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的外国建筑史教学

时间:2022-09-28 02:12:22

基于历史文化的外国建筑史教学

摘要:本文结合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教学现状,指出外国建筑史教学中容易忽视历史文化背景介绍的问题,重申历史文化背景介绍是学生理解、掌握历史建筑“灵魂”的关键,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历史文化;教学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observes the contents and status of teachings of overseas architectural history in China, and notes the usual problem in the neglect of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problem. By re-iterating that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context is the key to appreci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spirit” of historic architecture, this essay proposes some proven education methodologies.

Keywords: Overseas Architectural History, Historic Culture, 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国外建筑的重要课程。历年教材基本采用按风格分阶段介绍的方式,以各国纪念性建筑为主要类型,以欧洲建筑为主干。章节以案例形式展开,围绕着四个“W”进行,即这是什么(What),在什么时候(When),在哪里(Where),什么原因(Why)[ 卢永毅. 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历程——访罗小未教授[J]. 时代建筑,2004(6)],其中以What(即每一建筑案例的三度空间形式)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这样的教材编排方式奠定了外建史教学的基础,使外建史的教学停留在有关静态“类型”和静态形态学认知的阶段,使整个建筑历史变为一种风格目录,那些优秀纪念性建筑被消解成各种不同的符号——平面、立面、柱子、檐口、山花、装饰、拱券……,被现象化成一套套没有时间的母题,学生们可以把这些符号和片段当成一种外衣来装扮他们的设计作品,但这种没有深刻理解形式叙述背后意涵和原因的借用,即便在公众中间产生出某种意义的联想,但作品本身依然是没有灵魂的拼贴。

当然,现行的外建史考虑了历史对建筑认知模式发展的影响,在每章节前有围绕着Why展开的历史简介,然而这种背景介绍主要聚焦于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关于宽泛,缺乏针对性。而真正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对那些隐藏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建筑的平面、立面、装饰后面的深刻语意的历史文化诠释,是展现建筑与社会文化间互动的历史。如从原始时期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纪念性建筑的类型大多与有关,它们更多的是与宗教变化、思想信仰变化、仪式的变化密切相关,是一种将信仰体验有形化、仪式化、叙述性表达的艺术。当时设计者试图让所有接近和走进建筑的人(无论是传道者、君王,还是信徒、民众)都寻找到“被感知到”的体验。这些体验进一步转化成表意性结构,这些结构就是那种被历代居民所理解、传承的,拥有灵魂的建筑模式。当然这些模式也反映了设计者和建设者们是怎样认识他们工作,并怎样将他们的工作理性化的。因此,不涉及变化、仪式变化以及与这些变化相对应的历史都难以使学生理解形式背后更深的内在,无法使学生触摸到影响那些国家居民灵魂的 “活”的力量。

因此,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此前的建筑以信仰类纪念性建筑为主),笔者更注意对各种文化世界图景、以及图景的介绍。因为当时的设计者想要为民众的信仰体验提供某种结构,使居民可以从中“阅读”出某种意象性,即在建筑中表述影响设计者和体验者的世界图景或图景,而这些影响着建筑平面、立面、装饰等的或世界图景才是建筑关键。

例如南亚和东南亚的古代建筑设计者将他们的精力与创作一直放在对曼荼罗图形或宇宙图示的表现上,因为在他们看来 “曼荼罗”就是“含藏宇宙本体”者,这种世界图景源于古印度的太阳崇拜和生殖崇拜,后分别由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等继承[ 吴庆洲. 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0]。所以,曼荼罗成为东南亚建筑学的中心主题,而不太重视建筑结构的创新,整个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印度教建筑的平面都是在“曼荼罗”信仰的影响下生成的。所以在介绍印度、东南亚建筑之前,曼荼罗成为重点介绍的背景知识。

首先要介绍曼荼罗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所含的世界图景,然后介绍这样的世界图景对建筑的影响。如同心结构的曼荼罗有方、圆、方圆几种形式,其中圆代表运动、因果、时间(图1)。在印度,运动和时间都是不明确的,因此圆是阴性的象征,代表地球,象征世俗世界[ 吴庆洲. 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8]。在佛教的传统中正好倒过来,圆成为天球的象征,正方形成为地球的象征,因此在佛教的象征性建筑中经常使用圆形,如桑奇大窣堵坡(图2)。正方形曼荼罗是明确、不变之意。一个正方形尽管它的尺寸可大可小,但其轮廓总是一样的,它不像三角形,其轮廓可以改变。因此,正方形曼荼罗成为印度建筑首选的形式,它象征着次序、不含糊的形式、男性、天球和绝对,象征神灵世界[ 吴庆洲. 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8]。正方形在印度被认为是阳性的图形,印度教的圣殿或胎室通常是正方形的轮廓。在南亚、东南亚遗存的佛教、印度教寺庙中,一般使用方形曼荼罗作为其平面设计的依据,通常是一个大方格图形,其中以交叉网格线划分出许多小方格。这种在中心方格周围安排小方格的图式代表神灵的世界,是同心宇宙组织结构图案的反映。最典型的是64 格分划的曼杜卡曼荼罗(Manduka Mandala)(图3)与81格分划的帕拉马萨伊卡曼荼罗(Paramashayika Mandala)(图4)。这两种曼荼罗都是印度教教义的反应,印度教既是多神崇拜的宗教也是一神崇拜的宗教,他们主张“我主创诸天”,即我主(梵天、湿婆、毗湿奴)就是一切其他天神,由中央的梵天大神及围绕其周围的诸神表示。反映在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印度教建筑中就是不仅突出胎室或主塔殿,而且将主神所创的“诸天”通过门、附属小室或其他附属塔殿展现,这些附属小室或塔殿供奉的次要神像,呈几何形式规则的围绕着中央的塔殿,形象地反映了“我主创诸天”的印度教教义,如以曼杜卡曼荼罗为平面的吴哥巴肯山殿(Phnom Bakheng)(图5),以及以帕拉马萨伊卡曼荼罗为平面的吴哥巴扬寺(图6)。

在介绍完曼荼罗图式及其曼荼罗对南亚、东南亚传统宗教建筑的影响后,笔者在课堂设计上进一步介绍了印度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设计作品博帕尔议会大厦(VIDHAN BHAVAN)和斋普尔博物馆,解读曼荼罗图式及其南亚传统建筑对于南亚现代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加深学生对查尔斯.柯里亚作品的理解。

图1圆形曼荼罗 图2桑奇大窣堵坡(图引自

(/india)

图3曼杜卡曼荼罗 图4帕拉马萨伊卡曼荼罗

图5巴肯山殿平面 图6巴扬寺重点区平面分析图

做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对建筑的认知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尝试将课堂的理解融入到实践之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所学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过VRML( V irtual Reality Mode ling Language,即虚拟环境)模拟建筑及其历史环境,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空间环境,并要求学生模拟仪式过程,分析仪式对建筑布局、空间塑造的影响。其次,设置开放、互动的讨论环节,让学生提前分组准备不同风格建筑的背景资料(包括社会、宗教、经济、技术、建筑师等),以ppt或视频动画的形式在课堂展示、分析这些背景对建筑的影响,然后教师总结、阐述关键,并进一步提出更深入地问题以备学生课后思考。再次,注重相同类型建筑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对比,如将基督教堂与中国寺庙对比,将印度的印度教建筑与东南亚的佛教建筑对比,将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对比等等,在比较中体验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如何导致相同类型的建筑在形制上所产生的巨大差异。

总之,因为这些优秀的历史建筑不仅是为遮风避雨而造,更是为心灵而造。所以,为了让学生读懂建筑中不同层次的表达,在教学上就要像剥洋葱一样楔入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或世界图景,让学生关注建筑与历史文化、间的互动,让他们不仅仅记得风格、符号,而且理解形制背后那些“活”的灵魂;不仅仅将这些建筑看做空间视觉艺术的中心,而且认识到一切建筑形制都生长自一种习俗和信仰体系,认识到所有优秀建筑作品都因与文化间的互动而源远流长。

【广西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人才小高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03035)】

参考文献: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罗小未.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谢小英. 神灵的故事——东南亚宗教建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吴庆洲. 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上一篇:论铁道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下一篇:对建筑工程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