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之我见

时间:2022-09-28 04:10:30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之我见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内容及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和复杂的过程,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应始终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既要严格控制又要适度,要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工期、造价三者的关系,只有在质量合格、工期合理的前提下造价控制才有意义。

1 建筑工程造价的内容

工程造价主要包涵了材料的成本费用、工人的工资、设备的费用等,另外在工地的架设和保险的提供也包含在其内。其中的材料的费用是施工所用的原材料以及施工必不可少的工具设备,而设备主要就是指接械的车辆或者工具,例如吊车或者混凝土运输车等,还有就是劳动力,指的是人力资源。而施工阶段的成本与上面的房建工程成本大同小异,二者并无直接的区别,因此,建筑工程的造价主要涵盖了各项建设施工所支出的费用。

2 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

工程造价控制应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在保证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金,将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的投资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最终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2.1 全面成本控制的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即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成本控制。全员控制要求责任网络和经济核算要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班组、每个人身上。

2.2 动态控制的原则。造价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要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

2.3 目标管理的原则。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执行,检查目标执行效果,评定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体系。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并且越具体越好。

2.4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造价控制活动中各部门的责、权、利,定期检查和考评,做到奖罚分明。

3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措施

3.1 投资阶段

投资决策关系着建筑工程投资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最后的工程造价的大小。工程造价的多少,应该是在投资阶段把资金、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投资相加,总额巨大。所以,建筑工程在投资阶段需要积极关注成本与规模这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建设单位在这个环节上的决策会给后面的建筑施工投资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建设单位要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资金、材料、技术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一般要先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分析,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同时,对工程项目建成以后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的预测。

3.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设计,在对建筑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在于设计。统计表明:在初步设计中,在技术设计中,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都会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因此,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设计时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作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这是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投资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重要措施。限额设计能有效地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提高设计质量,扭转投资失控的现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要善于运用再价工程理论,在保证建筑产品功能一定的条件下,优化设计方案,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工程设计在方案选择、工程选材、结构选型、设备选型、施工设计等方面能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工程造价。

3.3 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时间长、工序多、工作复杂,各总包、分包单位交叉施工,该阶段的造价控制相当艰巨复杂。除招投标确定的工程造价外,还将发生图纸会审、设计修改与变更、现场签证等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这个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严格控制造价,实行动态管理,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发生。

3.3.1 重视图纸会审,控制建筑材料、设备费用。虽然施工图文件设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由于一些细节还有不完善,可能出现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甚至造成事故的情况。在工程开工之前,应由设计、业主、施工方进行图纸会审,把工作做细。把建筑与结构不符、施工技术不可行、各专业之间矛盾等问题处理在施工进行之前,把损失降到最低。减少设计变更,慎重进行现场签证。一般来说建材、设备费用占工程造价的2/3 以上,而材料价差在工程价款调整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对材料等进行认价时,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再科学确定价格。

3.3.2 增强造价控制意识,实施动态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造价控制人员要掌握工程总造价全局的情况。对每一事件的处理,都要提出有依据的处理方案及预算,分析工程的技术因素和造价因素后进行科学决策。发挥建设单位的主导作用,加强技术人员与造价人员的配合,强化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造价控制。对工程进度款要严格把关,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支付,不超付、不早付,及时扣回预付款,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

3.3.3 实施过程跟踪审计。工程审计不仅是了解审计金额的多少,而是要通过审计来发现投资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促进工程投资管理的完善。在工程跟踪审计中,审计内容是设计变更方案的选择及工程量、预算的确定,洽商的合理性及其工程量、材料认价进度款有无早付、超付现象等。通过对工程总造价调整的细节上的监管,避免浪费和造价的增加。

3.4 加强对工程预结(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

要根据工程预结(决)算环节比较混乱的实际,切实加强对工程预算的指导,做好预算及定额、取费标准、设备及材料价格的管理,按照经济法规,对报批的预算严格进行审查,对已批复的工程投资及工程实施中的经济活动进行跟踪监控。要定期有关预算编制的各种信息,以满足预算编制和管理的要求。要把预算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经常组织工程预结(决)算的检查。

3.5 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是全面检查和考核合同执行情况及投资效益的最后环节。竣工决算审计是造价控制的最终防线。对已进入施工过程的跟踪审计,决算审计非常。实行基建部门初审和审计部门终审,对工程决算的真实、可靠、合理进行审查,可避免不应列入基建支出的费用混入建筑成本。在总决算中,要注意变更、洽商、签证、招投标中分部分项交叉时,出现重复计算的现象。要重视对决算编制依据进行审查,包括施工合同及协议、套用定额、价差计算方法、工程价款调整方式、变更洽商签证以及是否与相关的工程量计算相对应、决算的取费标准等内容。进行工程量审核,必须重点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要求,量数额的准确性。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任何环节都缺一不可。为了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只有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才能达到目的。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孟海英.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2).

[2] 王小红.浅谈建设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J].民营科技,2011,(11).

[3] 刘顺英.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2,(12).

[4] 仝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5] 杨露.试论新时期施工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上一篇:探究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