上了圆满句号。

上一篇:韩国因“术”而亡 下一篇:科技体制改革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