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

时间:2022-09-28 03:24:27

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

摘要:近年来, 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得不到相应解决,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笔者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策略等方面对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因此, 必须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有效的为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提供了技术依靠, 保障了环境质量,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 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国际化背景下, 把握机遇,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 从而为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

环境监测技术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环境污染物进行监测, 并且在环境保护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环境在监测技术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从早期的表面环境监测发展到现代的遥感监测到卫星监测, 有效的保障了我国环境质量,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与发达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还有待于加强。

1.1实现了自动化监测

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环境自动化监测。 在早期,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 对环境监测只能做到取点监测, 不能做到全面监测, 环境的监测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同时工作效率也不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监测,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 处理、 传输已实现计算机化, 并应用多媒体技术编制环境监测报告,能够有效的保障了环境质量,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决策。

1.2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更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财力在环境监测工作中,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标准化的检测系统, 能够对环境的各个领域进行实时监测, 做到智能化监测。 随着环境监测系统不断的健全,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有效的提高了我国环境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环境监测设备科学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部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为我国环境监测提供了充足的设备, 而且设备性能好, 有效的提高了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在传统的环境监测过程中, 受到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 我国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得出的数据大都是人工进行分析计算, 工作效率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我国环境监测设备中,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避免了人工的繁琐操作, 有效的保障了工作效率, 为我国环境质量监测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在国内的环境保护领域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可是与现实要求和国外的技术水平来比,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1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能力较弱

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在某些方面还很薄弱,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个别数据和特别环境上,测量数据并不十分准确,还存在一些误差,很多仪器设备需要国外进口。如噪声监测自动化水平较低,与国外和国内大气、水质监测自动化程度相比差距还较大;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应急监测技术较为零散,应急监测还未形成体系;便携式应急设备也有待完善。

2.2环境监测技术的人员结构不合理

我国从事环境监测技术的人员结构不合理,由于种种原因,环境监测机构专业人才难进入,工程师和教授所占据的比例并不多,拥有高中技术职称的人员较少,多数人员还仅是普通技术人员,对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

2.3未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实验室

在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中,很多都来源于大学的学科研究,还有一些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实验室。环境监测的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一些环境监测仪器技术档次低,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不能适应环境监测发展需要。因此,成立专门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实验室很有必要。

2.4环境监测系统技术的投入较少

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并不多,而用在环境监测系统新技术研发方面更是欠缺,故需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系统技术的财政支持力度,在环境监测系统技术的应用和研发上,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

2.5某些基层县级环境监测站大型专用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

由于某些基层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足,或相关企业较少,或监测站房建设不够,导致上级环保部门按三级站标准要求配备的一些大型专用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有闲置的情况,更有一些仪器设备几年都未拆封开箱,没有形成监测能力,造成很大浪费。

三、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策略

为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增强环境加测能力,可采取一下策略:

3.1采取新的管理体系

环保监测系统建议能采取直型条管的管理体系,从上到下统一管理。这将便于全面推动环境监测部门整体能力的提升,以免地方政府由于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或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使环境监测工作受到影响。

3.2鼓励人才引进

应鼓励引进专业对口的环境监测高级专门人才,制定有利于专业对口的环境监测专业人员进入的制度,真正让有志于环境监测的人才能够顺利进入环境监测系统。

3.3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

现在,环境监测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少经费以及经费不到位,将影响监测工作的运行。为此就需要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紧密联系,从财政年度调拨预算和经费以此支持环境监测工作。应争取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保障监测能力建设资金投入,及时更新重要的仪器设备。3.4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机构加强生态监测及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研究

我国很多有机污染物还没有成熟的监测方法,有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测技术复杂,时间长,费用高,很多监测技术来自国外。这都严重制约我国相关污染物的防治工作。因此,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机构很有必要。

3.5仪器设备方面

目前应重点开发的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在线类仪器、便携式仪器、各类自动采样器、快速测定仪、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监测仪等。完善仪器设备共享制度如今,很多大型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成本并不低廉,且标准性、专业性较强,且功能多样化,特别是针对一些基层监测站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等实际情况,有必要推广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式共享制度,就能让先进仪器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可以实现在跨区域内高科技仪器共享协作。如果商检、卫生防疫、水利、水资源等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就可以大大提升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环境监测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使其能更准确、全面、及时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规划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小英, 魏文德. 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J] . 现代商业, 2012( 26) .

[2]但德忠.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J] .中国测试技术,2005( 05) .

上一篇: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使用后评价(POE) 下一篇: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