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宝宝会记得什么?

时间:2022-09-28 01:57:58

3岁前,宝宝会记得什么?

3岁前的宝宝是有记忆的!

宝宝长大以后一辈子记在心灵深处的是什么?

专家告诉我们:宝宝记忆的内容有着明显的情绪色彩。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少了温暖而亲切回忆将会是什么后果?

心理医生说,在成年的心理障碍患者心目中,父母多半是坏人,他们的童年记忆常常是那么的不堪,充满痛苦。

很少有父母会故意给孩子一个痛苦的童年。

人对人的伤害也不会都是有意的。

父母的责任并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努力编织和孩子共有的美好记忆,让宝宝的记忆里多一点安全、温暖和快乐,这是父母更重要的职责。

编者的话

说说婴儿的记忆力

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王桂岐 周念丽

3岁前的宝宝有没有记忆力?他们会记得3岁前发生的事情吗?

首先,这种说法本身的逻辑就是不正确的。

3岁前的宝宝有没有记忆力,与不记得3岁前的事情是两件事情,或者说我们会记不得3岁前的事情并非是因为3岁前的孩子没有记忆能力。事实上,3岁以前的宝宝绝对是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们在医院打过一次针以后,即使事隔了几个月,再次来到同样的环境中,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号啕大哭,这就是3岁以前宝宝有记忆力的表现。

其次,会产生这样的说法和疑问,原因在于人们一直困惑于“为什么3前的记忆没有被保留下来”。的确,我们很多人都有“幼年健忘”现象。

幼年健忘

关于“幼年健忘”,学界有多种解释。

有人认为,幼年期人的大脑发育不完全,新旧皮质的不同发展程度和主导方式,导致了这个时期的部分记忆无法提取。

有人认为,儿童的记忆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密不可分,人的最初记忆代表着他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了(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的描述)。而大多数人都要在大约3岁以后开始,才出现社会性萌芽。在此之前,儿童还没有将自己与世界完全分离开来,也就不会以自己为主体去保存影像或声音,因此,记忆也就无法提取了。

虽然说法很多、理由也有多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3岁前的记忆并没有全部被遗忘。最有力的例子就是,我们在3岁前学会的语言并不需要在3岁以后再学习一次。同时,研究也证明,这些记忆也可能在特殊条件下重现,如刺激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时候或催眠状态下。

3岁前宝宝的记忆发展

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过往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

3岁前宝宝记忆的发展与其言语、思维发展密切相关。言语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得宝宝能够对他看到的影像和声音进行抽象概括,从而使记忆的内容更加深刻,记忆的范围也更广。

记忆能力,也是宝宝言语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如果记不住,也就没有了说话的素材,思考的原料,所以说,记忆是宝宝认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会影响到后期高级思维能力如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新生宝宝的记忆力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或者说“条件反射”),这就是原始记忆。

科学家的实验:

给新生宝宝反复听一个声音,当另一个新的声音加入时,他会对新声音产生不同的反应,如吮吸或心率加快等。这表明新生宝宝对经过反复呈现的声音,已经能记住它了。

爸妈的体验:

亲手照料过新生儿的人都知道,宝宝会记得最亲近的照料者(特别是母亲)的体味、声音和皮肤的触感,受到惊吓的新生宝宝会往母亲(或者其他最亲近的照料者)的怀里躲藏,以期得到安慰和保护。这说明新生儿期间的宝宝便会发生记忆行为。

逐渐提升的记忆水平

有妈妈说,我家宝宝的记忆是不是有问题啊,他太容易遗忘了。奶奶离开了几个星期,再回来时宝宝竟然会有陌生感了。

宝宝的记忆水平,是随着他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而不断成熟的,无论是记忆的量或是质都会得到提升。

记忆量的发展可以从记忆范围、记忆广度和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等方面来衡量。记忆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宝宝会逐渐地由只记得一天前的事情,发展到记得一个月前的事情;从只记得事情的一部分,到全部记得。

记忆质的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态度、记忆方法、记忆内容(形象记忆、抽象记忆)和记忆正确性的发展。宝宝会由最开始的刺激反应式的记忆,发展到联想式的记忆;由只记得具象的玩具,发展到记得妈妈曾经讲过的一个抽象的道理或故事等。

说一说宝宝的“去习惯化现象”:

多次给宝宝呈现同一个声音或物品后,宝宝会对这个刺激物的出现表现出已经习惯的状态,这个过程就是习惯化。习惯化后,再给宝宝呈现另一新鲜的声音或物品时,宝宝会对新的刺激表现出更加兴奋和关注的样子,这称为去习惯化。

去习惯化现象的发现,解决了由于小婴儿没有口语表达而造成的对科学实验的限制,为科学家研究婴儿认知水平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如果你家有2个月左右的宝宝,爸妈可以来做个有趣的实验――选择两张黑白图片,一张为人脸、另一张为几何图形。反复给宝宝看人脸的图片3~4次,如果宝宝注视人脸图片的时间明显减短,再给宝宝看几何图形,观察一下宝宝的注视时间是否会增加或有其他表现。

3岁前宝宝记忆的类型

婴儿的记忆可分为四种类型:

运动记忆――宝宝记得自己的动作或运动。譬如,这种宝宝学会了用勺的动作后,下一次拿到勺子的时候就可以记住并保持这个动作,而不用每次都重新学一遍。运动记忆出现最早,约在婴儿出生后的前两周内便可观察到。

情绪记忆――宝宝对于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宝宝在玩某个玩具时受到了惊吓,下一次看到这个玩具便会回忆起来当时的情绪,因而可能不愿再碰这个玩具了。情绪记忆比其他类型的记忆更加持久,我们往往已经忘记了事情的经过,却仍对当时的情绪体验感受强烈。

将一件正被宝宝注意的玩具从他眼前拿开,观察宝宝是否会用目光寻找,先通过语言和动作让宝宝注意该玩具,一定确定是在他注视玩具的时候拿开。

4~6个月

长时记忆力开始发展。宝宝平时所习得的知识、技能可以保持数天甚至数周。

视觉记忆有了明显的抗干扰力,开始会对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做出区分。

能辨别熟悉的人的表情,譬如:高兴与不高兴的表情。

目标

观察的环境和条件

说明

对熟人与不熟悉人的区分能力

选择某一个家人近期与他人的清晰合照,照片上最多3人,观察宝宝看到照片的反应,是否会对照片上的家人有不同表现。

与宝宝面对面地坐一会儿

选择人脸特征比较明显的图片3张,2张为家人的个人照,1张为从杂志上剪下来相同大小的明星图片。依次给宝宝看家人的照片,反复若干次,再给他看剪下来的图片,观察宝宝的反应。宝宝是否对明星图片有明显的不同表现。

对高兴与不高兴表情的区分能力

宝宝与他关注的对象面对面

妈妈或主要照料者、其他家庭成员,甚至是他不熟悉的人,先与宝宝玩一会儿,然后对他做出高兴和不高兴的脸部表情,观察宝宝的反应,是否能区分。

7~9个月开始对大部分陌生人表现出格外的“小心”。“认生”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宝宝记忆能力的扩展。

宝宝搜物能力明显提高,会按照自己的记忆位置进行搜索。

大量的模仿动作出现,说明宝宝对于动作记忆的范围更大了。

目标

说明

对人脸的记忆能力

观察宝宝对隔了一段时间未见面的人物的反应,如出差几天回家的爸爸,邻居阿姨,爸妈的朋友等,观察宝宝是否有害怕的表情和情绪。

搜物能力的发展

将宝宝的小件玩具,当他的面放在透明的纱巾下面,稍加引导,观察他是否能找到。

模仿能力

1.是否会模仿大人拍手、做挥手再见的动作。

2.你和宝宝各持两块积木,你做了搭高和对敲动作后,宝宝是否模仿做相同的动作。

10~12个月会模仿身边熟人的表情。知道日常物品摆放的位置及基本功用,饿了,会转头看奶瓶。想出去玩,会指向妈妈的包包等。譬如,能鞋柜里找出妈妈的拖鞋(在物体的收藏位置找到该物体)。

前几天,你曾经当着他的面,把饼干盒放至橱柜里,今天他会回到这个地方去寻找饼干盒。这说明他已经能记住其位置。

目标

说明

表情模仿能力

观察宝宝是否能够模仿家长的表情(笑、哭、鬼脸等),尝试不同家人来做表情,观察宝宝最喜欢模仿哪个人。

能否记得住常用物品的位置

宝宝饿了,是否会看向奶瓶摆放的地方。

改变原来摆奶瓶的位置,将奶瓶移动位置,观察宝宝的反应。

搜物能力

当着宝宝的面,将玩具藏在枕头下或被子里,观察他是否能够找到。

将宝宝的小玩具,当他的面分别放在家长和宝宝身后,观察宝宝能否找到。 1~2岁能记住大部分自己常用物品的名称,听到他人说该物名称会引起注意。语词记忆,是该月龄段记忆发展的特征之一,会随着语言能力的提升而不断成熟。

喜欢藏东西,喜欢帮成人找东西,出现初步的回忆能力。

延迟模仿的出现是回忆能力得到发展的表现。延迟模仿,是指模仿对象不在眼前时,模仿其动作。1岁前宝宝的模仿是直接模仿,模仿对象必须在眼前。1岁起,开始出现延迟模仿行为,并在2岁左右趋于稳定。

延迟模仿的能力,是评估这个年龄段宝宝记忆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观察目标

说明

语词记忆能力

大人学一学小猫、小狗叫,观察宝宝是否模仿。

和宝宝一起读“三字”儿歌,反复几次,观察他能否在你读出前两字的时候,说出第三个字。

一起玩“听指令,找一找”的游戏,你讲出家中宝宝熟悉的某物品名称,观察他能否快速找到。

延迟模仿能力

播放儿童歌曲,和宝宝一起做动作。重复几次后,宝宝可否在无模仿对象时,跟着音乐做动作。

观察宝宝是否会模仿大人做家务的动作,如用拖把拖地或用抹布擦桌子等等。

2~3岁

有意记忆的能力开始增强,可以记住大人的简单指令,并付诸行动,还可以记住一些歌谣、故事等。更重要的是,宝宝开始有意识地尝试使用各种记忆策略来进行记忆。

3岁左右,宝宝的记忆不仅可以保持几周,还能重现记忆中的某些内容,如:好几天前你教他画过的苹果、搭过积木等,今天宝宝依然能画出来,或搭得很好。

观察目标

说明

有意记忆能力

出门前,请宝宝帮忙带上某一件物品(如雨伞),观察宝宝能否记得该物品摆放的位置(如厨柜、门后等)。

一起读三字儿歌,反复几次,观察他能否在你读出第一句时,接上第二句。

做儿歌手指游戏,观察他是否会在听到儿歌的时候做相应的动作。

记忆策略

选择三张简单的图片,依次摆在宝宝面前,让他看一下,再将图片翻过来或盖住,请他依次说一说这些图片分别是什么。

选择三张简单的图片,依次放在宝宝面前,先宝宝看一下,再将图片翻过来或盖住,调换图片的位置,请宝宝说一说这些图片分别是什么。

重现能力

用积木搭一个形状,请宝宝来模仿;三天后,让宝宝搭一个相同的形状,观察他能还原多少。

特别提示:

使用记忆策略是宝宝有意记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宝宝开始运用动作、语言等方法,对记忆内容进行强化。如,大人要求宝宝记住藏有小狗玩具的盒子时,他可能会兴奋地注视着藏小狗玩具的地方,对它点头,口中念念有词,说着“小狗藏在这里”之类的话,甚至动手把它移到突出的位置,帮助自己记忆。这些举动都说明宝宝正在主动使用各种策略,帮助自己进行记忆。

思维对象都是由记忆的内容组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都离不开储存、记忆在脑海中的材料,所以,记忆能力对于宝宝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展宝宝的记忆力并非是让他死记硬背,而是要有意识的引导宝宝去注意、去观察。

上一篇:论证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宝宝游泳 安全第一